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1951年的一天,北平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雨來的太快,街上的行人沒幾個帶傘的,都紛紛跑到道路兩旁商店的屋檐下躲雨。當時正值全國上下開展“鎮反運動”,到處都在抓特務間諜,心中有鬼的劉其昌本來是想出來消遣一下,排解恐懼,卻直接被這大雨淋成了落湯雞。看見前邊門洞裡有個人正撐着一把傘站着,他不知怎麼的就直接擠了進去。鑽進去以後他也回過神來,覺得自己這行為非常不妥,擡起頭正準備道歉,看見傘主人的臉卻一時間怔住了;而傘的主人感覺到有人沒打招呼就鑽進來,正準備開罵,看清來人,心中也是一驚。就這樣,兩個人在傘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誰也沒有開口說話,大雨中街道上愈發寂靜,四周隻能聽見他們兩人越來越快的心跳聲。在這個特殊的“鎮反”時期遇上對方,本就惶惶不安的兩人心中更是害怕,不約而同地開始回想自己這幾十年來做下的所有錯事甚至罪行……這兩個人身上有着什麼樣的秘密呢?為何互相認識的兩人街頭簡單相遇卻如此慌亂?而這場大雨結束之後,他們二人的人生軌迹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點關注不迷路,新來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既可觀看往期内容,也不錯過下期精彩。

相繼被捕,真相揭開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叛徒照片

這兩個人是誰呢?

一個是曾經投靠日軍的特務劉其昌,

不過他一直沒被發現,日軍投降之後覺得他沒什麼價值了也就丢下了他;

另一個則是改名換姓隐瞞身份,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緻使他被日軍殘忍殺害的叛徒程斌。

街頭偶遇之後,劉其昌動了心思,他明白現在自己已經非常危險了,可能很快就會被解放軍發現,而按照自己以前做的那些沒人性的事,蹲大牢算是輕的,就地處決都不為過,自己得尋找後路了。

劉其昌覺得現在的程斌說不定有門路,畢竟他已經改頭換面,

從“程斌”更名為“陳子平”

,不僅抹去了過去的黑曆史,

還在解放軍的部隊裡當官,是個管後勤的小科長。

自己知道程斌過去曾經帶着手下的人投靠過日本關東軍,不妨就用這個拿捏住他,讓他幫自己渡過眼前的難關。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特務遊街

劉其昌是接受過專業的特務訓練的,他跟蹤了程斌好幾天,終于找到了合适的時機,趁四下無人在角落裡堵住了他,開始講明自己的來意:

怕自己因為特務罪被抓走甚至丢掉性命,劉其昌想讓程斌提供一定的庇護,好言懇求的過程中也透露了自己對他的過去了如指掌,

這行為既是商量也是威脅。但這也正是程斌的軟肋,這些天來他一直惶惶不可終日,害怕自己的罪行被組織上發現,現在遇上知根知底的劉其昌,更是不敢拒絕他的要求。

但是兩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其實這個時候的

劉其昌早就被“鎮反運動”的相關從業人員盯上了,

他們一直密切監視着他的一舉一動。1951年4月,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躲藏多日的劉其昌被大隊人員抓獲。因為利益勾結在一起的人關系是脆弱的,遲早也會因為沒有了利益而關系破裂甚至互相背叛。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特務抓捕現場

審訊人員掌握了劉其昌的很多罪證,他無法狡辯,為了戴罪立功争取寬大處理,他把程斌也咬了出來,交代道:“他改了名字,他原來是東北楊靖宇的人,

投靠日本人害死了楊靖宇,他是解放軍的叛徒!

我知道他在哪,牌坊胡同或者牌樓胡同,他一定就在那附近!”

另一邊得知劉其昌被抓,程斌惶恐不安,他逃回家中不見外人,卻也擔心劉其昌在審訊過程中供出自己,打算先發制人去舉報劉其昌,封住他的嘴。不過沒想到劉其昌比他更快一步,還沒怎麼着就把兩人過去的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

4月28日,程斌收拾了行李打算潛逃,被埋伏多日的解放軍抓獲。

知道隐瞞多年的罪行敗露,程斌也沒了掙紮的心思,承認了自己過去做過的一切,當然最大一宗罪就是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導緻他彈盡糧絕之下被日軍殘忍殺害。

在場聽到事情真相的人都義憤填膺,恨不得直接沖上去打死他,但還是克制住了,之後程斌被押送到熱河進行處決。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程斌被處決

楊靖宇的東北軍

為什麼大家如此氣憤?因為程斌的背叛使國家損失了一位愛國志士。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使用奸計炸死了“東北王”張作霖,東北軍群龍無首之下連連敗退,東北地區淪陷在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到處硝煙彌漫,民不聊生。不過雖然東北的軍閥部隊撤退到了“山海關”以内,但是東北的人民群衆并沒有屈服與日軍的淫威,衆多的能人志士開始斬木揭竿,自發地成立各種反抗隊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東北抗日義勇軍”,

頑強地和日軍進行着戰鬥。而在這其中

最赫赫有名的,當然要屬楊靖宇了

楊靖宇出生于1905年,老家在河南省确山縣,原名叫做馬尚德。父親在他很小時候就去世了,楊靖宇和母親相依為命長大。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從小就深受戰亂之苦、渴望人民能夠翻身做主的

楊靖宇受到鼓舞,年僅14歲就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革命的浪潮中,

開始參與各種抗日活動,為實作民族的獨立抛頭顱灑熱血。在這個過程中,楊靖宇結識了不少的進步人士和共産黨員,開始被共産主義吸引,後來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名共産黨員。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紀念畫

1927年入黨之後,楊靖宇一直在秘密從事地下工作,

先後5次被日軍抓進大牢進行嚴刑拷打,但是每一次他都沒有屈服。

1929年,工作認真的楊靖宇被黨組織看重,安排

到撫順擔任指導工作。

楊靖宇在撫順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他為人仗義,吃苦耐勞,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那時候全國各地都在掀起勞工和農民運動,撫順當地礦場上也開展過一些罷工活動,都是楊靖宇在領頭。

之後更大的考驗向楊靖宇襲來,日軍侵占東北地區,國民黨方面放棄作戰,撤走了所有的兵力,留下無辜的百姓頑強抵抗。揭竿而起的百姓隊伍雖然血性滿滿,但因為沒有足夠的戰鬥經驗和優秀的指揮官,常常被敵人打敗。這個時候楊靖宇來到吉林,他對當地的地形地貌進行了仔細勘察,也分析了東北抗日義勇軍幾次失敗的原因,最終得出了結論:

隻是沒有發現合适的作戰方法,這個地方很适合開展群衆路線打遊擊戰。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組建了一支磐石遊擊隊進行試驗

,後來事實證明,楊靖宇的眼光非常準确敏銳。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油畫

當時的東北地區一片混亂,不僅有我黨這邊的抗聯部隊,有日本的軍隊和特務、有少數國民黨的殘留軍隊,還有山賊土匪和渾水摸魚的蘇聯人,魚龍混雜。但是楊靖宇依然在一團亂麻中打出了風格,不僅多次擊退日軍和其特務走狗,還搗毀了好幾處搶掠百姓的山賊窩點,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贊譽。到最後,

磐石遊擊隊更是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成了他們口中的人民子弟兵。

1933年,黨組織決定

在東北地區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以兩支已經打好了基礎的遊擊隊——南滿磐石遊擊隊和海龍遊擊隊為重心,

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讓楊靖宇做師長。

楊靖宇上任之後成績斐然,他作戰偏向“智取”,畢竟日軍裝備精良,人數衆多,而自己這邊都是沒什麼經驗的新兵蛋子,有幾個槍法好的老獵戶都是燒高香了。是以楊靖宇一直堅持着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在老百姓的掩護下進行着遊擊作戰。

可别小看這老辦法,抗日的效果非常明顯,日軍在楊靖宇手上吃了不少虧,對他恨得牙癢癢。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和群衆

1938年開始,日軍關東方面的指揮部就在陸陸續續往東北一帶增加兵力,最多時候有6萬多人,就是想要一舉消滅楊靖宇率領的部隊。而楊靖宇這邊呢?第一軍獨立師人最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3萬人。而且日軍還曾經下令:看到共産黨的抗聯隊伍和其他隊伍一起出現,先打共産黨這邊;

看見抗日隊伍裡有楊靖宇,其他什麼都不要管,先把楊靖宇拿下。

可見日軍對楊靖宇有多麼忌憚。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正面戰場上不能制服楊靖宇,狡猾的日軍開始想歪招,從他身邊的人下手。

日軍瞄上了有“小楊靖宇”之稱的程斌,抓了他的家人,逼迫他為自己做事。

程斌的背叛

程斌是地道地道的東北人,老家就是吉林磐石,他出生于新舊交接的民國元年,也就是1912年。程斌家境殷實,還上過幾年學堂,聽過洋人講的課,算是個知識分子。

早期的他還是個熱血青年,也曾有過精忠報國的偉大志向,是以加入了東北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在共産黨上司的隊伍中和日本人進行戰鬥。他也曾經因為在戰鬥中表現優異被吸納進組織,對着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我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日軍資料裡記載的程斌

程斌在家鄉磐石進行着抗日活動,楊靖宇來到吉林組建遊擊隊,兩人正式結識。

當時楊靖宇是整個部隊的上司者,而程斌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兵。但楊靖宇對這個年輕氣盛、作戰勇猛的小同志印象非常深刻,幾次觀察之後

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就親自提拔他,

破格讓他當上了磐石遊擊隊的小隊長,大大小小的戰鬥都帶着他,親自上陣指導,把他當成自己的徒弟培養。因為楊靖宇的青眼有加,程斌飛速成長着,很快就在東北軍裡擁有了一席之地。

之後楊靖宇在中央的訓示下擴建隊伍,合并磐石和周圍的遊擊隊,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成了隊伍的最高指揮人員,也再一次提拔了自己看好的程斌,

程斌成了部隊的小上司,負責管理楊靖宇的警衛連。

警衛連是距離部隊長官最近的隊伍,全面負責長官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說程斌上司的這批士兵,就是負責保護楊靖宇安全的。是以一開始的警衛連,包括程斌在内,都是身手矯健、頭腦靈活再加槍法出神入化的優秀戰士,他們不僅身體素質優秀,思想上也是絕對的忠誠,相當可靠。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東北軍作戰

又過了兩年,

楊靖宇率領的東北部隊再次擴大規模,程斌也升任為師長。

不過他并不是靠着楊靖宇的另眼相待“上位”的,而是憑着自己這些年立下的不計其數的戰功,被部隊将士們一緻推選出來的。這時候,他還隻是一個一心報國的軍人。

那個時候的程斌作戰非常勇猛,楊靖宇從部隊抽調了上千人組成了一支

“救火隊”

,哪裡出了問題就迅速前去支援。而程斌經常帶着這支部隊出擊作戰,不僅重創了日軍和其特務走狗,為老百姓解決困難,還打開了東北地區的抗日局面,靠着機動靈活的優勢和其他民間自發的抗日組織加強了聯系,

逐漸在磐石地區形成一張抗日的“大網”,讓敵人吃盡了苦頭。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日軍決定對楊靖宇他們展開報複。1935年,日軍開始實施新的計劃,他們通過分析楊靖宇一直以來的作戰模式,找出了東北軍的弱點:

楊靖宇率領的部隊實力其實并不強,是他一直在揚長避短打遊擊戰,搞突襲,從不正面進攻,而這樣的部隊,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充足的後期保障。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東北氣候寒冷,那時候也沒有現在的農業技術,大家都是靠山吃山,資源豐富的地方都被早早占去了,而楊靖宇的東北軍為了隐藏,駐紮的地方也都是一些比較偏僻貧瘠的山林,平時從老百姓那裡買或者換一些糧食、衣服等物資。

日軍為了切斷他們的給養,開始“堅壁清野”,把磐石四周的農家散戶和獵戶都聚集了起來,“集家并屯”,嚴密監控,

平時買賣和運輸東西也要過目,不給東北軍和他們接觸的機會。

楊靖宇的部隊被圍困在了大山裡,

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系,很快就陷入了物資短缺的困境。

但東北軍并沒有是以退縮,沒有糧食,他們就打獵、挖蘑菇和野菜;沒有衣服,就拿動物的毛皮圍上,生火取暖。不過最重要的是沒有藥品,之前受傷的戰士們隻能硬扛,運氣好的就挺過去了,運氣不好沒扛住的就犧牲了。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楊靖宇和他手下的戰士們

靠着驚人的毅力又和敵人周旋了三年。

日軍見這樣圍困的效率太低了,打算讓楊靖宇手下的士兵出賣他,願意投降的都許以高官厚祿。一開始沒什麼效果,日軍又想出了一記狠招,

抓了戰士們的家人,拍了照片,寫下“勸降書”,用飛機帶到楊靖宇部隊的駐地灑下。

這個辦法狠毒但有效,抗聯部隊的不少戰士們内心開始有了浮動,這其中就有程斌。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和東北軍

一直在深山老林和敵軍對抗作戰,吃不飽穿不暖,也見不到外邊的親朋好友,程斌漸漸有些不滿,他開始對這種看不到亮光的戰鬥感到一些恐懼。

1938年6月,日軍的長島特務機構抓走了程斌的母親和哥哥,

随後拍下照片沖洗出來,貼滿磐石的大街小巷,還把照片和那些勸降書放在一起,扔到程斌當時躲藏的山林之中。看到家中親人被日軍抓走甚至嚴刑拷打的照片,程斌心中的漣漪更大了,逐漸掀起水花,水花淹沒了他曾經的誓言,也讓

他想要向日軍投降的念頭更加深重。

但是程斌也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念頭,不少人還是堅持着自己的忠心。于是他私下聯系了幾個有意之人,又假意召集幾個将領開會,在會上讓大家分析目前的情況,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眼下形勢非常不利,不少人的親屬都被日軍抓走,不知道會經曆什麼,我們耗在這裡就是個等死,不如暫時投……”話還沒說完,就有另外兩個将領站起來呵斥他,表示不要說這些喪氣話,革命一定要血戰到底!說着就轉身離開。程斌知道這兩個人一定不會接受自己投降的做法了,甚至可能去楊靖宇那裡告狀,當即就狠下心來,拿出武器從背後将他們射殺。之後他又讓之前聯系的人将他手下的一衆士兵驅趕起來詢問意見,說是詢問,其實也是脅迫,

同意和他一起投降的就留下,不同意就當場打死。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日軍關東軍

就這樣,程斌帶着一支隊伍投降了日軍。根據日本方面的記載,

他在來到日軍營地的第二天交代了楊靖宇率領的主力部隊藏身的地點,和他們儲存物資和武器的位置,

以換取家人平安和自己得到重用。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再難關上,惡魔的種子早已種下,現在生根發芽了。為了立功,完全泯滅良知的程斌更是親自帶領日軍上山,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東北軍營地一一搗毀,一夜之間,楊靖宇的抗聯部隊損失慘重,差一點就全軍覆沒。被自己原來的戰友指責,

程斌則大言不慚地表示,自己都是為了家人,為了戰友們親屬的安危。

但沒有人會被他迷惑,可能他确實有一部分想法是要保住家人,但他的所作所為,更多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棄大義不顧,用東北軍戰士的生命來換取名利。

楊靖宇和剩餘的将士們拼死逃出,但程斌是被楊靖宇一手調教出來的,熟悉他所有的行軍規律和作戰方式,逼得他們走投無路。1940年初,被日軍圍捕的楊靖宇逃至濛江一帶,此時身邊隻剩幾個人,物資幾近于無。而馬上,雪上加霜的事情發生了,他的警衛團有人撐不住叛變了,楊靖宇的藏身之處再一次暴露在日軍面前。這一次

楊靖宇選擇向和其他将士相反的方向跑去,打算用自己引開敵人。

果然日軍開始全力追擊他一個人,放過了其他士兵。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犧牲

就這樣,孤軍奮戰的楊靖宇開始隻身逃跑,但一個人怎麼可能逃得過整支日軍部隊呢?

1940年2月23日,身負重傷的楊靖宇跑不動了,一陣混亂的槍聲過後,這位英雄緩緩倒下,在東北的茫茫大雪中閉上了雙眼。

之後的事迹我們都聽說過了,日軍劃開了楊靖宇的肚子,想看看是什麼支撐了這個鐵血軍人這麼久,卻隻見到幾團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殘忍的日軍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對這個對手感到由衷的欽佩。

而害死楊靖宇之後,程斌卻在日軍那邊真正紮下了根,又陸續做下不少惡事。之後日本投降,他又參加了國民黨。國民黨也敗了之後,他直接改頭換面來到了北平,靠着自己以前在部隊的經驗和戰功,混進解放軍隊伍,還成了後勤部的官員。但是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樣人面獸心的叛徒多年後終于現出了原型,

他的罪行被昭告天下,中央審批之後立刻将他押解至熱河進行了處決!

結語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楊靖宇烈士陵園

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你會怎麼選擇呢?有人選了生,背棄了國家和自己發下的誓言;有了選了死,捍衛了軍人的風骨和中國人的脊梁。當年在東北和楊靖宇作戰的日本軍官岸谷隆一郎,去世之前曾留下遺書說:“

可能我們發動這場戰争是沒有意義的,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軍人在,我們就不會取得成功。

抗日戰争是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因為楊靖宇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

正因為有這些置生死于不顧,把國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愛國軍人,我們才能挺過充滿血和淚的漫長道路,最終趕走外敵,實作民族的獨立,國家的富強。新時代到來,我們也依舊需要傳承這種愛國精神,銘記強國使命,用心血守護祖國,建設祖國!

視訊連結:

1951年,一特務被捕語出驚人:害死楊靖宇的人就在部隊當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