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孩子的第1種輔食比較簡單,大多數媽媽現在都知道去母嬰店,或者去超市買一些高鐵的米粉。
米粉沖調起來比較友善,孩子剛開始吃的時候沖得比較稀一點,慢慢地孩子長大了可以沖得比較稠一些。
但是孩子不能一直吃米糊,因為孩子慢慢地長大,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單純的米糊其實跟奶粉差不多,主要是添加了各種各樣的營養,也不利于孩子胃腸的成熟。
建議孩子在吃輔食半個月左右要考慮添加第2種食物,而孩子添加的第2種食物是先加肉還是先加菜?
不少媽媽會先給孩子加蔬菜,因為覺得蔬菜比較好消化,蔬菜裡面有膳食纖維,孩子吃了不容易便秘。
蔬菜和肉主要有三大差別,媽媽要清楚
差別一:能量密度不同
蔬菜裡面熱量極低,是很多減肥人士喜歡的一種食物,而肉類食物能量的密度會比較高,裡面的蛋白質脂肪都能夠提供能量。
差別二:營養價值不同
蔬菜裡面主要是水溶性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含量比較少,也會含有少量的礦物質。
而肉類食物裡面主要是含有鈣,鐵,鋅,鎂等礦物質,以及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有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比如說魚類裡面含有大量的DHA。
肉類食物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
差別三:口感不一樣
很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喜歡吃肉,因為蔬菜會有淡淡的澀味,而肉類食物會比較香,味道會比較好。
從孩子營養的角度來看,添加米糊之後建議先加肉!
營養師:孩子先加肉再加菜,會讓孩子長得更高更聰明
★肉類食物含鐵量高
鐵在體内主要作為肌紅蛋白的必需物運送氧氣,如果孩子的鐵不足,氧氣的運輸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缺氧之後,最直接受到影響的部位就是大腦缺氧,導緻孩子反應遲鈍,導緻孩子智商受到影響。
而孩子缺鐵也會影響免疫力,孩子免疫力差會經常生病,影響孩子的身高。
★肉類食物還有DHA
DHA又叫做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大腦和視網膜中含量豐富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研究發現孩子缺乏DHA會導緻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是以建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補充DHA。
現在很多奶粉中也會添加DHA。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孩子在孕期和哺乳期每天攝入200毫克的DHA,孩子每天需要100毫克的DHA。
食物中DHA主要是在魚類食物中,是以孩子的輔食先加魚泥,也有助于孩子大腦的發育和視力的健康。
★肉類食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而肉類中的蛋白質氨基酸比例更加齊全,屬于優質的蛋白質,對于孩子身高的增長,對于孩子智商的發育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給孩子先添加肉類,能夠補充奶類蛋白質的不足,讓孩子長得更高。
★肉類食物含有維生素A
維生素A對于視力的健康,對于孩子骨骼的生長都不可或缺,而維生素A主要存在于動物食物中,比如說肝髒裡面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
是以我們在孩子吃完米糊之後建議添加肝泥,不僅可以補鐵,而且還能補充維生素A,能讓孩子長得更高。
肉類食物中的鈣更好吸收,更有助于穩定孩子的神經,讓孩子睡得好,大腦反應更快,長得更高。
蔬菜中雖然也含有鈣,但是蔬菜中天然存在的草酸,會跟鈣結合成鈣皂,不利于鈣的吸收。
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甚至建議孩子第1種輔食可以添加高鐵的米粉,也可以給孩子添加肉泥,魚泥,肝泥。
這主要是考慮到孩子需要大量的鐵。
但現在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添加的第1種輔食依然是考慮米粉,是以孩子适應米粉沖調的米糊之後,要先給孩子加各種肉泥,再考慮給孩子加菜。
而且肉泥孩子會比較喜歡吃,口感比較好,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應輔食,避免孩子因為加蔬菜覺得不好吃就拒絕輔食。
孩子的輔食添加是一門技術活,除了買現成的米粉,各種肉泥魚泥肝泥之外,更主要的是家長要學會自己制作。
建議家長們可以購買一本由專業兒童營養師劉長偉撰寫的《輔食每周吃什麼》。
這本書将0-3歲的寶寶,根據年齡分成了很多階段,從年-月-周-天來分,一共有兩百多道食譜,家長隻要根據孩子的月齡來選擇就可以。
而且每一道輔食都有具體的制作步驟,需要的原料,時間以及能補充什麼營養,都寫得清清楚楚,家長照着就能做出合适孩子吃的輔食,孩子喜歡吃就能長得高。
還總結了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容易犯的一些誤區,比如用米湯、果汁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用果汁或骨頭湯沖調米粉,用奶瓶給寶寶喂輔食等。
媽媽避開這些誤區,能讓娃輔食添加得對,寶寶吃得好才能長得高。
購買的媽媽都說,這本書買回去裡面的食譜一學就會,太友善了,而且輔食的種類豐富,選擇性很多。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選95後媽媽深夜發文:“再苦再累再窮,也不要讓老人日夜帶娃”
新生兒出生第1天三個數值達标,暗示體質好,在娘胎裡過得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