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從哪吒的成長看教育
從哪吒的成長看教育
最近很熱的一部電影《哪吒》中有一句很火的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誰能夠說的出?是那些逞匹夫之勇的人。殊不知,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大丈夫“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轼《留侯論》)他們不會說如此豪言壯語,他們是内斂的、沉穩的、淡然的。無知少年說出此話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個肩負重任的人說出此話,我敢斷定,他必将失敗!
名師出高徒,高明的老師必有高明的方法,必有自己的智慧。他們循循善誘,教導有方,胸懷古今學識,掌握寬嚴法度,做到人盡其才,法盡其用,因材施教。我看太乙真人培育哪吒,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
首先他善教、敢教。他授予了哪吒混天绫、乾坤圈、火箭槍,是以,哪吒一出生就天賦異禀。當哪吒憑借高強的法力,肆意妄為,闖下彌天大禍,他抽龍筋,揭龍鱗,鬥殺李靖以報打碎金身之仇時,太乙真人并沒有直接出面阻止而是暗中請來了文殊菩薩燃燈道人為自己幫忙,雖然哪吒自恃法力高強,武藝精絕,但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卻在文殊菩薩和燃燈道人手下輸得一敗塗地,這時哪吒才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從此以後再不敢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了。假如太乙真人把這個道理口傳心授給哪吒,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如過眼煙雲,還不如實實在在地讓他體驗一番,得到血的慘痛教訓,得到刻骨銘心的教訓,這正是太乙真人高明之法,智慧之處。太乙真人并沒有因為哪吒闖禍而吝啬給他傳授武藝。
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師。太乙真人熟悉哪吒的弱點,并善于将他轉化為優點,如果哪吒能夠将狂妄自負變成面對敵人時的勇敢自信,這對于将來建功立業是大有裨益的,而不是如現在的哪吒一樣,無論大非小錯,隻要自己看不慣,一任自己的性子逞一時之勇,洩匹夫之怒。
太乙真人敢放手。放手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縱。換做一般人的話,如果自己的徒弟被人欺負,為了替徒弟出氣,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這位師父一定會同他人理論一番,或者大打出手,甚至從此兩家結下仇怨。而太乙真人恰恰相反,特意請來幫手,替自己教育徒弟,磨練徒弟的秉性,讓徒弟吃虧,在吃虧中得到成長。正如折翼的幼鷹,如果不努力地拍打翅膀,那麼就會面臨死亡,正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于是奮力振翅,終于使出全力,逼出潛力,學會了飛翔,在一失一得之間,蘊含着無盡的智慧。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些路必須自己親自走一遭,他人不可代勞半分。隻有自己親身體會,親身經曆得來的經驗才是最真實的、最寶貴的。這種經驗會流淌在血液裡,一生伴随着你。對于哪吒頑劣的本性,師父太乙真人并沒有武斷打罵,強行扭轉,而是主動給他創造機會,讓他得到曆練,得到成長。
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看今天的家庭教育。父母給孩子們最好的,讓他們錦衣玉食,吃喝不愁,用度不憂,吃香的,喝辣的,滿足諸多需求,要什麼有什麼,恨不得摘下天上的星星來;不讓他們受到一點的傷害,不使他們受到一絲的寒冷,不讓他們承受一點的壓力,他們被奉為掌上明珠,他們被圈養在溫暖舒适的環境裡,對他們呵護有加,好像弱不禁風;生怕他們慘遭毒手,生怕他們中途跌倒。
這樣的孩子是缺少曆練的,是軟弱無能的,是毫無鬥志的,一旦沾染不良習氣就會纨绔放縱,恃才放蕩,狂傲不羁,難以管束。我想,這樣的父母是極端自私,他們生怕自己的孩子變得堅強、變得勇敢、變得堅韌不拔,相反,他們甘願為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這樣一輩子将他們護在自己的掌心,這可能嗎?不過是一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巨嬰罷了。如若真的想要實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必須要一改自己目前的做法。
現在再來看看這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不過是一個乳臭未幹、稚氣未脫、自不量力的黃毛小子一時興起而随口說的一句豪言壯語而已。
真正的勇者敢想、敢做、敢擔當,他們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有披荊斬棘的勇力,有肩負重任前行的耐力,有一逐高低的魄力,這才是真正的偉丈夫。
歡迎大家點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