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在中國古代,要想當皇帝,除了要有政治韬略,還要有戰争謀略,當然文采學識也絕對不能少。試想要是一個皇帝隻會打仗不會治國,那他的國家必然不能穩定;要是隻會治國不懂打仗,那樣他的國家也會很快被攻破。至于文采,則是一個皇帝的學識修養的展現。古代的很多皇帝都是文武雙全的,尤其是以皇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從小都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就拿溥儀來說,雖然沒在學校上學,但小時候他的英文都是一個叫莊士敦的外國人教的,水準必然不低。還有寫出“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李煜,他的缺點大概就是太有文采了,導緻在治國謀略上有了缺失。還有一個愛寫詩作對的乾隆,有一次他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了下聯,卻隻能說自己對不上。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乾隆是一個對于個人修養和保養都很重視的人。不論政事再忙,他都會堅持規律的作息,自己休息得好最重要;不管國家還有沒有錢,都“公費吃喝”,他的愛好都是一些很花錢的項目,但是十分陶冶身心;除此之外,還常年喝綠茶,吃一些很貴的補品保養品,這些都很有利于他的長壽,最終他也确實成了中國古代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另外在寫詩作對上,乾隆也有一種很深的執念,據說他一生曾經做了四萬多首詩,很多前人的作品上都有他的題字。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乾隆在文物上面的消耗了,别人淘一些文物來是欣賞收藏,他可倒好,逮什麼都在上面題字蓋章,這也為他成為一名“高産”的詩人皇帝貢獻了不少的力量。而且他還喜歡賣弄文采,随時随地都愛組作對子。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乾隆時期最有名的才子,當數紀曉岚了,曾經主持編撰了《四庫全書》,而且他最擅長的就是對對子。有一次他跟着皇上出去溜達,走累了就坐下來吃了塊西瓜,看到西瓜,皇帝又有了作對子的想法,于是出了一個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東南西北都占全了,雖然内涵不夠深刻,但也不容易對。

乾隆想對對聯,紀曉岚想出下聯,卻說自己對不上

在很多大臣想獻媚卻又對不上來的時候,皇上看向了紀曉岚。其實這種簡單的對子,對他來說是很容易的,可他卻說自己對不上來。為什麼呢?雖然皇帝隻是按照方位出了個對子,但這要往大了說,南北就代表了整個國家,自己即使對一個氣勢磅礴的下聯,也容易被一些人找麻煩,是以索性就不對了,還能讓皇帝沾沾自喜一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