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作者:餘青讀筆記

2021年12月16日,阿聯酋代表與大陸完成了首批椰棗樹苗捐贈交接儀式,期間農業農村部副部長親自視訊連線緻辭,由此可見,大陸對這次引進“沙漠黃金”沙棗樹苗的重視。那麼沙棗究竟有何特點,以至于被譽為中東神果?大陸又為何對這次捐贈如此重視?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說到椰棗,那在中東可是備受追捧的存在,不僅含糖量在70%以上,而且囊括了7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營養,每千克椰棗的能量在2000~2500卡路裡之間,是小米的1.5倍左右,可以說既能當水果,又能當糧食。如果需要還可以拿它來作為制糖和釀酒的原料,尤其是在中東缺水的環境中,椰棗更是被稱之為“天然果糖”、“沙漠面包”。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除了果實有大用,椰棗樹本身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它的枝條柔韌堅實,可以拿來造桌椅,編籮筐,它的葉子大小适中,既可以拿來做涼席、制托盤,也可以拿來做燃料,就連樹幹本身浸出的汁液,都可以拿來釀酒或者制砂糖,可以說這種樹無愧“中東寶藏”一稱。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椰棗樹的種植已經有了超過5000年的曆史,隻可惜這種植物耐高溫卻不抗嚴寒,是以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目前全球大概有1億株以上,其中将近70%都在阿拉伯國家,比如伊拉克,沙特以及阿聯酋等等。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作為椰棗樹的主要生長地,阿聯酋自然是不缺椰棗的,可為什麼它會答應将這種樹的樹苗引入中國呢?這還得從2015年開始說起。

2015年的時候,紅棕象甲在阿拉伯國家大肆擴散,對各類棕榈科植物形成了巨大災害,而椰棗樹赫然也在受災行列,阿聯酋等國家都深陷于困境之中。好在當時大陸科學家對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并順利幫助阿聯酋完成了紅棕象甲檢測與防治實驗。此舉不僅為大陸後來在阿拉伯國家中廣泛治災提供基礎,同樣也讓大陸與阿聯酋結下深厚情誼。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2019年的時候,阿聯酋與中國達成共識,他們将向中國捐贈10萬株椰棗樹苗,其中第1批1500株椰棗樹苗已經在2021年12月16日傳遞。大陸農業農村副部長馬有祥不僅親自在交接儀式上視訊連線緻謝,而且明确表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将對這次定植移栽保持全程關注,後續如果順利将開展實驗性種植。

要說棗類,大陸其實并不少,像什麼灰棗,紅棗,黑棗,市場上比比皆是,要說充當補充水分和糖分的水果,那椰棗對大陸來說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為何大陸對這次椰棗交接如此重視呢?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原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談,分别是“治沙”、“豐物”以及“情誼”。

首先,椰棗樹可能會對大陸治沙還林起到重要幫助。

作為一種原本就生活在北非和西亞沙漠綠洲中的熱帶作物,椰棗本身就有耐高溫,耐幹旱,耐鹽堿以及耐水淹的特性,而且對栽培的土壤要求并不嚴格。這意味着大陸如果引進順利,未來就可以将椰棗樹苗栽在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沙漠與鹽堿地區。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尤其是前者,如果大陸能夠利用椰棗樹苗治理風沙、改善沙漠環境,在沙漠中創出一片綠洲,那麼不僅對于保護環境有重大益處,同樣還可以收獲大批的椰棗果實,創造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舉兩得。

其次,引進椰棗,本身就是對物種多樣性的一種豐富,與此同時也能拓寬我們的食譜。

可能有人會說,椰棗含有那麼高的成分,在國内大機率不受歡迎,畢竟吃了不僅僅容易長胖,而且還有可能會導緻高血糖、高血壓。可實際上目前國内市面上糖分較高、賣得也較好的水果并不在少數,像椰棗這種新奇的食品,在市場上一經推出,肯定會大受歡迎。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最後,阿聯酋捐贈10萬株椰棗樹苗給中國,中國以禮回應,這本身就是雙方情誼的證明。

俗話說得好“情誼都是處出來的”,從中國幫助阿聯酋治理紅棕象甲蟲災,到阿聯酋答應捐贈給中國10萬株椰棗樹苗,再到大陸表示将在野棗樹苗問題上與阿聯酋展開深入合作,雙方關系是愈發密切的。這不僅僅會使兩國在椰棗項目上共同獲益,同樣也為中國和阿聯酋在未來展開新的合作項目打開機遇的大門。

“沙漠面包”椰棗,阿聯酋捐贈十萬株椰棗苗,我國為何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大家也就不難了解為何大陸對引進“阿拉伯民族之樹”椰棗樹如此重視了,在這一波捐贈中,我們所要的并不僅僅是一些椰棗樹,更是光明的未來。

最後,再給大家補充一個小知識,其實早在唐朝時期椰棗樹就曾被引入中國了,在《酉陽雜俎》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隻不過當時這種樹苗并沒有在中國流傳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來留言區中一同進行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