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相由心生”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即便以貌取人曆來不被人們認可,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依舊普遍被相貌的先入為主所左右。對于常人而言,内心的喜怒哀樂确實能在相貌上有着明顯的展現,真正能做到喜形不露于色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見。既然“相由心生”确實有一定的道理,那是以衍生的俗語“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又有沒有道理呢?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這句俗語在民間頗為流傳,在網上也時常看到,它的原話是“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人中寬又長,兒女站滿堂”。古人在此将人中的形狀與長短與未來的命運挂鈎,更是直接道出未來子嗣的多寡,在文化知識被上層社會壟斷的古代,這樣的俗語很容易使人深信不疑。即便是知識唾手可得的今天,依舊有人對其執迷不悟,這和人中本身的内涵密不可分,我們可以辯證地認識它。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所謂“人中”,是古人對鼻子下方與上唇之間的一條淺溝的稱呼。古代相學也稱其為“水溝穴”、“溝洫”、“子庭”、“壽堂”等,是古代相學中經常提及的十三部位之一。關于它的說法,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忌淺忌短忌窄,宜深宜長宜寬,前者預示運程會有很多坎坷,後者代表人生一片坦途。除此之外,相學認為人中對應易經的“坎”卦,并賦予其生殖及心智的意象,并由此而産生一系列的推演之辭。而子嗣與長壽之相的說法最為流傳,因為這些結果都需要中年以後才能展現出來,是以又稱之為晚運。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與之相應的還有财祿的說法,相學認為人中長的人不僅長壽,其财祿之運也同樣較好。理由是人中兩側的部位會因為人中長而變寬,也就是上嘴唇上兩邊長胡須的部位,古人稱之為“食祿”也叫作食倉,猶如房屋内的廚房,寬闊則意味着未來的人生富足美滿,相反則意味着貧窮,由于它與人中相連,是以相學中通常都是相提并論。也有人認為人中所反映的不是長壽,而是人際關系與人丁情況。人中較淺的人性格耿直,言語直來直去,在人際關系上容易是以受挫吃虧。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今天看來,人的面相來自基因遺傳,是先天造就。它确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展現一個人的現狀,但并不能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而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這樣的事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平凡的人在關鍵時候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展現出非凡一面進而改變命運的事例。用人中來預測一個人的未來顯然不切實際,而它的大用也并不在此。

“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有什麼說法?為什麼叫“人中”?

人中按理說并不在人體的中部,位于中部的肚臍又有另一個名字叫作神阙。顯然古人并不是簡單地以身體部位來取名的,其中少不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身影。這又和《易經》密不可分,泰卦為三斷在上三連在下,象征地氣下沉,天氣上升,二者相交便是天地交泰。這裡用三斷對應雙眼,雙耳,雙鼻孔,三連對應口及二陰。《素問》裡說:天氣通于肺,肺氣開竅于鼻;地氣通于脾,脾開竅于口。除此之外,在周天功法中它還是任督二脈的交彙之處。三者都将其視為天地之氣的交彙樞紐,是以稱其為“中”。也正因為其特殊的位置,古往今來無論是名醫還是普通百姓,都熟知其為急救之穴,因它而挽救的生命更是不計其數。抛開如此重要的實際作用而将其當作懦弱逃避的借口難免會讓我們的先輩大失所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