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文章《婚姻的功能 | 我們錯會了婚姻什麼?——《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4》》,我們讨論了婚姻的功能,并反思了婚姻所帶來的挑戰。就婚姻的功能而言,首當其沖就是夫妻雙方彼此支撐着把日子給過下去。然而真正重要的還屬于撫養孩子,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孩子,婚姻本身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前些年還能聽到“丁克”這個詞,意思是兩口子隻領證但不要孩子。仔細想想,這其實是有史以來最荒誕的男女關系。不要孩子,還結啥婚呢?兩個人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好嗎?
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出發點就是孩子,不要孩子,一紙婚約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和意義。
現實中的婚姻總是具體的,撫養孩子對于婚姻而言有着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豐富的内涵。這一節,咱們就來談談孩子在夫妻之間到底起着什麼作用?相信一定會讓你有所啟發和反思。
兩點之間可以畫一條線,但這條線卻不能牢牢綁定住兩個點。要想固定這兩點和其間直線的距離,就需要再加一個點,構成一個三角形。這是一個幾何學上面的穩定結構。換言之,兩個點地位的固定,需要靠第三個點的存在。我特地畫了一張圖,如下:
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同時對外伸出無數觸角。孩子的出世,則可以讓男女把焦點彙聚于一,也就是孩子身上。于是,一個穩固的三角關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這很符合我們的經驗,沒有孩子的夫妻離婚率明顯高于有孩子的夫妻。往前再推一步,孩子越多,這個凝聚的作用也就越強。一般生3~5個孩子的夫妻,這輩子都很難厘清了。就這個意義而言,奶粉和尿布濕确實比婚姻咨詢師靠譜。
上面我還特地畫了婆媳關系的三角,你會發現這個三角是一個扭曲的三角。婆婆和兒子是一夥的,妻子則是個外人。是以,這個三角有一個趨勢——将媳婦排斥、孤立。有了這種張力的存在,家庭内部自然離心離德,彼此提防。同理,如果父母一方特别偏愛孩子,譬如常見的尤為親昵的母子關系,也容易把父親的角色給孤立出去,這也使得家庭三角不夠穩定。
政治,無處不在。
這張圖中的三角結構,值得細細琢磨。不過,這隻是我們了解家庭關系的模型,所謂模型,是幫助我們認識複雜事物的腳手架。既不能不當真,也不能太當真。
繼續回到丈夫——妻子——孩子,這個三角關系中來。你會發現,他們之間缺了任何一角,家庭結構都會失衡。是以,我們把孩子稱為夫妻關系的壓艙石。事實上,孩子存在的意義遠比這個更為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是孩子為夫妻關系定調,甚至為夫妻未來的生活指明了方向,并把他們往真實世界踹了一腳。
何出此言?
我們人活在世上,大機率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做什麼的。很多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深一腳淺一腳,茫茫然行走着。
走着走着,男女相遇了,很美好。但遺憾的是,兩人之間的情愛享受,很難幫助他們認真地展望未來。男女之情愛,說破天去也就是“來呀,快活呀,享受呀”。畢竟,活在當下才叫享受。你可能會反駁,不對呀,我們正是因為相愛,是以才共同規劃未來。其實那叫一廂情願,流于不切實際的空想,比如非常媚俗的“相愛到永遠”、“要永遠幸福下去”……
相愛本身指向當下,卻沒有未來。這樣的結合很脆弱。我們的過去是如此不同,隻是當下在一起,一旦遇到嚴峻的問題和考驗,那麼我們因為有着不同的過去,進而很容易根據各自不同的經驗,做出截然相反的回應,結果分道揚镳。
怎麼辦呢?
必須給小兩口創造一個未來出來,對他們進行牽引和限制。
孩子的出世,給夫妻創造了一個共同的将來的展望,讓夫妻有了特别明确的目标和任務。這個将來是如此真實。如此,夫妻之間的生活才算圓滿,有過去,有現在,還有未來牽引。
雖然撫養孩子很辛苦,但孩子對于夫妻關系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救贖。我們都知道夫妻之間要磨合,可怎麼磨合呢?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嘴上吧。還是要躬身入局,在共同的事業當中修煉。彼此協商、談判、妥協,最後達成分工與合作。
撫養孩子這一共同僚業,就是他們人生的修煉場。夫妻彼此之間的行為習慣、性格思想,都會在這一場域當中鍛造,融合。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夫妻生養了孩子,不如說孩子真正創造了牢靠的夫妻關系,并給夫妻指明了人生方向和發展意義。進一步說,沒有撫養孩子這項共同的事業,夫妻關系也就流于淺薄和随意。
隻是很遺憾,大多數父母意識不到孩子對于婚姻的真正意義,也了解不了孩子布置給夫妻二人的作業。是以,他們往往答錯了題目。這也很正常,就像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不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孩子的過程,而為人父母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如何為人父母的過程。唯一的缺陷是,成年人太自大了,總覺得真理在手,盲目自信,面對孩子少了些許敬畏之心和學習的态度。
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讀費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後,才開始認為,在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夫妻不過是配角。放低身段不是為了否定夫妻關系,而是承認夫妻關系維系之難,創造之難,婚姻确實是一項勇敢者的事業。如果想進入的話,那就值得我們嚴肅對待,用心經營。
我還記得我小姐曾給我說,她生了兩個孩子後,從來就沒有睡過懶覺了。不是不想,而是沒法睡,是孩子讓她認識到何謂生活,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日子很累,很枯燥,很無聊,但也有滿足和快樂,況且未來方向很明确,人的内心也是安定的。
此外,培養孩子也是社會交給夫妻的一項重要任務——讓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接班人。如果說婚姻是圍城的話,那麼家庭對于孩子來說就是監獄。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試圖一次又一次地越獄。
是以孩子出現後,自然也會帶來破壞秩序的力量,就像一頭野獸闖入瓷器店。很麻煩,讓人頭疼。至于有何麻煩,又是如何讓人頭疼,請看下篇分解。
最後,咱們來反思一下:
1、男女感情這事,一遇到具體事情時,就顯得很不靠譜。究其原因,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因為愛本身的局限性——隻是指向當下,以個人享受和快樂為宗旨。可是生活不僅隻是過去和當下,還有未來。沒有未來的生活,并不完整,也很難維系。
為愛成婚,隻是人類曆史當中短暫的一次精神錯亂。
2、夫妻關系的磨合,孩子居功至偉。孩子之于父母,就像是教科書式的存在,她那哇哇的哭聲,像是對兩個熱戀中的年輕人訓斥道:清醒點,務實點,還不麻利地給我喂奶,換尿片?另外,你們吵啥吵,你們的性格脾氣不重要,都給我收一收。還想不想好好過日子啦?
隻是很可惜,心氣頗盛的年輕夫妻,聽不懂孩子鬧騰背後的微言大義。
3、我們深入了解家庭的結構、婚姻的功能,是為了破除常見的謬誤和偏見,更是為了獨立地判斷和思考。
譬如,很多人以為自己嫁給愛情就會幸福,然而對于愛情本身的局限,以及對于婚姻本身的認識不足或者幻想太多,也會讓他們陷入很多莫名其妙的麻煩和困擾當中。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Ps:請相信,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往期文章:
0、《婚姻的功能 | 我們錯會了婚姻什麼?——《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4》》
1、《周末薦書 |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2、《古代西方妻子的處境——《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3》》
3、《如何在嘈雜混亂的資訊中安頓自我?——《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4、《文藝 | 在詩歌的世界裡,安頓我們的情感——《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2》》
5、《無常 | 曆史上中國女性的處境,是如何一步步惡化的——《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1》》
6、《對女人的道德綁架和抹黑——《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20》》
7、《我從孤獨中走來——12月總結【2021】》
8、《以禮自防 | 有人非禮啦!——《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9》》
9、《懈怠 | 請回到灰撲撲的生活中去——《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