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每當提起中國曆史上的古都,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長安、洛陽、北京,如果再補充,還會想起開封、南京、杭州、安陽、成都之類的。大一統王朝就那幾個,秦定都鹹陽,西漢定都長安,東漢、西晉定都洛陽,隋唐長安、洛陽都是首都,元明清全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幾座城市雖然也是古都,存在感明顯不如第一梯隊。

像開封,也是個幾朝古都,比如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十國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趙匡胤建立的北宋也在此執政,可除了北宋,面積普遍都不大,而且在開寶末年,趙匡胤也并不想把汴梁作為政權的長期核心,他萌生了遷都洛陽的計劃,最後因晉王等人的勸阻而作罷。與之類似,建都南京的幾乎都是割據政權,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碩果僅存的統一王朝大明,朱元璋晚年也想遷都跑路,還安排了太子朱标去北方考察。可由于種種原因,他的想法沒能在洪武年間實作,是明成祖朱棣完成了乃父心願。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地處四川盆地核心區域的成都,在秦朝統一之後,也有幾個政權在此建都,隻是存活時間都不長,更不要說以此為基地統一全國了。兩漢時期的公孫述,建國十二年,被漢光武帝劉秀剿滅;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享國四十三年,被司馬昭控制的曹魏消滅;十六國時期的成漢政權,立國四十四年,被東晉将領桓溫消滅;五代十國的前蜀、後蜀政權,分别維持十九年、三十二年,相繼被後唐、北宋所滅。剩下的都沒有超過十年,在此不做贅述。以前看《三國演義》,總感覺劉備的蜀漢政權非常短命,但是和其他難兄難弟一對比,發現蜀漢竟然已經是“高壽”的,隻比冠軍少活了一年。

從曆史的總體規律看,大一統王朝更加青睐關中、河洛以及燕山腳下的北京,對建都錦官城似乎完全沒有興趣,什麼時候會想到成都呢?國家有難的時候。唐高宗鹹亨年間,北方出現饑荒,朝廷下令從劍南運輸百萬石米糧救急;天寶末年,安祿山、史思明造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洛陽、潼關盡陷敵手,唐玄宗倉皇而逃,帶領高力士等随從前往成都避難。唐僖宗時,黃巢軍隊浩浩蕩蕩,攻破長安,皇帝再次逃亡巴蜀。

選擇在芙蓉城建都的,往往都是蜀漢這樣的割據政權,領土往往隻包含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地區,實力比較弱小,在每一個亂世都不具有絕對優勢。最終的命運往往是被周邊較大的政權消滅,以北方居多,比如東漢、曹魏、後唐、北宋,南方的很少,隻有東晉。

成都為什麼不入劉邦、劉秀、楊堅、李淵等人的法眼呢?因為他不具備以此統帥全國的條件。大一統王朝為都城選址,首先要考慮經濟、政治問題,從經濟方面看,都城必須有充足的糧食,滿足皇室及大臣、百姓的日常需要;必須有幹淨的水源,幾十萬人不能渴死;還要有平整的土地建造宮殿、官署、豪宅,解決居住需求;錢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經費,政權很快就要崩潰。水源、土地必須就地取材,糧食、銀子不一定要是本地的,政治中心最好能與經濟中心重疊,如果不能,要從外地運輸錢糧,必須保證交通上的絕對便利。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唐高宗時,關中地區經過多年開墾,生态惡化,人口又不斷增長,每逢災害之年,政府必須跑到洛陽就食,東都距離華北平原産糧區較近,又是大運河的中點,友善江南漕糧運輸,如果從洛陽再轉運長安,需要跨過三門峽砥柱之險,成本較高,安全風險大,在無法改變自然的前提下,人類隻好改變自己,也就是皇室、政府搬到洛陽享用食物。隋唐之後,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北宋利用汴河,元明清使用京杭大運河運輸錢糧,滿足國都之用,這兩條河就像王朝的動脈一樣,關系着政權安危。

假設成都更新為了國都,各地的錢糧想要運輸過來,那将是非常困難的。巴蜀北有秦嶺橫亘,東有三峽之險,出川路途極為不便,這正是古代容易形成割據,卻又難以進取的重要原因。擁有險要的地勢,外敵入侵必須翻山越嶺,裡面的人想要打出去同樣也是如此,以古代簡陋的工具,確定後勤十分困難,諸葛亮北伐,常常因為糧草而功虧一篑。唐朝時,有人對棧道的記載是“高山臨雲,深谷無景,至有鬥絕巨險,殆不通人蹤,經之者必搏壁傍岩,脅息而度,雖竟日登頓,二十裡許”,走起來又慢又危險。試想全國的賦稅、趕考的學子、述職的官員要走這樣的路進京,增加的成本得有多少,何必棄通途而就險路呢?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呂氏春秋》有言:“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國都應該選在疆域的中心點。經濟方面,這樣有利于錢糧、人才等資源向中央流動。從政治角度看,有利于強化對全國的控制,古代不像今天有飛機、電話,政令的傳達、軍隊的調動都要靠人力、畜力,國都建立在地理中心上,前往每一處邊疆的時間都是均等的,如果發生叛亂,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鎮壓,在這一點上,長安、洛陽是比較理想的。如果不把國都設定在疆域的中心點上,那就直面主要威脅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明代最大的威脅就是北面的蒙古和遼東的女真,朱棣将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可以迅速對敵人進犯做出決策,調動三大營及邊防部隊抵擋,另一方面,通過疏浚大運河保持與經濟重心江南的聯系,滿足生存用度上的需求。且北京處于華北平原北部的邊緣地帶,如果陝西、湖廣、江南發生内亂,也可以跨過平原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成都所處的四川盆地既不是疆域的中點,也很少面臨最主要的外患。西面是青藏高原,海拔極高,曆史上有威脅的就是吐蕃,但在高寒缺氧環境下生存的吐蕃人不可能入主中原,而且長安離他們也比較近,不需要特意把都城搬到成都來應對;南面是雲貴高原,曆史上主要是西南夷、南诏、大理這樣的勢力,對中央政府威脅不大。東面的山地有些土司,他們隻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很大的野心;北面是漢中、關中地區,中原王朝的傳統地盤。是以成都周邊少有帝國的主要外患,從政治安全的角度看也沒必要把首都遷到那裡,加之出川交通的确不便,是以劉邦等人不會把大一統王朝的國都安排在錦官城。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根據成都的曆史地理情況分析,他隻能成為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無法成為整個大一統王朝的首都,是以建政的都是些小政權,在秦嶺和川東平行嶺谷的制約下,這些政權的勢力範圍往往隻限于四川盆地。在古人的著述中,常常把益州稱為“天府”,也就是天子的寶庫,形容這裡經濟繁榮,物産豐富,是做土皇帝的好地方。劉備在隆中面試諸葛亮,孔明先生提出戰略規劃,重點推薦了成都平原:“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唐代的陳子昂也說:“蜀為西南一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寶,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順江而下,可以兼濟中國”。四川盆地最富庶的地方毫無疑問是成都所在的川西平原,那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都江堰解決了防洪和灌溉的問題,除了種植業,像絲織、釀酒、種茶、井鹽開采、漆器制作等行業也非常發達。

作為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成都的人口、經濟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甚至擠進前五的行列。貞觀年間,由于隋末戰亂,其他地區飽受烽火洗禮,人口銳減,千裡無雞鳴,巴蜀地區受影響較小,且有大量流民湧入,使成都的人口數量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長安。安史之亂結束後,北方再度生靈塗炭,但揚州和成都少有波及,成為富甲天下的城市,當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可是放眼四川盆地,除了成都,還有哪座同級别的城市嗎?答案是沒有。川西平原面積是有限的,隻有一萬多平方公裡,在古代,川中的丘陵地區和川東的山嶺地區都無法形成頗具規模的城市,如果要就近找一座大都會,那就是長安或者洛陽了,盆地内部是找不到的。

天寶年間,唐王朝的巅峰階段,四川地區的人口總量占全國的9%-10%,并不突出,大唐百姓主要生活在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那裡有連片、集中分布的大城市,不像成都這麼“孤獨”。正由于平原面積大,比如華北平原有30萬平方公裡,有利于軍事行動和農業生産,天下大亂之際,中原地區很容易較快形成勢力強大的政權,他們控制的土地、人口、糧草在總量上是西蜀政權無法比拟的。絕對實力面前,強國吃掉弱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蜀漢滅亡時,人口有記載是一百零幾萬,而魏國是四百多萬,差距懸殊。再看看北宋初期的曆史地圖,對比一下宋朝與後蜀的疆域面積,就知道孟昶亡國絕非偶然。西蜀割據政權固然有山溪之險,可這些理論上的天險卻一次次地被突破。

在成都建國的古代政權,為什麼普遍都短命?

閉塞的盆地,富庶的生活,豐富的物産,美麗的風景,成都乃至巴蜀的悠遊、享樂之風非常盛行。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品味美酒、美景、美食、音樂,豈不快哉,為什麼還要去給統治者當炮灰呢?李商隐有詩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垆仍是卓文君”,晚唐張喬說:“行歌風月好,莫老錦城間”,詩人李瑞也說過:“本是風流地,遊人易白頭”,生活悠閑、舒适、沒有壓力,不知不覺就到了暮年,什麼戰場厮殺都抛之腦後,娛樂閑适的生活難道不香嗎?

在成都建國的統治者基本上都是外地的,公孫述扶風茂陵人,劉備涿郡賣草鞋的,成漢流民建立的政權,王建許州舞陽人,孟知祥刑州龍岡人,沒有一個是成都或者巴蜀當地的,他們想要占山為王,将蜀地百姓作為實作野心的工具,為他們納稅、打仗。百姓生活安逸,豈會長期順從?豪強大族們納稅更多,又豈會不心向中原?如果有人割據蜀地,他們是一個州養活一個朝廷,如果蜀地被統一了,當地的豪強、富戶也要納稅,但是與全國其他州共同養活一個朝廷,哪個壓力更大,交的更多,可想而知。這也是那些割據巴蜀的政權活不長的原因之一,劉禅準備投降的時候,又有幾個本土的“忠臣”反駁了谯周?

圖檔來源于網絡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