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在江湖……

作者:耒陽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記得以前看過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就對此進行過解說:令狐沖想退出江湖,任我行卻對他說:“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 于是我意識到,江湖是人人難以繞過的事情;凡是涉及恩怨情仇的事,都算是江湖上的事!

在極權社會,皇帝是天下的主人。在帝制架構下,有江山,也有百姓;有朝廷,也有江湖。皇帝占據着江山,統治着百姓,卻不一定能真正号令江湖。百姓群體中,崇拜皇權的人,會講什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丈夫當如此也”;崇尚自由的人,會講“彼可取而代之也”、“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舉世聞名的英雄項羽,曾經就是闖蕩江湖的俠客。雖然皇帝名義上也是江湖的主人,隻要江湖與朝廷相安無事,一般都不太幹涉江湖的事。隻有漢武帝因忌諱郭解勢大,遂對遊俠痛下殺手,把個大漢國的江湖搞得半死不活……

同樣是皇帝統治下的社會,市井是相對固定的社會形式,而江湖是行走變化的社會形式——兩者有一定的交集卻又泾渭分明。市井社會,在相對穩定的狀态中強調的是“忠義”、“規矩”、“程式”、“禮讓”;而江湖社會,在相對變化的狀态中強調的是“仁義”、“正義”、“勇敢”、“自由”、“率性”。市井社會受儒家思想影響較大,例如範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含義就是要時時處處忠于君主。但是,受墨家思想影響下的江湖社會,卻是“不服就幹”!

由此可見,古代社會上存在朝廷、市井、江湖這三種互相并列的社會形态,江湖是其中不接受當權者控制和限制而适性而為的社會環境。江湖之人,既不願意為當權者所用,也不願意過普通人的生活,便采取遊走四方的生活方式。他們散布四方卻又常年或不定期體驗市井生活。他們具體情況千差萬别,有的人隐退市井,有的人開館營生,有的人經營生意;有的人德聞四海,有的人實力過人,有的人富甲天下,有的人勉強度日;有的人四處流浪。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有一門江湖職業,或賣藝、或賣藥、或占蔔、或化緣、或收徒……

江湖上往往魚龍混雜,有好人,也有惡人,一般情況下,都是好人多于惡人。人們期待的是其中的俠義之士,希望冥冥之中能有一股匡扶正義、除暴安良、救死扶傷、救災救難的力量,給有苦無處說、有冤無處申、有難無人幫的人們一線希望。

這種人們期待的江湖正義之士,就是俠客!他們身手不凡、膽識超人、來去無蹤;他們性情豪爽、愛憎分明、行俠仗義;他們以暴制暴、鋤強扶弱、急人所難;他們行走江湖,淡泊名利,更不願意為朝廷所用。李白有詩雲:“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說的就是俠客。俠客在很多經典書籍中都有記載,如《大鐵椎傳》的大鐵椎、《虬髯客傳》中的虬髯客(張三)都是真正的俠客。但是,那些介入統治階級權力争鬥的人物,如聶政、專諸、要離、荊轲等等,雖具有俠客的某些特點,卻隻能算作勇士,而不是真正的俠客,因為他們已經為當權者所用了!

江湖還有兩個特點: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是“江湖的事,江湖了”。其中的意蘊,不能不說是深刻複雜了,一時半刻也說不清、道不明!

這次談的基本上是古代的江湖,近代、現代和當代的江湖有什麼特點,以後有時間再說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