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1994年,在美國飛往中國北京的航班上有一位白發老人一臉向往地看着窗外的白雲,他不停地向身邊的人用英語表達着自己對中國的期待。這位頭發已經有些花白的老人,明明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

卻口口聲聲稱自己是一個地道地道的中國人

,真是令人不禁感到非常奇怪。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當這位老人抵達北京後,直接從衛星樓就被接到了四星級酒店。後來又從北京坐上了去往沈陽的火車,遼甯省外辦知道後特派人員前去迎接,而且迎接儀式非常隆重,特意租賃了林肯車專門接送這位老人,甚至還多次想用警車開道。

到底這位老人是什麼身份,能夠獲得如此高規格的接待?他的身上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神秘故事呢?

一、身份揭曉,令人激動不已

原來,這位神秘的老人是

張學良和趙一荻

的兒子

張闾琳

,他也是張學良唯一還活着的兒子,從10歲那年離開家鄉,一直到今天,時隔54年才重新帶着張學良的心願踏上了故土。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當遼甯省接到張闾琳回鄉的消息後,上司人都非常的重視,雖然國務院發電報要求按照一般外籍專家的接待規格來接待張闾琳,但遼甯省上司多次商議後,還是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和激動,決定以隆重的儀式迎接張闾琳,他們特意租用了林肯車,還以警車開道。

後來在國務院強烈要求下,撤去了開道的警車。可見

遼甯人民對張學良以及他後代的愛戴和重視。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90年代加長林肯

張闾琳下車後,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沈陽車站,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離開家鄉半個世紀的他已經記不得鄉音了,甚至無法用漢語和鄉親們交流,但是在重逢的這一刻,情感卻強烈的共鳴着。

此次回國,張闾琳既是參加祖國邀請的航天交流會,更是為了完成父親的歸鄉心願。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當時的

張學良已經93歲高齡

,居住在

美國夏威夷

的他每時每刻都想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是由于身體原因,已經不能長途跋涉,歸國計劃不得不一再延遲。

他曾經給自己的四個兒子都表達過,要代替自己回家的心願,但後來三個兒子不幸相繼去世,唯有将回國的心願寄托在了張闾琳的身上,兜兜轉轉幾十年,終于得以實作。

二、張學良的“得意”和“失意”

張學良曾在年輕時,就在革命隊伍裡分外亮眼,不僅因為他是

張作霖

的兒子,更是因為他自身出色的作戰本領和用兵技能,年紀輕輕就獲得了陸軍炮兵上校軍銜,可謂是年少有為,春風“得意”。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張學良

可惜,戰争之中總是有意外發生,張作霖身亡後,悲痛的張學良頂住壓力,接手了對東北三省的統治,

成為東三省的保安總司令,保衛着東北地區的安穩。

這位受人敬仰的愛國少帥,在生活上卻是連連“失意”,一生娶過多位妻子,卻隻有原配和趙一荻為他孕育了孩子。

張學良與原配于鳳至曾孕育了三子一女,

長女闾瑛,長子闾珣,次子闾玗,三子闾琪

。夫妻二人在孩子的姓名中寄托了對他們的美好期望:

“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闾之珣之琪焉”

。可惜事與願違,三個兒子都在張學良之前就去世了。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于鳳至

長子張闾珣

曾深受祖父張作霖的喜愛,而且天資聰慧,從小就展露出不同于尋常人的才識。但他心思細膩,生性敏感,小時候時常和花草樹木說話。

1938年,張學良被囚禁後,本就敏感的張闾珣受到刺激;1941年,張闾珣獨自一人居住在英國,又親眼目睹了倫敦大轟炸現場,

身邊沒有親人朋友陪伴的張闾珣徹底崩潰,

被送入了精神病醫院。次年,精神狀況愈來愈差的張闾珣終于回到了母親身邊,但病情也并未明顯好轉。直到1975年,張闾珣輾轉到了台灣,年邁的張學良經常陪兒子體檢、治病,時常帶他出去放風,但也沒能阻擋住死神的降臨。

1981年,張學良痛失長子。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相比張闾珣的敏感内斂,次子

張闾玗

則熱情活潑,與張學良有着相同的愛好:騎馬。

但他生活奢侈,花錢大手大腳,在張學良被幽禁,還生死未蔔的時候,曾向母親寄信索要300英鎊購買汽車,可見其花錢無度。

當父母親被幽禁于溪口,家中拮據的時候,他為了維持自己的奢靡生活欠下很多債務

。如此奢靡的生活,也讓他染上了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他幾乎是煙酒不離手,

後來因為吸煙過度,患上肺病。1986年,張學良失去了第二個兒子。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小兒子

張闾琪

,是最得張學良夫妻二人喜愛的,他從小就聰明伶俐、乖巧懂事而且十分孝敬父母。可惜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

1929年,張闾琪染上了肺結核,任由張學良請遍了世間名醫,也沒能挽救小兒子的生命。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張學良和于鳳至親手送走了自己的孩子,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二人體會了三遍,心靈上的折磨無時無刻不讓張學良痛苦至極。

而張闾琳是張學良和趙一荻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安全,趙一荻在前去陪伴張學良前,

将兒子托付給了美國友人埃娜夫婦。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埃娜夫婦将張闾琳視如己出,悉心培育成人。

當張學良托付董顯光找到張闾琳時,他已經是一名航空專家,在美國加州從事航天事業的研究工作。

三、父子重逢,獲知父親心願

看着自己的兒子仍然健康地活着,還事業有成,張學良感到莫大的欣慰。董顯光夫婦知道張學良思子心切,一直努力地為張闾琳争取回國的機會,

1957年,張闾琳帶着自己的妻子和剛滿一歲的兒子,前往台灣看望自己已經分别了15年的親生父母,見到小孫子的張學良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1990年,張學良終于獲得了相對的自由,

本來想盡快回到家鄉的懷抱,但被國民黨百般阻撓。無奈之下,張學良和趙一荻前往美國與兒子團聚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張學良和家人在一起

張學良在美國享受着子孫繞膝的晚年,但還是始終放不下自己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一直想能回家看看,但因為各種因素遲遲未能如願,便詢問張闾琳能否替他回國。

張闾琳雖然與父母生活時間不長,但平日裡很孝順,時常帶着孩子看望父母,也很是能了解父親的思鄉之情,便答應父母替他們完成心願:

回遼甯看看

其實除了替父親完成心願之外,張闾琳自己也時常萌生出回國的想法。特别是張闾琳退休之後認識了一位在舊金山通路的中國航天部技術代表團專家,兩人在航天方面很是有共同話題,經常徹夜暢聊。這個專家是北京人,在得知張闾琳特殊的身份之後,他真誠地對張闾琳說,很希望他有機會可以回祖國看一看,參觀一下祖國的航天基地。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就這樣,張闾琳心裡那粒“鄉土情懷”的種子在一夜之間破土而出,

“回去”

這個念頭在心裡久久回響,他愈加堅定了自己要回國的想法,也開始積極的争取回國的機會。

終于,1994年他收到了一封邀請他去北京參加航天技術讨論會的信件。借此機會

張闾琳帶着父母的囑托坐上了回國的飛機。

四、終于歸鄉,感慨頗多

在飛機上,張闾琳既興奮又緊張,他迫不及待地想重新踏上家鄉的土地,但又害怕自己因為不會說漢語不被家鄉歡迎,幸好遇到了一位“中國通”,一路上這位“中國通”很是關照張闾琳,給他講了不少大陸的事情,很好的緩解了張闾琳的緊張情緒。

飛機降落之後,中國外專局局長已經在機場等候多時,直接将張闾琳夫婦接到了友誼飯店進行休息,而且非常尊重張闾琳夫婦的想法,一切活動都低調進行。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剛下飛機的張闾琳

張闾琳在參加了航天研讨會後,又參觀了大陸火箭、衛星等航天領域的模型和實物。看着祖國的航天技術發展速度絲毫不落後于歐美,技術又已經很成熟,甚至足以和歐美發達國家媲美,張闾琳興奮極了,他感受到了來自家鄉的自豪和振奮。

研讨會結束之後,張闾琳夫婦走上長城眺望了祖國的風光,又逛了故宮感受着深蘊的文化氣息,還拜訪了很多父親的故人,然後夫婦兩人坐上了前往沈陽的火車。

在到達沈陽之後,張闾琳夫婦二人迫不及待地去了

父親日思夜想的“大帥府”

。當看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仍然挺拔威嚴的“大帥府”,張闾琳感到十分驚喜,

他仿佛看見年輕時意氣風發的父親在裡面進進出出的場景。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大帥府

當來到于鳳至給趙一荻母子蓋的小洋樓時,張闾琳忍不住濕潤了眼眶,盡管自己記憶中已經對這個曾經的家模糊了印象,但在這一刻,兒時的回憶又都湧上了心頭。

張闾琳夫婦在

“九一八事變”

紀念塔前,沉默伫立了很久,深深地鞠了一躬,想必看到這悲壯的紀念塔,張闾琳應該是感受到了自己父親和先輩們之是以當年能夠英勇奮戰,是因為心中有想要守護的人民和土地的豪邁與柔情。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九一八事變”紀念塔

張闾琳還去參觀了父親曾兼任校長的東北大學,在父親題寫的校名前合影留念,還去張學良圖書館借閱了書籍。

臨走之前,張闾琳按照父母的囑咐去了祖父的墓地——大帥陵,看着儲存完好的大帥陵,張闾琳用蹩腳的漢語說:

“爺爺,我替您兒子來看您了!”

,還專門用相機為父親拍下了陵區裡的一草一木。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大帥陵

期間,很多張學良的舊友聽說張闾琳回來了,紛紛來看望兩人,張學良的老部下劉鳴九還特地送來了兩瓶家鄉的好酒,希望張闾琳給自己的老上司張學良嘗一嘗。

沈陽市上司還特意在少帥府酒家安排宴席,為張闾琳準備了張學良和趙一荻最愛吃的菜品,

祖國人民讓張闾琳感受到了家鄉的溫暖,張闾琳多次熱淚盈眶。

在國内整整呆了十三天後,張闾琳帶着家鄉的特産和滿載鄉景的相機回到了美國,和父親張學良講述着在祖國的見聞。

張學良聽後非常激動,自己多年的遺憾終于不再是遺憾,回國的心願終于在兒子的身上得到了實作,激動的張學良親自題了

“鶴有歸巢夢,雲無出岫心”

寄給東北舊部,表達了自己想要回家的心願。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短别一年後,張闾琳夫婦再次在父親的囑托下來到東北,參加閻寶航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閻寶航是張學良的老部下,也是我黨在東北地區的重要上司人。

在張學良被囚禁後,閻寶航曾多次奔走營救

,不論是于公還是于私,張學良都非常想親自參加閻寶航的誕辰紀念,但奈何阻礙太多,隻得讓兒子和兒媳代替自己出席。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閻寶航

在這次的回國期間,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給張學良送上了一盒雨花石,盒子裡裝的是周恩來總理對張學良的評價:

千古英雄張學良

,重慶紅岩村紀念館也贈與張學良兩柄龍鳳手杖。

同年六月份,

閻寶航的後代閻明光

還專程來到夏威夷,給張學良祝壽,并且表示故鄉的父老鄉親都期盼着張學良能早日回家。但張學良心裡卻清楚地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以前是身體能力,但客觀阻礙太多,

如今是已經經不起長途跋涉的折騰,沒有力氣回國了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老年張學良

1996年,在爺爺的影響下,張闾琳的兒子

張居信

考上了北京大學。品學兼優的張居信在北大畢業以後,2004年擔任了東北大學的兼職教授,從一定程度上延續了爺爺張學良當年的事業,繼續為東北大學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隻可惜張學良能沒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幕。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2000年,趙一荻病逝,本就身體抱恙的張學良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次年10月,也離開了人世,享年101歲。

雖然張學良很是長壽,但是他常說自己的生命被定格在了1936年

。在1936年這個特殊的歲月裡,張學良為了抵禦日寇,保衛家園,多次向蔣介石谏言出兵抗日,但均遭拒絕。愛國心切的張學良發動了

“西安事變”

此後便遭到了國民黨的囚禁。

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回國,飛機上請人照顧:64歲不會漢語

張學良葬禮

也許在

“千古英雄張學良”

的心裡,自己隻有在為民族抛頭顱、灑熱血的時候才是真正地活着,後來輾轉于美國台灣的平靜晚年生活,對不能歸鄉的愛國名将來說,未免不是一種精神折磨。

但我們的祖國不會忘記張學良,更不會忘記他為祖國所付出的一切,漂泊半生的張學良終将長眠于故鄉懷抱裡,他的愛國精神和思想情結也将被我們銘記于時間的長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