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汽藍谷煥新生:2021年經營明顯好轉,2022年有何看點

北汽藍谷煥新生:2021年經營明顯好轉,2022年有何看點

作者|市值榜 吳越

編輯|劉成

國内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以及随後而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從2019年開始,産銷無法保持原本的增長态勢,出現明顯調整。

受影響最明顯的莫過于昔日的純電老大,北汽新能源,上市公司北汽藍谷的子公司。這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大陸首家獨立營運、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的企業。

從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快速增長開始,北汽新能源一直是第一梯隊。

然而,随着快車市場趨于飽和,汽車市場消費更新,中低端電動車市場萎縮,為了長遠發展,北汽藍谷必須進行産品的調整。在更新疊代期遇上新冠疫情和補貼退坡,北汽藍谷業績出現波動,收入和毛利率都大幅下跌。

進入2021年,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恢複,北汽藍谷市場資料走過拐點、穩步向好,财務資料明顯改善。這家公司靠什麼浴火重生,以及未來的空間在哪裡?

一、走過拐點,業績回暖

2021年前3個季度,北汽藍谷實作收入60.98億元,同比增長55.5%,歸母淨利潤為-26.4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8.84億元,有所收窄。

如果從利潤率的角度看,北汽藍谷的毛利率大幅好轉,去年前三個季度和今年同期分别為-10.81%和-0.84%,對應的淨利率為-73.51%和-43.2%。

可以看出,盡管北汽藍谷仍然在虧損,但虧損程度已經減緩。

從銷量上看,2021年全年,北汽藍谷實作銷售量26127輛,同比微增0.82%。拆分到每個月,2021年下半年的銷量好于上半年,也明顯好于去年同期。

北汽藍谷煥新生:2021年經營明顯好轉,2022年有何看點

如果不考慮銷售的車型,直接以銷量推算收入,2021年全年北汽藍谷将實作近百億元的收入,有幾乎翻倍的增幅。

實際上,僅12月份,高端車型極狐品牌汽車傳遞了1186台,環比增長76%,同比增長569%,這意味着可以對第四季度的收入持相對樂觀的預期。

随着銷售回暖,北汽藍谷的現金流也大幅改善。2021年前三個季度經營活動現金總流入與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2.89%,提升了14個百分點,說明收入品質在變高,另一個能說明北汽藍谷現金品質改善的是應收賬款及票據的态勢,較年初下降18.6%。

在此影響之下,2021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實作回正,然後持續好轉,前三季度的經營活動淨流入為30.5億元,去年同期則為-72.3億元。

2021年,北汽藍谷還完成了一次定向增發,淨募集資金54.5億元,用于換電業務系統的開發項目、極狐品牌高端車型開發及網絡建設項目、5G智能網聯項目的提升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集資金的到位,讓北汽藍谷賬面上比較寬裕。截至2021年9月30日,北汽藍谷的貨币資金為63.73億元,短期負債43.91億元,較年初下降超過30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大大減小,同時應付賬款及票據也較年初減少16.8億元。

整體來看,北汽藍谷的資産結構正在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北汽藍谷做了什麼?

2020年年報顯示,重塑經營考核體系是公司的重要工作,具體而言是以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利潤或降低虧損、市值管理四個方面作為核心考核目标。

圍繞此目标,北汽藍谷做了一系列的調整,包括組織結構、人員比對等,一切工作都以價值導向、結果導向進行評價。

1、優化管理團隊。

2021年開年,北汽藍谷就着手優化管理團隊。1月,劉宇接任北汽藍谷董事長,4月底,北汽新能源工程院原副院長代康偉被任命為北汽新能源總經理。10月,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樊京濤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

2、削減中低端車型,發力全新高端品牌ARCFOX極狐。

2019年,特斯拉的Model3可謂一鳴驚人,2020年Model3是國内新能源乘用車單一車型的銷冠,這也預示着新能源汽車中高端市場的崛起。

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市場驅動階段。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引導刺激了供需兩側,同時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快速進步不斷滿足了消費者對産品體驗的需求。

消費者選擇空間的拓寬也是中低端市場萎縮的原因之一,更是倒逼北汽藍谷加速轉型、尋求高端化的主要推手。

作為北汽藍谷着力打造的高端品牌,極狐品牌兩款車型阿爾法S和阿爾法T已正式上市傳遞,其高品質特性逐漸得到市場認可。2021年第三季度資料顯示,阿爾法S、阿爾法T傳遞量環比增長183%。

極狐系列全年銷售超過6000輛,是2021年北汽藍谷财務改善的重要原因。

3、注重研發和銷售服務。

長期以來,北汽藍谷面向的是B端、中低端市場,調整後的戰略方向是面向C端的高端市場。這對于産品力和銷售管道都是極大的考驗。

北汽藍谷看重産品的打造,即使是在艱難的2020年,仍然在研發上投入了15.8億元,是造成虧損的原因之一。

2021年前9個月,北汽藍谷計入費用的研發投入為6.52億元,同比增長54.5%,可見對研發的重視。

在銷售上,截止2021年底,極狐汽車已累計完成授權的建設網點超過120家。尤其是在高端純電市場銷量占比80%以上的15個重點城市,已實作100%覆寫;對具有潛力的21個城市,也已完成35家店面的建設。

極狐已經授權73家授權服務中心,覆寫全國54個城市,極狐直屬團隊24小時線上服務,確定覆寫多管道全場景使用者用車生活。

三、下半場的仗如何打?

與植發業務3606元,毛利率從32%提高至73.8%。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共識是,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

智能化的競争,既要在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電子電器架構這些技術方面不斷突破,也需要有對供應鍊的整合能力。這不僅需要高額研發投入帶來自主技術能力,還要在這條很長的汽車工業産業鍊上找到自己的朋友。

先看技術方面。

北汽藍谷的技術圍繞産品開發、平台技術、三電核心技術、智能駕駛技術持續建構。

産品開發方面,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本,2021年在上海車展亮相,廣州車展正式量産落地。在2021年的中國汽車安全大會上,極狐阿爾法S獲得了“中國十佳車身”和“最佳材料”兩項大獎。

三電領域,圍繞電池壽命安全、低溫、快換等核心問題持續進行技術開發,同時按進度完成固态電池的階段性開發和搭載應用;完成第三代動力總成的設計和成品的驗證;實作在電機功率密度、總成效率、NVH 等方面關鍵技術突破,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智能網聯方面,智能車控開發完成新一代基于 SOA(基于服務的軟體架構)車控 EEA(電子電氣架構)架構設計;智能座艙完成了智慧屏、AR-HUD(基于風擋玻璃的增強現實擡頭顯示技術)為技術特征的新一代座艙平台內建設計。

技術的突破和銷量的提升都離不開強大的朋友圈。

北汽藍谷是華為的合作夥伴,在極狐HI版車型中,北汽藍谷負責車型定義、平台開發、量産制造等環節,華為則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5 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以及雷射雷達、AR-HUD 等全套智能化部件。

研發與制造上,北汽藍谷與麥格納成立合資公司,主要負責對外開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研發與制造中心。

同時,北汽藍谷持續加強與動力電池巨頭甯德時代在資本與技術層面的緊密合作。

2021年2月,北汽藍谷旗下專注于換電站營運建設的藍谷智慧能源宣布完成超3億元A+輪融資,甯德時代聯合SK新能源等領投。2021年5月,北汽藍谷宣布完成55億元定增,其中甯德時代獲配3億元。

此外,北汽藍谷還積極探索智能汽車的未來形态,與百度攜手,計劃未來3年面向30城市投放3000台Robotaxi,打造全球最大規模共享無人車測試車隊,提供更有溫度的無人化出行服務。

這些都将助力北汽藍谷在下半場打好翻身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