公元1749年,北京,菜市口刑場,一位犯人正跪在刑台上,等待終結生命的一刀。與此同時,北京城外的班蘭山,一位身披朝服的官員,正手持一柄鋼刀,準備插入自己的胸膛。

這兩位行将就木之人,乃是當世皇帝乾隆的左膀右臂,
一位是封疆大吏——川陝總督張廣泗,另一位則是朝堂重臣——保和殿大學士讷親。
究竟這二位重臣如何觸犯天威,落得如此凄慘下場,一切還要從
一位土司公主
說起。
改土歸流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為了控制雲貴川等偏遠地區,采取以夷制夷的統治方式,設立土司,
土司制度一直流傳至清朝。
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開始着手裁撤土司,設立和其他地區相同的
流官制度
。然而曆經數百年的發展,土司制度早已深入當地百姓之心,同時那些被裁撤的土司不願意将自己的權力拱手相讓,這使得雍正皇帝的改革舉步維艱。
于是雍正派出重臣
鄂爾泰
全權負責改土歸流的相關事宜,鄂爾泰到任後,對當地土司采用
恩威并施
的政策方針,
對主動放棄權力的土司提供賞賜,而對那些負隅頑抗的土司則派出兵馬前去剿滅。
在鄂爾泰的上司下,雲貴地區的土司改土歸流執行得頗為順利。
雍正帝駕崩後,繼位的乾隆帝繼續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開始對四川地區的土司體制進行改革,然而四川少數民族地區民風彪悍,多次阻撓前來實習改革的地方官以及中央欽差等。甚至多次組織百姓與清軍展開械鬥。
乾隆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舉兵反叛,殺死附近州縣長官,金川之戰正式爆發。
紅顔禍水
為了盡快平定叛亂,乾隆皇帝授
輕車都尉張廣泗
為川陝總督,
總領四川軍政。
張廣泗抵達前線後,發現前線将兵
派系林立,各懷二心
。
每每與土司交戰之時,不是觀望形勢,就是倉皇逃離,這讓張廣泗大為惱火。為了盡快組建一支具有戰鬥力的部隊,
張廣泗向乾隆帝提出援兵要求,于是乾隆帝命鎮守貴州的數千強兵入川,供張廣泗調遣支配。
在得到數千黔軍後,張廣泗有如神助,清軍連戰連捷,先後收複了被莎羅奔攻占的毛牛、馬桑等。小金川土司見清軍士氣正盛,自忖不敵,于是高舉雙手向清軍投降。
為了表達誠意,小金川土司向張廣泗獻上了自己的所藏珍寶以及妻妾,而其中一位,正是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之女阿扣。
令張廣泗沒有想到的是,此女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相傳阿扣容貌秀美,風情萬種,和傳統漢家及滿族女子不同,阿扣身上有一種特别的魅力。張廣泗見到阿扣之後,被阿扣美貌所折服,迅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自此張廣泗不問軍務,每日隻是在大帳中與阿扣飲酒作樂,好不快活。
莎羅奔則乘此良機休養生息,穩固自己的後方根據地,在四川各地征調民夫修建碉堡,防備清軍的第二波攻擊。
張廣泗沉迷女色,不理軍務之事很快傳至北京。乾隆聽聞此事勃然大怒,欲治其罪。然而在大學士傅恒等人的勸說下,乾隆并沒有第一時間派人前往四川提審張廣泗。
為了盡快平定叛亂,確定改土歸流的順利進行。
乾隆決定在朝堂之中挑選一位能臣前往四川,輔助張廣泗的平叛行動
。經過多方舉薦,
鄂爾泰之孫讷親
成為經略四川的不二人選,乾隆特命其為欽差,前往四川協助張廣泗。
讷親一至清軍大營,就看到傾國傾城的阿扣與張廣泗在軍帳之中飲酒,身為欽差的讷親不但沒有斥責張廣泗,反而心生妒意。
正在與張廣泗調情的阿扣看到這位欽差如此失魂落魄,竟向讷親妩媚一笑,這一笑可謂是擊碎了讷親的最後一道防線。讷親對張廣泗由原來的妒意在一瞬間化成了滔天恨意,恨不得一口吃了這個張廣泗,
好讓自己獨占阿扣。
死于非命
自讷親到達前線後,因為阿扣之事處處與張廣泗作對,
兩位正一品大臣因為一女子竟多次當衆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文武二心,清軍焉能不敗。
乾隆十三年正月初二,張廣泗再次派軍攻擊大金川根據地,然而沉浸在溫柔鄉數月的張将軍,心中早已沒有初來四川的那份雄心壯志,主帥無意,士兵自然不願向前賣命,
清軍一連進攻數日卻不能向前突進一步。
而身在營中的阿扣,則偷偷派信使前往其父莎羅本的府邸,告知其清軍的部署以及進攻方向,
清軍屢戰屢敗,傷亡日益加重
。讷親又多次派人前往北京密奏張廣泗的種種不軌之舉。
坐鎮紫禁城的乾隆皇帝看到一封封密奏,如坐針氈,他沒有想到兩位清朝正一品大臣竟然在國家戰事之際勾心鬥角。為了避免事态擴大,導緻改土歸流的新政無法實施,
乾隆決定命張廣泗,讷親回京述職,四川戰事全權交由嶽鐘琪及大學士傅恒處理。
傅恒等人一入四川前線軍帳,阿扣居然又在他們面前搔首弄姿,
于是傅恒以擾亂軍心為名将阿扣斬首,将其首級懸于旗杆示衆,以儆效尤。
而回京述職的張廣泗,讷親兩人,也失去了乾隆帝原有的信任,張廣泗坐罪入獄,被刑部定了斬刑,
讷親在回京途中,收到了乾隆帝派人寄來的信函,信函内裝有一柄精緻短刀,
正是當年雍正皇帝禦賜給他祖父鄂爾泰的貼身利刃,讷親明白乾隆皇帝的意思,令天朝蒙羞的他根本無顔活在這個世界上,更對不起列祖列宗,于是用此刃終結了自己的性命。
結語
阿扣勾引大清二将一事,在正史上并未有相關記載,然而所謂無風不起浪,傅恒繼任後的首要動作就是
處斬阿扣,足見阿扣對清廷整個金川戰事的重要性。
而乾隆皇帝無視四川地形,強行要求部隊進攻防禦森嚴的大金川根據地,也是張廣泗讷親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許張廣泗以及讷親,隻是成為了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替罪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