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石埠遺址淺談

文/ 董士君

沂南縣境内的古文化遺址,大莊鎮的白石埠是較為突出的一處。

白石埠遺址淺談

白石埠村位于大莊鎮駐地西南3公裡,面積5.28平方公裡,人口1900餘人,耕地2000餘畝。以高姓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黃豆、小米、地瓜、棉花和花生等農作物。白石埠村自然環境優良,東有高氏祖林,林記憶體有建于明朝天啟4年古墓。

白石埠地處山嶺東坡,山坡多白石,石質松軟易碎,故村名白石埠。據《高氏族譜》記載:明初高氏自山西遷居東流店(即今高家店子),五世相遷大莊,七世祖分居白石埠。據此推算,高氏遷此當在明前期,建村已有500餘年的曆史。

白石埠遺址位于白石埠村東北約300米,年代為龍山文化—漢代文化古遺址。遺址南側距東西生産路約30米,東、西、北為壕溝。遺址南北長450米,東西寬380米,面積10萬平方米,呈不規則長方形,文化層厚約1.5米。相關部門曾組織過歁探性考察。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灰陶鼎足、白陶鬶足、紅陶鼎足、石斧、商代陶罐口沿等标本。1999年6月15日,該遺址被沂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現在遺址的地表種植有樹木,遺址範圍内有墓地。據村内人講墓地内有高名衡墓,是否确切,有待進一步考證。

高名衡(1583—1642年),字平仲,号鹭矶,大莊鎮白石埠人。明末河南巡撫,兵部右侍郎。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中舉,1631年(崇祯四年)中進士,出任江蘇如臯縣令,後調任興化縣令,政績突出,被推為雲南道試監察禦史。1639年(崇祯十二年),出任河南巡按,彈劾貪官,嚴肅政紀,忠于職守。1641年(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開封,高名衡率官兵固守。月底,農民起義軍撤走,升擢河南巡撫。十二月,李自成率衆再攻開封,不下。翌年五月,又攻開封。高名衡指揮官兵頑抗,後因糧草斷絕,城内人口餓死大半。九月,他派人決黃河大堤,水淹農民起義軍。農民起義軍也決黃河大堤,以水灌城。因城牆堅固,未能奏效,農民起義軍撤走,他升兵部右侍郎。不久,因病歸裡。

1642年(崇祯十五年)冬,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見明朝大勢已去,與妻張氏自缢。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谥“忠節”。高名衡所著詩文,經其後代搜集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節公遺集》。

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白石埠古遺址是有着多重文化因素的。

白石埠古遺址出土的文化标本現存十餘種,計有龍山時期石斧、泥質灰陶鬶足、泥質紅陶鬹殘片、泥質紅陶杆柄、夾砂紅陶鼎足、夾砂灰陶鼎足、泥質白鬶足、夾砂灰陶碗底;商代夾砂黑陶罐口沿、夾砂灰陶簋耳;周代夾砂灰陶鬲足、夾砂黑陶鬲口沿等。

可以想象的到,先民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在沂河流域的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生活之中所使用的各種陶制器皿已是多樣化。燒制的器皿不但實用而且有了美術的造型。同一種器具可以根據不同的泥質,制作出來紅、黑、灰、白等顔色。

有三隻空心的足,圓圓的肚腹,帶有“流”(即嘴兒)的鬶,用它燒出開水;圓形或是方形有三足或是四足有兩耳的鼎,用它煮熟熱氣騰騰的粥。碗當然是有的,大多應是夾砂灰陶碗。一家人也是圍坐着,喝水吃粥,場景當是溫馨的。

再往後來,先民有了比鬶更實用的鬲,用它煮飯更好用;有了圓口兩耳的簋,把煮熟的飯食盛放在裡面,是不是現代火鍋的雛形?不管怎麼講,古代的先民已經很會生活了。

2007年4月,白石埠遺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範疇。是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機關。

白石埠遺址分布範圍廣,文化堆積豐富,為研究沂河流域龍山—漢代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董士君,山東沂南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自中學時代開始公開發表文學作品,在各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餘篇,獲首屆山東省政府主辦的“中國山東故事”征文三等獎等各類文學征文獎46項。出版散文集《上硠花開》、研究文集《沂蒙紅色文獻》。編纂《雙堠鎮志》《沂南縣國有林場志》《沂南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等史志書籍。

壹點号 沂蒙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