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1932年8月,紅四方面軍第十師師部特務第二連參加完花家河阻擊戰以後,趕到湖北黃安的七裡坪附近待命,準備參加七裡坪戰鬥。

七裡坪是黃安縣的一個大鎮子,物産豐富,水陸交通都很友善,它在黃安縣城解放之後,是鄂東蘇區的中心,也是紅四方面軍總部誕生的地方。

在這周圍還建立有許多紅色工廠(修械廠、炸彈廠、被服廠等),還有醫院和後方機關,在它的附近還有個紅色飛機場,是以,打好這一仗,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裡的人民群衆為了保衛七裡坪、粉碎敵人的四次“圍剿”,貢獻了一切力量。除了年老的和幼小的撤走了以外,大部分人都自動地拿起刀槍配合紅軍作戰。

可以說,當時的七裡坪到處是紅軍,遍地是紅旗。敵人每到一個村莊,占領一個山頭都會遇到堅決的抵抗,付出很大的代價。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參加七裡坪戰鬥的部隊很多,糧食根本供應不上,特務二連打了幾天之後,就沒有吃的了。

由于司務長住院去了,指導員陳如今讓戰士王進軒把夥食管起來。

王進軒心想:部隊根本沒米下鍋怎麼個管法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他又一想:我不管的話,别人管不也是沒有糧食嗎?隊伍天天打仗,不能不吃飯。我是個支部委員,能不過問嗎?管就管吧!有上級和人民群衆,什麼困難能難住人呀!

有一天,全連快到中午了才吃上一頓南瓜粥。可是王進軒犯愁了,晚上又怎麼辦呢?米還不知在哪裡呢!

後來,七裡坪糧食委員和一位老大伯抱着兩罐麥子給特務二連送來了。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王進軒一問,得知這是老大伯家的麥種,堅決不肯收:“這可不行,就是全連餓兩天肚子,也不能吃大伯家的麥種呀!秋後還要下種呢!”

可是老大伯一定要王進軒收下,說部隊不能餓着肚子打仗。

王進軒沒有辦法了,就跑去請示指導員。半路上碰到了劉大虎、馬應力和顧勇三名戰士,他們正蹲在稻田埂上讨論什麼。他們看到王進軒急急忙忙的樣子,就問:“幹什麼去?有什麼好消息?”

王進軒邊走邊說:“幹什麼去?明天得把肚子勒起來?”

“為什麼?”劉大虎指着面前的稻田說:“看,稻子不是快熟了嗎?”

“唉,我昨天就試過了,稻子還沒有熟透,天老爺不出太陽曬不幹,一上碾子就成了碎末。”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接着王進軒和他們談起村裡給部隊送麥種的事來,他們說:“那可不能!”

顧勇提議:“大家去找野挖野菜!”

“那樣的話,反擊的指令來了怎麼辦?”

衆人蹲在稻田埂上,看着金黃色的稻穗子想不出辦法。

突然劉大虎抓住一個稻穗,歪着頭看了又看,摘下一粒來,剝開殼對王進軒說:“這不是能吃了嗎?”

顧勇接着說:“稻子沒有熟透,不能用碾軋,咱們就動手剝稻粒,你看怎麼樣?”

馬應力站起來一揮手說:“走,請指導員下指令!”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衆人找到指導員後,首先把鄉幹部送麥種的事陳述了一番。指導員同意王進軒的意見,就是三天不吃飯也不能吃麥種。

接着,劉大虎就向陳如今提了自己動手剝稻粒的事。

陳如今回答:“可以試試。”

顧勇搶着說:“行,我們已經試過了。”

陳如今說:“那就和鄉幹部聯系一下,讓他們指定一塊稻田讓大家剝吧!”

接下來,戰士們有的用手剝,有的用兩塊石闆磨,有的用刺刀把在洋磁碗裡臼。大家邊弄邊說笑:“自己動手吃得香”、“世界上沒有難住我們的事情!”

不一會,鄉糧食委員和那位老大伯又把兩罐麥種送來了。他們怕紅軍不吃,這回竟把麥種用石碾子軋了後才送來。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那位老大伯把軋好的麥種放在王進軒面前,慷慨地說:“把敵人消滅了,還怕沒麥種麼!”

糧食委員拍了拍王進軒的肩膀:“小夥子,粉碎了敵人的四次‘圍剿’,什麼事都好辦!”

王進軒站在廚房門口,看着他們走去的背影,又抓了一把麥子在手裡看了好久,不禁感動地流淚了。

這時,各班也往廚房送剝好的米來了,兩名戰士用鬥笠端着米,老遠就喊:“王司務,我們交任務來了!”

王進軒接過來米說:“謝謝你們!”

“謝謝?謝肚子吧?”那兩名戰士笑嘻嘻地跑開了。

部隊沒米下鍋,有人送來兩罐麥子,紅軍為何堅決不肯吃?

顧勇說:“這也得謝老蔣,他不逼我們,我們也辦不到……”

戰士郭輝、方德山感動地說:“就憑這,老蔣來三百萬人,也不怕!”

天快黑時,王進軒和炊事員送飯到陣地上去,把村裡軋了麥種給部隊吃的事報告給陳如今。他随即盛起一碗青菜麥粥,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怎樣報答老百姓呢?”

将士們異口同聲說:“徹底粉碎敵人的四次‘圍剿’!”

戰士齊中盛邊吃邊說:“吃一粒麥子,要消滅一個敵人!”

戰士張武方接着說:“種子還要結果呢!吃一粒麥子要消滅六十個敵人!”

衆人一齊喊:“對!吃一粒麥子要消滅六十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