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而这样的制度也是为了体现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过在古代的时候,我们的婚姻制度却并非如此,而是男人可以拥有“三妻四妾”,那么到底是哪三妻,哪四妾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探索一下这段历史,看完还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首先小编要向大家在此澄清一下,三妻四妾这个词,源自于一位君王的随口之说,而当时他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指男人的妻妾众多,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而普通人就只能说是三妻四妾了。所以说,三妻四妾并不是指一定会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当时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没有任何谋生的能力,因此只能依靠男人来生活,所以才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古代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制度,最主要的还是体现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试想,如果是男人地位比较低下,恐怕就会有“三夫四公”了吧。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其次,我们来说说古代“三妻四妾”到底是指哪三妻?哪四妾?其实这个词分开来看,其中“三妻”指的是一位正妻,和两位平妻。正妻即正房,正室,嫡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求娶来的,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会有管家之权的妻子;而平妻即侧室、偏房、庶妻,地位仅次于正妻,只需伺候正妻和丈夫。但是“平妻”这个词从来就不被官方所认可。也就是说只有嫡妻才是真正有名有实的,而其他二位妻子则有名无实。首先娶过门的嫡妻就会负责掌管家里各种事务,而另外几个妻子是要听从正妻的命令的,否则就是违背伦常,不过其他几个妻子的地位还是要比下面要说的小妾要高的。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四妾”,其实关于“四妾”的解释,坊间说法不一,不过流传最多的就是这些妻子嫁过去之后都会带着自己贴身的婢女去伺候自己,而这些丫鬟就算是陪嫁过去了,被男主人看上了便可纳做自己的“妾”。说白了,小妾实际上就相当于是陪睡的丫鬟,把名字说得好听点就叫傍妻,少妻或者庶妻。那么为什么说是“四妾”,而不是“五妾”、“六妾”呢?其实“四”在这里只是一个概数,并不代表就是“四个”,有些男子甚至可以接纳更多的妾子,不过小妾也有地位之分,有的小妾的地位仅低于妻子,有的小妾的地位则很低,而决定她们身份和地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她们的出身。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皇亲国戚,高官显贵就可以纳八房妾,而普通的官宦人家一般也可以纳三个,至于平头老百姓那就洗洗睡吧,一个都不行。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有钱有权的人越来越多,所娶的妻妾也不再只是“三妻四妾”,用“妻妾成群”来形容他们也一点都不过分,再到后来一直发展到了元朝,老百姓这才真正意义上被允许纳妾。因此三妻四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妻多妾”,即除了正妻之外,其他则都可以称作妾。看完这样的分配还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竟然可以设计出这名多的名堂来。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毕竟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孩子的出生率并不高,而且当时婚配的年龄都比较小,所以为了壮大自己的家族,长辈们就会要求多娶几个妻子。并且在古代也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几乎都是靠媒人说媒,所以女方在成亲之前也都不知道自己要嫁给谁。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充满着封建资本主义色彩的陋习也终究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小伙伴们,看完之后现在了解三妻四妾的意思了吗?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古代“三妻四妾”分别指哪三妻?哪四妾?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