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你可以試試這招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你可以試試這招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個靈魂拷問:孩子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式生活學習時,你會焦慮嗎?

當時我信誓旦旦地投票給了“不會”。沒想到才過了幾天,就瞬間打臉。

我發現我沒辦法不去幹涉孩子,具體情況如下:

1、我女兒快4歲了,帶她出門遇到親戚朋友,叫她和大人打招呼,從來不張嘴,留我一個人在原地尴尬;

2、朋友帶2歲的兒子來我家做客,小孩好奇,想看看我家客廳的一副撲克牌,我剛想拿起來給他,女兒就哭了,朋友趕緊把撲克牌還給了女兒。我知道她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平時連看都不看,我就讓她把撲克牌給弟弟玩一會,怎麼說都不聽,直接回屋躲着去了;

3、晚上有空,爺爺奶奶會發來視訊,想看看孫女。結果姑娘每次都是露個臉就走,還是我強行讓她過來的,再讓她多聊兩句,就不肯開口了。

家裡長輩也會說,你也不教教她,這樣太沒禮貌。經過這麼幾件事,我也陷入了疑惑和反思。于是我拽娃爸,打算來一場深度交流:是不是我們的孩子真的沒有禮貌,又不懂分享。希望他能提供一些育兒新思路。

娃爸果然有自己的妙招,他無所謂地說:“小孩子不都這樣嗎?不想給就不給呗,長大就好了。”

這回我不但因為孩子焦慮,又跟他生了次氣:“我不管能行嗎?她長大後怎麼和别人相處,你以為都跟你一樣不上心。”

“你怎麼知道她以後也這樣,你就是管的太多了。”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我,最後從孩子的問題,吵到他吃完飯不立刻把水池子裡的碗洗幹淨、脫下來的髒襪子就知道攢着…吵的不可開交時,他提出了一個建議,我不管他的散漫,看看一周後會怎麼樣。

我答應了。

前幾天,髒衣服和襪子堆在一起時,我想說,但忍住了,轉而做自己的事情。看到泡在髒水裡的碗筷也沒吱聲,心想看明天早上一家吃飯你怎麼辦。

結果人家看完電視後,在睡覺前把碗洗完;攢的衣服襪子,也在3、4天後洗了幹淨。我突然發現,家裡也沒有髒到“不可救藥”,卻少了許多争吵,那一周的氣也順了不少。

我好像明白了什麼,在親密關系中,有時我過于把我的期待強加在别人身上。

而徹底讓我改觀的是這麼一件事:

上周末去買衣服,和老闆聊天,老闆的兒子現在讀二年級,有天不想寫作業,怎麼商量都不寫。孩子爸爸就說,不想寫可以,我得給老師說明一下,我在作業本給你寫上“xx今天因xx原因不想寫作業”,明天你再給老師解釋一下,玩兒去吧。結果吃過晚飯孩子擦掉爸爸寫的話,自己主動把作業寫完了。

我當時聽完真的腦袋叮的一下,開了一扇窗的感覺。帶娃真是處處都是學問,處處都能學習。

後來,我和女兒聊過,為什麼不想和爺爺奶奶視訊。她說不喜歡視訊,我很了解,因為我也不太喜歡視訊。但我還是告訴她,爺爺奶奶是想你了,你就跟他們打個招呼,說下你不想視訊了,我們周末再抽時間回去看他們。我沒有逼她,結果昨晚視訊居然跟奶奶聊了很久。

于是我打開了新思路。

以前我覺得她缺乏主動學習性,給她買了很多繪本,都很有教育意義。本來期待着她看完來找我交流,結果還是翻來覆去看那幾本小時候的繪本。本想帶她一起看,後來還是忍住了,就把書放在書架内,決定順其自然。

後來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有次她竟然自己翻看起了新書,而我并沒有強制要求。我想或許本來就該如此,看書像吃飯一樣自然,吃膩了自然想換新口味,但要是有人逼迫嘗新,反而就沒那麼美味了。

其實育兒的智慧,有時就需要順其自然。

我不想在這裡誇大不幹預孩子而産生的效果,畢竟家長和孩子的不同,結果肯定也會有差異。

但有一點是可以确定的,當我們選擇偶爾放手不幹涉,受益的肯定是我們自己,情緒更好了,關系更好了。家庭氛圍關系的和諧,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利。

不幹涉之後,父母也要做出好的示範,言傳不如身教,慢慢孩子也會被感染并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是他自己的主動意識并做出的行為,這就是成長。

是以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或許可以選擇适當的“不幹涉”,順其自然的發展,加以正确的示範。在教育孩子前,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你認同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END

來源:吉林媽咪寶貝網

記者:陳叙同 監制:孩他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