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在公元前221年,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發生了一件偉大的具有深遠意義的事,那就是秦嬴政順乎社會的潮流,使整個九州歸為一統。從此時起,我們曆史上第一次有了皇帝,秦嬴政其實還是很有想法的:天下雖然統一了,但是面對這空前的廣大衆民的大帝國,該用何種方法進行治理哪?這真的是一件很着急的事情。于是召開了會議,大臣們紛紛提議,實行以前的制度,由于當初的齊燕趙等地離首都太遠了,不好管理,不如分給兒子們去管理,按說這也沒外人,都是父子,但是隻有李斯強烈反對,讓認為,西周初年就是分封給各位子弟,但是後來親戚關系越來越遠,是以才會有戰争不斷。周天子也無法制止,好不容易統一了,一定要便于控制,這樣天下才沒有二心。秦始皇也認為,天下戰亂不斷,原因就是分封諸侯王,好不容易穩定了,如果在去建立諸侯國,等于培植戰亂的根子。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當時兩派很對立,其實人都是自私的,堅持分封制的人看起來是想把土地分給秦始皇的兒子們為大國的國王,實際上是打自己的算盤,自己就可以當小國的諸侯。因為他們都是所謂的有功之人,論功行賞封侯是很有希望的,隻有秦始皇和李斯堅持推行郡縣制度,代表的權利集中制度。把大權歸到一個人。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那麼李斯是何許人?他為什麼要極力推崇郡縣制呢?原來這個人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後來投奔嬴政,很受器重,對統一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隻能說李斯很聰明,能摸透秦嬴政的喜好,知道秦嬴政這個人權利欲望非常大。他很快制定了一整套方案,還明确給皇帝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要嚴格法律。這樣一條條律法出來了:六國原有的武器全部交出,不準私留,各地的豪門大戶遷居都城,全國險要的地方,凡是城堡關塞以及原六國的防禦工事一律拆除。他們想的是,由此天下太平了,收繳了武器,誰能鬧事,遷徙了大戶在眼皮底下,誰還能互相勾結,削平了城堡和關塞邊防,誰還能作亂?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秦始皇把收來的武器都運到了鹹陽,那時候武器都是銅質鑄成的,都被融化,鑄成了十二個大銅人,擺在鹹陽宮門外,象征着鋼鐵般的統治。但是真的是固若金湯嗎?現在我們來看這個郡縣制在當時真的那麼好嗎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這在好多人看來是秦始皇的政績,因為後來有将近百代都是實行的郡縣制,其實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是停留在以前的制度,實行新制度的條件并不成熟。由于沒有權利下放,秦嬴政的二十多個子女及所有功臣都沒有分封,在秦朝中央政權受到打擊的時候,沒有諸侯王國作羽翼,應對動亂,國家很快滅亡。還是因為沒有分,使得趙高胡亥的篡位一步成功,順利得手,而且使得胡亥一下子殺去了自己二十多個兄弟姐妹,殺去了為秦統一六國立了大功的重要功臣。秦朝,實在是被秦自己滅掉的。

李斯極力推崇的郡縣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秦始皇為何如此喜愛

劉邦就很聰明,建立漢政權接受了秦朝的教訓,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就不斷的封王,以此為誘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他的起義軍。李斯隻看到權利分開可能導緻諸侯國之間戰争的一面,但沒有考慮到這個制度會使秦政權很快被推翻的另一面。看來前人的經驗也得有一個過程,就是循序漸進,再大的權威,再高的威信,都得承認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