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民國大土匪孫訪友,和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一起,并稱為東北土匪“四大旗杆”,一生的經曆曲折離奇。他常常對手下說這麼一句話:“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孫訪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清末東北農民

孫訪友原名叫孫德福,号容久,匪号“訪友”。他老家是山東的,後來跟着家人逃荒到了遼甯省鳳城縣,開荒種地過日子。家裡窮,是以孫訪友從沒讀過書,也沒人管教他。

孫訪友覺得窮人想當官,隻有先從胡子幹起。隻要幹大了,手下人多了,自然前途無憂。正因為這樣,他從15歲就開始當胡子了。當時世道也亂,孫訪友手裡沒有槍,于是頭上披着麻袋,手裡拎一把鐮刀,趁着晚上到路口,搶了當兵的一把長槍。

有了槍,他算是嚣張了,拉着兩三個狐朋狗友,去搶有錢的大糧戶。搶了錢之後,就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沒錢了再去搶。就這麼無法無天的十幾年,因為一直都是小打小鬧,也沒出過什麼事。

後來,孫訪友隻身一人來到了黑龍江一面坡。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民國舊照

為什麼要自己跑出來呢?孫訪友覺得,總在老家那片地方打劫,說不定哪天就會栽了,趁着還有膀子力氣,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吧。來到一面坡之後,瞎混了兩年,他聽說山裡有不少人,靠着挖人參和種大煙發了大财,于是決定進山碰碰運氣。

進山走了兩天,還沒碰到發财的機會,孫訪友就病了。在山裡走着走着,渾身發燙,眼冒金星,一下癱倒在了山坡上。大山裡走幾天都不一定見到人,孫訪友眼睛一閉,這下算是完了。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無可奈何之際,忽然從遠處走來一個中年婦女,看起來像是進山挖參的。

這中年婦女見孫訪友躺在路邊,滿頭是汗,臉色煞白,就知道這是生了重病。說實話,那個年頭太亂,誰會随便幫一個陌生男人?孫訪友不斷哀求,這中年婦女不忍心,于是扶起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原來,這女子姓洪,丈夫幾年前去世了,她自己領着一個姑娘,在山裡挖參種大煙,勉強度日。

孫訪友被扶進了小房子裡,母女倆忙活起來,又是燒水又是揉面。孫訪友喝了一碗紅糖水,又吃點了熱面湯,出了汗,算是舒服一些了。當了這麼多年土匪,幹盡了壞事,孫訪友此刻卻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是救命恩人啊!

之後的幾天,這中年婦女托人進城買藥,又想辦法做好吃的,很快就把孫訪友的病養好了。孫訪友心裡想,自己也四十出頭了,還是獨來獨往,真要是再大病一場,還有誰能伺候自己吃喝?于是,他壯着膽子對中年婦女說:你救了我的命,我也是光棍一條,你要是不嫌棄,咱們就一起過日子吧!

就這麼,孫訪友有了老婆,還有了個女兒。

當時的孫訪友,真是鐵了心要踏踏實實過日子。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民國奉系軍閥士兵

很快,他就把自己以前的經曆,全部告訴了這娘倆。洪氏母女倆也希望家裡有個男人照應着,表示不管孫訪友是幹啥的,都跟着他。1928年後,孫訪友就帶着洪氏母女,搬到了勃利縣,買了馬和農具,開荒種地,本本分分過日子。

但是沒多久,出事了。那天,孫訪友一大早就去開荒種地,家裡隻留下洪氏母女倆。到了中午,忽然從寶清來了兩個當兵的,沒帶槍,但身上背着大煙土,走到孫訪友家門口,想讨口水喝。結果,這兩個當兵的一看家裡就母女兩人,當時就動了歪心思,非要住下來不可。

洪氏跟着孫訪友這幾年,也漲了不少見識,當時沒有慌張,一面應付這兩人,一面趁他們不注意,讓鄰居趕緊去找孫訪友。在地裡幹活的孫訪友聽到這個消息,當即飛身上馬,一溜煙地跑回了家。

孫訪友身高體壯,回去看兩個當兵的還賴在家裡,一氣之下就把兩個兵制服了,直接拉到外面亂棒打死,埋了起來。

打死了當兵的,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孫訪友事後一想,還是當胡子吧,有槍心裡才踏實。于是,他另外找地方安頓好洪氏母女,然後跑到開油坊的李家,搶了兩支長槍一支短槍。之後,他找到已經當了胡子的老雙,合夥幹起來了。

有槍就有人,召集了幾個喽啰之後,孫訪友的土匪團夥慢慢壯大起來。慢慢地,羅泉河成了他的天下,幾百人的隊伍,越來越活躍。

沒多久,孫訪友真當了官。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日軍與抗日隊伍交戰

從小孫訪友就覺得,隻要當了土匪,隊伍起來了,自然有人找他當官。确實,孫訪友勢力大了,陳宗山旅長就派人來談判,把孫訪友收編進了東北第三混成旅,當了騎兵第一團團長。

這期間,孫訪友又娶了二太太。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他管轄的羅泉河畔,老百姓吃鹽比較困難,他就想辦法集資買了80多頭牛,準備運到北韓人那裡換鹽。這事兒就交給了軍需官趙廣訊,沒想到這個軍需官膽大包天,把牛賣給了北韓人,錢進了自己的腰包,回來說牛都被搶走了。

孫訪友一調查,原來是被這小子貪了,一氣之下要槍斃他,趙廣訊趕緊逃跑了。後來,有人給趙廣訊支了個招兒,說孫訪友40多了還沒個兒子,肯定心裡着急。附近老馬家的姑娘不錯,年輕漂亮,要是能說給孫訪友,肯定就立了大功。

趙廣訊一聽,還真跑到老馬家說親去了。老馬知道孫訪友四十多了,當然不願意。但是,他家姑娘可願意了,覺得真要嫁了,那就是團長夫人,有吃有喝有面子,一百個願意!

就這麼,趙廣訊又回到孫訪友身邊,說了這件事。果然,孫訪友很高興,饒了趙廣訊,然後把馬姑娘娶了回來。這馬姑娘很厲害,善于騎馬,能雙手打槍。更關鍵的是,馬姑娘和洪氏一點沖突都沒有,家裡有什麼事,都是這兩位太太商量着辦,從來沒吵過架。後來,馬姑娘還給孫訪友生了兩子一女。

孫訪友這個團長沒當多久,日本人就來了,于是他帶領部隊抵抗日寇。但是,部隊越打越困難,後來隻能去蘇聯避難。但是,孫訪友的兩個太太還在家裡待着,日本人知道她們的身份,就派人秘密監視着。當時二太太還懷着身孕,兩人一商量,偷偷跑到山上,找了一個山洞隐藏起來。

孫訪友沒多久就從蘇聯回來了,千辛萬苦跑到重慶,找蔣介石要補給。蔣介石啥也不給,還讓他去當生産委員,帶人去開荒種地。孫訪友找誰誰也不理他,憋了一肚子,隻能再回來。當時他身上已經沒錢了,為了順利回來,就找了一副拐杖,在腿上胳膊上假裝貼了膏藥,裝成病人上路了。

從重慶到東北,一路上裝病人躲過盤查,周圍沒人就扛起拐杖一路小跑,走了幾個月時間,才回到勃利縣,這時候已經是1937年了。

回來之後,孫訪友還跟着抗日隊伍打日本人。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匪首張雨新

沒過多久,隊伍被打散,孫訪友覺得走投無路,于是帶着剩下的二十多個弟兄,找日本人投降了。日本人很高興,孫訪友也算是個名人了,于是就問他想要什麼職位。孫訪友表示,自己打了這麼多年仗,累了,就想回家好好過日子。

日本人為了穩住孫訪友,就讓他到石道河子金礦局當了局長。後來,孫訪友在日本人的資助下,又在大八浪開了油坊,安安穩穩過日子。

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了,孫訪友趁機撿了很多武器彈藥,藏了起來。

後來蘇軍來了,孫訪友就去找蘇軍軍官,想留一些槍。蘇聯軍官一查,知道孫訪友打過日本人,于是讓他留着那些槍,組建一個保安大隊,維持地方秩序。就這麼,孫訪友又拉起了一支隊伍。

到了10月,三江人民自治軍在共産黨幹部的幫助下,開始接收地方政權。孫訪友是三江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孫靖宇的伯父,聽說收編之後自己還能當司令員,就高高興興接受了。

但是沒想到,大匪首張雨新偷偷找來了,勸着孫訪友跟着國民黨混,還任命他當了國民黨的先遣軍軍長。12月,孫訪友假裝剿匪拉出隊伍,然後抓住了隊伍中共産黨的幹部,緊接着攻打勃利縣城,也就是“勃利雙十二事變”。

不過,孫訪友的隊伍主要都是土匪混混,戰鬥力不強,打不下縣城。最後沒辦法,雙方停火談判,互相釋放了被俘人員,三江人民自治軍暫時撤出勃利。孫訪友雖然占了勃利城,但他的隊伍損失慘重,根本守不住這裡。是以,他就帶着隊伍跑了,三江人民自治軍和八路軍三五九旅一路追趕,把孫訪友打得四處逃竄。

就這麼跑着跑着,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東北土匪孫訪友:男人不當胡子不能當官,女人不下窯子不能當太太

孫訪友

1947年3月,躲在桦南縣深山中的孫訪友,身邊隻剩下一個副官一個警衛員了。此時,他們的糧食吃光了,孫訪友隻能派警衛員下山,弄點糧食回來。

結果左等右等,警衛員就是不回來。3月21日,孫訪友帶着副官下了山,趁着天黑偷偷摸到了馬家街,鑽進了村東頭的老王家,讨要吃的。家裡隻有老王兩口子和小孫子,一看來了兩個衣衫褴褛,頭發胡子都很長的人,老王立刻意識到,可能是躲在深山裡的土匪。

于是,他偷偷用腳碰了碰小孫子,這小孩子也是機靈,立馬裝作上廁所,跑出了家門,到村西頭找縣大隊了。縣大隊聽說來了土匪,立刻派人過來,不過狡猾的孫訪友已經跑了。

3月26日,賴慶桐指導員帶領十多名戰士,進山搜尋,還真找到了一串足迹。于是,他們順着足迹來到了一處舊炭窯,這裡有一間簡陋的木房子,顯然有人住在裡面。于是,戰士們悄悄圍了上去,住在裡面的孫訪友發現了異常,立刻朝門外開槍,雙方開始激戰。

賴指導員看孫訪友負隅頑抗,急中生智地大喊:“二排快上來,占領房頂,抓活的!”說完,讓戰士們扔出了幾顆手榴彈,一下子把牆炸出了一個窟窿。孫訪友以為被重兵包圍,隻能乖乖放下武器,投降了。

4月1日,勃利縣召開了公審大會,很多群衆都上台控訴,孫訪友當土匪的時候幹了太多壞事,民憤很大。最終,孫訪友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至于孫訪友的兩個太太,洪氏後來比較落魄,病死在了羅泉山後的新立屯。二太太帶着三個孩子改嫁了,也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孫訪友這一輩子,經曆了很多,有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迹,也有與人民為敵的累累罪行。負隅頑抗,堅持不投降,自食惡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