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猿通臂拳:内外兼修綻神韻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在古人的詩句中,有很多借猿抒情。然而,在傳統國術中,諸如青猿神劍法、白猿墜枝功、白猿飛縱術等,因仿猿之神韻而命名的門派亦不鮮見。

在黃骅市,活躍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白猿通臂拳的習練隊伍。冬日的寒風中,西湖公園廣場上,代表性傳承人孔令春和王文耕,正帶領學生們演練着白猿通臂拳。

但隻見,随着他們口中吼出的節奏,那大劈大挑、大開大合、大方大氣的招式,呈現在眼前。那威猛淩厲的風格、沉長冷脆的勁力、快速多變的身法,猶如猿舒長臂,時而輕蕩秋千,時而猛跳山澗,時而疾穿水簾,令人目不暇接。

白猿通臂拳:内外兼修綻神韻

孔令春和王文耕

前世今生 輾轉延續

“通臂者,韓通展雄俱肘骨一根,穿背而用。前伸後屈,前出後應,突入直撞。故曰通臂。”白猿通臂拳《譜書》中如是記載。

關于黃骅白猿通臂拳的曆史淵源,且聽孔令春和王文耕娓娓道來。

“相傳,白猿通臂拳由宋代韓通所創。早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之初,攻打都城東京時,當時的守将韓通使用的就是白猿通臂拳。至今,民間還流傳着趙匡胤勾欄院一戰韓通、平陽鎮二戰韓通、三義服韓通的‘趙匡胤三戰韓通’故事。”孔令春說。

自韓通輾轉相傳數代後,白猿通臂拳傳至陝西省延安府王延明。王延明是當地通臂拳名家,且擅長鞭法,有“神臂金鞭王延明、威震陝甘甯”之說。

當時,浙江省烏程縣金沙鎮鈕鳳鳴、鈕鳳山兄弟二人,因打抱不平,誤傷當地豪紳被充軍延安府。鈕氏兄弟仰慕王延明的武威,登門拜師,學藝5年。

鈕氏兄弟藝成别師,全家幾經遷徙,于康熙四十八年定居于滄州鹽山城北大韓村(今黃骅市黃骅鎮)。他們定居此地後深入簡出,閉戶課子,授藝于鈕朝宸。

之後,鈕朝宸除授藝鈕萬金外,還收當地賈書府為徒。從此,鈕、賈兩家成為休戚與共的累世通家,白猿通臂拳法也由鈕、賈兩家流傳開來。

“後人尊稱鈕鳳鳴、鈕鳳山二人為白猿通臂拳一世祖。由于賈氏青萍劍屬精絕之藝,賈雲鶴、賈耀亭、賈勃生、賈肇山等各代大師學養深厚、武功超群,白猿通臂拳與賈氏國術互為交融、互證互較,是以,白猿通臂拳又多了一份沉實的積澱。白猿通臂拳也随之豐厚起來。”王文耕說。

體系完整 内外兼修

“白猿通臂拳的真機在臂,強調力出于背、發于肩、送于肘、達于手,要求頭、肩、臂、掌、胯、膝協調一緻。出手前伸後屈,前臂舒展,後臂随進,兩臂經過雙肩而互相貫通,有‘快響一挂鞭’之喻。”王文耕一邊示範,一邊詳細地介紹着。

“‘猿’是指練拳時要像猿猴一樣靈活、靈活。白猿通臂拳閃展騰挪很快,出手隐蔽,忽隐忽現,變幻莫測。”孔令春補充着。

白猿通臂拳套路衆多,内容豐富且理論性強。它的曆史資料詳實,訓練體系科學完整,目前儲存完整文字記錄的有傳下來的《族譜》和《拳譜》。

僅《拳譜》記載的就有“短打十戒”“短打要論”“八剛”“十二柔”“手法總論”“練拳歌訣”,以及“長拳短打論”等國術理論綜述,都對白猿通臂拳的淵源、流傳、傳人事略、動作要領、技擊含義、手法總用等進行了詳細明确的文字記載。

王文耕說,《拳譜》中記載了拳、械共計40多個套路,在這些套路中,有白猿通臂拳的原門套路,也有通過對外交流或換藝學來的套路,還有通過長期的技藝切磋獨創發展的技法。

白猿通臂拳第七代傳人劉文石,在向賈雲鶴學習青萍劍術後,根據自己長期對太師鞭的研究和實戰經驗,把太師鞭法與青萍劍術完美地結合起來,人稱“鐵筷子劉三爺”。

“白猿通臂拳講究内外兼修,注重内功修煉,内功心法有‘羅漢行功’‘練手餘功’‘童子八手’等。習練時,要求行拳身正步穩,上下、左右、開合、吞吐協調一緻,使勁力飽滿,蓄發自如,達到呼吸、意念與動作的緊密結合,四肢百骸血脈通暢,内氣貫通。是以,長期習練白猿通臂拳的人能在力量、耐力、協調性等方面有很好的促進,同時提高身體的靈活能力和反應能力。”孔令春邊練邊講。

白猿通臂拳:内外兼修綻神韻

傳承

培育後人 啟智明心

今年54歲的孔令春和58歲的王文耕,是土生土長的黃骅人。他們自幼習武,先後拜在白猿通臂拳第九代傳人賈勃生先生的門下,是第十代傳承人。

王文耕出身名門。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就是他外祖父張之海的叔伯哥哥。

“我從小在老家長大,看着外公和舅舅們每天晨起和傍晚都在練武,自己也跟着練。舅舅說,練武是吃苦的事,要有所成就必須持之以恒。長大後,跟師父賈勃生習武,每天晚上騎車去師父家,練到晚上十一二點。也就是那時候,我對中國傳統國術有了更深的認識。國術不僅可以強身、勵志,更能明理、導行……”憶起習武感悟,王文耕深情地說。

“白猿通臂拳自傳入滄境之初,隻在家族成員内部閉門傳習,偶有外傳,也大多是親朋好友之間。”孔令春說,“曆代宗師遵守戒律擇徒甚嚴,是以,白猿通臂拳主要掌握在鈕、賈兩大家族中,流傳不廣泛。”

第八代傳人賈耀亭破除一切戒律,開門授徒,來學者絡繹不絕。雖為農家,但是賈氏一族文武傳家,每天門庭若市。賈耀亭長孫賈勃生更是打破門戶之見,廣收門徒。幾十年間,他的弟子遍布黃骅市及周邊地區。

在弟子中,賈勃生看好孔令春,便将女兒賈啟秀許配于他。成為賈勃生乘龍快婿後,孔令春倍感師恩情深,更加刻苦習武。

“由于初學者大多先練習基本功,練習時間長、難度大,導緻很多人半途而廢,能夠系統練成這個拳法的人現在已經很少了。”孔令春感慨道。

多年來,孔令春、王文耕、王德芳、齊曉鵬、王旭江、範放委、任忠來、王希傑等人承師遺志,努力傳播白猿通臂拳。

2000年,他們在相關部門的支援下,成立了黃骅市白猿通臂拳研究會,由孔令春擔任會長,傳播拳法。他擇徒嚴,授徒真,引路明,招架準,德風純……培養徒弟如前輩們教育他一樣。

2013年,他們自籌資金,建立了白猿通臂拳傳承基地,常年免費招收學員,目前已教育訓練學員300多人。這些學員多次在各級别的比賽中摘金奪銀。

2017年,孔令春與王文耕合著的《白猿通臂拳》一書,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孔令春說:“習武不僅可以健體,更能啟智育心,讓孩子們知禮自信。我們成立白猿通臂拳研究會和基地,就是想讓更多的孩子在學習拳術的同時也能接受規範的國術精神熏陶,成長為健康樂觀、正直善良、堅毅勇敢的國家有用人才!”

(記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廣 通訊員 徐 博 攝影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