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國學:儒家文化是垃圾?高中生随口一說?南懷瑾教育需要百年

一個飲料瓶,在我們眼裡可能是随手亂丢的垃圾,可是在那些撿廢品的老人眼裡就是一件能換錢的大寶貝。
一位高中同學說,儒家文化就是垃圾,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個可能:随口一說。
人們在生活當中,普遍是自由散漫的一個狀态,很多時候說話并不那麼嚴謹。
這位高中同學也可能就是随口那麼一說,來了這麼一句,儒家文化就是垃圾。淵回認為,很大可能就是無心之過,随口那麼一說。是以,大家也不必那麼過分在意。這是第一種可能。
第二種可能:心裡面确實這麼想的。
這位高中同學可能心裡面确實就是這麼想的。他認為儒家文化就是垃圾。我們去看看現在的社會當中,有很多人還有同樣的看法。這種類似的看法,淵回認為和所謂的性别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關鍵是和自己的認知有一定的關系。
比如,前面所說的廢舊塑膠瓶的問題,在大部分普通人眼裡可能是一件垃圾,在那些撿廢品的人眼裡可能就是換錢的寶貝,就是自己的經濟收入來源。換做一些環保意識比較強的人,眼裡這些塑膠瓶都是能夠回收的,都是能夠變廢為寶的。
同樣一件物品,為什麼在不同人眼裡,會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
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認知的問題,大部分普通人都沒有看到廢舊塑膠瓶的一個價值,腦海裡壓根就沒有回收利用的意識。喝完水之後,就覺得塑膠瓶沒有用了,是以随手就丢了。但是,有些人他知道了廢舊塑膠瓶背後的價值,是以他就不會亂丢。
對于儒家文化也是一個很類似的情況,一部分人覺得它沒有用,甚至馴服心靈,可不就是把它叫做垃圾嗎?
但是,一些認識的儒家文化價值的人眼中,儒家文化卻是我們儒釋道國學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關鍵得一環。
就像近兩年爆發的這個流行災難,我們去看全球的形勢,歐美那些那些強調所謂自由的國家和地區裡面就控制得不太好。當然,他們的自由是要加引号的。恰恰是我們這些比較注重自律的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控制得比較好。這就是我們儒家文化的一個強大優勢,也是我們儒家文化存在的一個偉大價值。
第三點可能:現在對儒家文化的誤解還比較深。
高中生眼界并不太開闊。我們現在的學生從幼稚園,國小,國中,直到高中,學業壓力是非常大的,很少有自己的空閑時間去開拓自己的知識,去讀一些不同的書。
這些學生在大學之前所接觸的一些文化觀點,很大程度上都來源于書本,都來源于老師。目前來看,我們這些很多書本和老師對于一些傳統文化上的認知還是有一點誤差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老師,對儒釋道國學傳統文化的認知是比較深刻,比較精準的。
對于那些有偏差的認識,淵回也是有親身經曆。比如,認為道家老子,莊子的思想文化就是所謂虛無主義。認為儒家孔子的形象就是一個徹徹底底,頑固不化的老學究……
事實上,我們知道老莊的道家思想文化,他是在很智慧的強調積極,并不是所謂的虛無主義。
事實上,我們去看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的時候就會發現。所謂的孔老夫子也并不是那種頑固不化的老學究,而是一個徹徹底底,溫良恭儉讓諸多優良品質,集于一身的老頑童。
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當中,要相信未來一定是好的。現在有很多地方都不太完美,但是我們要知道,十全十美的東西,它是不存在的,很多東西都在不斷地完善當中。
比如,淵回讀中學時候,那個國文課本上就收錄了南懷瑾老師《論語别裁》當中的一段内容。這個内容就是南懷瑾老師有關儒釋道三家店的那個重要結論,說儒家文化是我們的糧食店,每天都要吃的。道家文化就像藥店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不去。佛家文化就像百貨商店裡面樣樣齊全,你可以不去,但是人們不能缺少它。
從課本的細節變化就能夠發現,我們的課本也在不斷地做着完善和補充。但是,就像南懷瑾老師所說的,教育的事情需要一百年才能看到結果。淵回認為,對于儒釋道國學傳統文化的這些誤解,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夠看到改變的結果。
淵回相信,說儒家文化就是垃圾的這位高中同學,很可能會在大學的時候,有了自己更開闊的眼界之後,糾正這個有誤解性的說法。路還很遠,大家共勉!
當然,以上隻是淵回的個人見解不足為論,僅供大家參考,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一鍵三連關注淵回能夠第一時間擷取更新。如果有問題,需要交流的地方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