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中原老百姓曾經經曆了兩個年号——大定和開皇。因為就在這一年的二月,丞相楊堅篡奪了北周的天下,建立了隋朝。這個朝代雖然在隋炀帝手中被罵得一無是處,但這個王朝建立時朝氣蓬勃,結束了中國長期以來的分裂局面。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朝代更替并沒有太大不同,然而對于前朝皇族來說,卻是命運的巨大轉折。隋文帝為了報複,舉起屠刀,殺鮮卑族宇文泰子孫25家,宇文覺及宇文毓子孫6家,宇文邕子孫12家,成千上萬的鮮卑皇室貴族被殺。後來,連禅位給楊堅的小皇帝宇文闡也沒有逃脫毒手。
此時,在宮中,還有一位婦人卻被迫要出家,她是北周靜帝宇文闡的母親朱滿月。這不是她第一次被迫當尼姑,上一次她僥幸逃過了這個命運,這一次,她不能不去陪伴青燈古佛。而且,更為悲慘的是,一年之後,吃齋念佛的她發現自己的兒子也在亂世之中無辜被害。

朱滿月本來是吳地人,随着家人在那個亂世颠沛流離的來到中原。由于家人犯法,她被罰入宮中為奴,最初就配置設定到東宮做婢女,她的職責本來是為太子宇文赟管理衣物。後來日久生情,宇文赟竟然和這位比自己大12歲的宮女發生私情。
最後兩人還生出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宇文闡,也是宇文赟的長子。宇文赟風流成性,并沒有将朱滿月看得多重,他還娶了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正妻。繼位後,宇文赟更是無心理政,沉溺于美色之中。為了不耽誤他和美人朝夕相處,他在20歲的時候就将皇位傳給兒子宇文闡,自封為天元皇帝。
他這個天元皇帝,不用料理朝政,卻可以廣選美女入宮。後宮佳麗衆多,為了平衡關系,他幹脆封了五個皇後。分别是天元大皇後楊麗華、天大皇後朱滿月、天中大皇後陳月儀、天左大皇後尉遲熾繁、天右大皇後元樂尚。
這五個皇後之中,楊麗華是正妻,地位最高,但因為宇文赟時時提防楊堅,關系很不好。朱滿月出身低微,因為生有長子而排名第二。最得寵的還是大将軍陳山提的女兒陳月儀,儀同元晟的女兒元樂尚。
宇文赟自認為大權在握,又将瑣事丢給信任的朝臣,自己可以盡享齊人之樂。天算不入人算,花天酒地的生活迅速敗壞了他的身體,讓他并入膏肓,年僅二十二歲的時候就駕崩了。
在他臨死之前,他與端莊賢惠的楊麗華重新和解。在死亡前的最後一刻,帝後終于冰釋前嫌。宇文赟拉着楊麗華的手,讓他幫助自己的兒子治理國家,并提出為了樹立楊麗華至高無上的權力,将所有妃嫔,包括另外四個皇後,包括皇帝生母朱滿月在内一同送到尼姑庵出家。
這個決定雖然無情,但比古時候立子殺母的傳統要好多了。但在現實之中,卻遭到了朱滿月的抵制。這位皇後不願意出家,她利用自己兒子是皇帝的身份,大膽要挾群臣,提出由她繼續照顧皇帝長大,坐鎮後宮。
朱滿月的要求雖然違背了宇文赟的旨意,但是群臣誰敢得罪皇帝的生母?他們都害怕日後遭到血腥的報複,是以都沉默不語。朱滿月抓住這個機會,成功的逃脫了當尼姑的命運,并尊為帝太後。楊麗華因為性情柔順,也沒有提出異議。
如果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也許這就是慈禧和慈安兩宮皇太後的故事提前上演。但楊堅橫空出世打破了這個平衡,他發動政變,逼迫北周靜帝宇文闡禅位,建立了隋朝。
當楊堅屠殺北周宇文皇族的時候,對自己的女兒楊麗華自然不能下手。楊麗華當過北周宣帝的皇後,北周靜帝的太後,到隋朝被封為樂平公主。然而對于朱滿月,隋文帝楊廣可沒有這麼客氣,一紙指令直接讓她出家為尼。
雖然極不情願,但朱滿月再也沒有可能逃避這個現實,為了保命,隻能在長安出家。關于她出家的法号,同為正史的《周書》和《北史》有所出入,前者叫做法淨,後者叫做法靜。
不管是法淨還是法靜,一年後都得到了一個悲慘的消息,她的兒子,已經讓位的介國公宇文闡被楊堅害死,年僅八歲。這對朱滿月的打擊可想而知,五年後,萬念俱灰的她也在青燈古佛之下圓寂,時年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