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衆所周知,我們現在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說一個家庭隻能有一個丈夫和一個妻子,而這樣的制度也是為了展現男女平等的社會地位。不過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婚姻制度卻并非如此,而是男人可以擁有“三妻四妾”,那麼到底是哪三妻,哪四妾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一起來探索一下這段曆史,看完還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首先小編要向大家在此澄清一下,三妻四妾這個詞,源自于一位君王的随口之說,而當時他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指男人的妻妾衆多,皇帝可以擁有三宮六院,而普通人就隻能說是三妻四妾了。是以說,三妻四妾并不是指一定會有那麼多的妻妾,而是當時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沒有任何謀生的能力,是以隻能依靠男人來生活,是以才會成為男人的附屬品。而古代之是以存在這樣的制度,最主要的還是展現了男女不平等的現象。試想,如果是男人地位比較低下,恐怕就會有“三夫四公”了吧。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其次,我們來說說古代“三妻四妾”到底是指哪三妻?哪四妾?其實這個詞分開來看,其中“三妻”指的是一位正妻,和兩位平妻。正妻即正房,正室,嫡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媒正娶,八擡大轎求娶來的,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會有管家之權的妻子;而平妻即側室、偏房、庶妻,地位僅次于正妻,隻需伺候正妻和丈夫。但是“平妻”這個詞從來就不被官方所認可。也就是說隻有嫡妻才是真正有名有實的,而其他二位妻子則有名無實。首先娶過門的嫡妻就會負責掌管家裡各種事務,而另外幾個妻子是要聽從正妻的指令的,否則就是違背倫常,不過其他幾個妻子的地位還是要比下面要說的小妾要高的。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四妾”,其實關于“四妾”的解釋,坊間說法不一,不過流傳最多的就是這些妻子嫁過去之後都會帶着自己貼身的婢女去伺候自己,而這些丫鬟就算是陪嫁過去了,被男主人看上了便可納做自己的“妾”。說白了,小妾實際上就相當于是陪睡的丫鬟,把名字說得好聽點就叫傍妻,少妻或者庶妻。那麼為什麼說是“四妾”,而不是“五妾”、“六妾”呢?其實“四”在這裡隻是一個概數,并不代表就是“四個”,有些男子甚至可以接納更多的妾子,不過小妾也有地位之分,有的小妾的地位僅低于妻子,有的小妾的地位則很低,而決定她們身份和地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她們的出身。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其實,早在漢朝的時候,皇親國戚,高官顯貴就可以納八房妾,而普通的官宦人家一般也可以納三個,至于平頭老百姓那就洗洗睡吧,一個都不行。後來到了明清時期,有錢有權的人越來越多,所娶的妻妾也不再隻是“三妻四妾”,用“妻妾成群”來形容他們也一點都不過分,再到後來一直發展到了元朝,老百姓這才真正意義上被允許納妾。是以三妻四妾正确的說法應該是“一妻多妾”,即除了正妻之外,其他則都可以稱作妾。看完這樣的配置設定還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竟然可以設計出這名多的名堂來。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畢竟在古代,因為醫療條件的限制,孩子的出生率并不高,而且當時婚配的年齡都比較小,是以為了壯大自己的家族,長輩們就會要求多娶幾個妻子。并且在古代也沒有自由戀愛這一說,幾乎都是靠媒人說媒,是以女方在成親之前也都不知道自己要嫁給誰。但是随着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這種充滿着封建資本主義色彩的陋習也終究被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小夥伴們,看完之後現在了解三妻四妾的意思了嗎?對此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