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明朝大部份承繼元朝政制,但錦衣衛這類組織,是元朝所沒有的。

這要從太祖朱元璋的性格說起,太祖這個人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勤勉儉省、堅韌不撥。這些都是優點,太祖性格的缺點不多,就是在用人上的狼顧狐疑。知人善任和狼顧孤疑看似沖突,其實不然,對一般人來說,這兩個沖突的性格,是不可能并存的。

但太祖朱元璋,能!

比如使用劉基、徐善長、徐達、湯和、胡惟庸、藍玉等人才,那一個不是給予充分的權力供其馳騁,促其建功立業。但最終,又有幾人可以逃得過他舉起的屠刀?

他是個實用主義者,隻要有用,先用後疑、邊疑邊用、用盡棄之。曆代帝王,誰不想傳位千秋萬代?但誰也設計不出,象錦衣衛這種集包打聽、背後盯,超法度的天才組織來。(太祖的政制、軍制的設計能力超強,賦稅和衛所的設計極為精彩漂亮)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胡惟庸案”

後(中國最後一個宰相),太祖借勢廢中書省的相權,為填補六部和地方官在缺少相權的節制,需管控百官的私密動态。

那麼,相權的存在,既利于管控官員,為啥又取消了呢?

因為相權有個特點,會與皇權争權分利,且易生對峙撍越。以朱總之多疑善權,必廢之。但管控的缺失怎麼辦?就用法外組織錦衣衛去彌補之。

何謂法外組織呢?大明政府的架構裡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一整套的公檢法機構,還設立了可風聞奏事的六科給事中、禦史等言官來赳參百官。按正常需求來說,夠健全了。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但老朱生性多疑,又聰明狡黠,他知道人的公行和私為,是完全可以割裂的。想的真對,國人大多數,誰不這麼兩面派地混官場呢。

說不定,你上朝山呼萬歲,下朝就罵罵咧咧;說不定,你人前道貌岸然、人後男扮女裝。是以,做為皇帝,咱,要時刻知道你的私為動向,再與公開的表現比對一下,看看公私相符否,言行一緻不。不符合、不一緻,如果威協皇權,就及時防備和替換你。

于是獨立于政府和法度之外,皇家私人特務執法機構,錦衣衛就誕生了。

為求皇權輾壓性地鉗制政府的權力,太祖賦予了錦衣衛在

“直駕侍衛”

正常職權之外,一個淩駕于公權力之上的私權力——

“巡查緝捕”

權。

“十五年罷府及司,置錦衣衛。所屬有南北鎮慰司十四所,所隸有将軍、力士

校尉,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明史》。

如此超越法度,即便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也是空前不絕後的。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錦衣衛內部的犯法罪案和裝備督造,重頭在北鎮撫司,它轄诏獄。對六部和地方政府,行使無需任何證據的偵緝、監控、逮捕、審判、處罰的權力,且三法司勿需過問和監責。

超越法度就在這裡。實際上這麼一改制,錦衣衛從皇家儀仗和侍衛隊,已蛻變為皇帝的私家警察、法官、特務。

但畢竟這個時候,還不是永樂朝或成化朝,也不是正德朝,宦官的勢力,還沒有參與到皇家私權利之中。是以東廠、西廠、内廠這些私權力更大、為禍更烈的私家特務組織還沒有出現。

更因為老朱也本着用用就好,用完即棄的心态,錦衣衛還兼着皇家儀仗護衛的本職工作。為了展現皇家儀仗的雄渾壯美,錦衣衛的着裝很是華壯柔麗,錦衣衛們穿着精作的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配帶着輕細狹促,秀雅陰柔的繡春刀,腰懸雙面書篆文的“

守衛”、“随駕”

的金牌。

錦衣衛本為皇家侍衛,明太祖給它加了一職能,名揚千裡,朝野不安

金牌、飛魚服、繡春刀,稱為錦衣衛的正裝。平常執行包打聽和背後盯的任務時,并不需要正裝。因為執行的要麼潛伏進府做事,要麼便服盯梢追緝。

為了與其他衙門執行公務有所差別,錦衣衛出擊,叫

“缇騎”

。一般正裝的錦衣衛出現在官員面前,這個官員也就算是提前走完仕途,或者了無生路了。

後來,太祖也察覺到錦衣衛履行皇家私權的過程中,有濫用職權、私刑過分,侵食公權太甚的壞處。環顧滿朝文武百官,皆已人人自危和極度恐慌,便下诏棄用綿衣衛,所有诏獄未決之案、人犯轉由“三法司”,依明律處理。

本文所有圖檔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穿越曆史的迷霧,檢視曆史的足迹,仰望曆史的輝煌,感懷曆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歎。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