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爾哈赤一直帶着自己親弟弟舒爾哈齊,為何最終又殺掉他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親弟弟,兩兄弟從小相依為命,患難與共。後來,舒爾哈齊還為後金立下不世之功。可是為什麼,努爾哈赤最後卻殺掉了這位至親的弟弟呢?

努爾哈赤一直帶着自己親弟弟舒爾哈齊,為何最終又殺掉他

(努爾哈赤劇照)

舒爾哈齊比努爾哈赤小5歲,努爾哈赤年少便很疼愛他。

努爾哈赤10歲時,生母喜塔臘氏去世,父親塔克世又迎娶了王台之女那拉氏。

然而,從那拉氏進門開始,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便成了那拉氏的眼中釘肉中刺,是以挨打受罵,是家常便飯。甚至經常被趕出家門,别提有多慘了。

為了取悅那拉氏,努爾哈赤帶着才5歲的舒爾哈齊,經常去深山老林中采蘑菇、松子等,拿到集市上換錢,然後把錢交給那拉氏。可是,他們懂事的行為卻并沒能改變那拉氏冷漠刻薄的态度。

努爾哈赤15歲時,由于受不了那拉氏的責罵,便帶着舒爾哈齊投奔了外公王杲。

當時,王杲是明朝任命的建州右指揮使。

努爾哈赤兄弟投奔他後,由于他數次叛明,公然帶着人馬在明朝邊境上搶掠财物,是以受到明朝将領李成梁的打壓而被殺掉。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卻因年紀尚幼,被李成梁帶回營寨,充作兵丁,讓他們随軍作戰。

說實話,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被俘來的人,雖說是做了兵丁,卻是打頭陣的那種,等于炮灰。是以沒打幾場仗,那些俘虜都死得差不多了,倒是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憑着機敏,僥幸活了下來。

不過,随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日子,讓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戰戰兢兢。為了能擺脫這種恐懼,兩人瞅準機會終于逃離了營寨。

就在此時,父親塔克世在為明軍做向導時,被明軍誤殺。

努爾哈赤一直帶着自己親弟弟舒爾哈齊,為何最終又殺掉他

(舒爾哈齊劇照)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聽聞後,找到塔克世遺留下來的13副甲胄,開始了他們的複仇之路。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努爾哈赤創業的道路上,舒爾哈齊由于骁勇善戰,不光是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助手,在領兵作戰中,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将。是以,在努爾哈赤的隊伍中,他雖位居第二,但說話行事,他與努爾哈赤亦是平起平坐。

努爾哈赤在統一建州女真後,開始計劃攻打明朝,為了能對明廷的動向有所了解,他命舒爾哈齊帶着使團,向明朝示好朝貢,想讓舒爾哈齊趁機摸摸明廷的态度。

沒想到,舒爾哈齊去了京城,拜見了明朝皇帝後,頓時像開了眼界一樣,第一次強烈地萌生了想做建州女真首領的願望。

為了能與努爾哈赤争奪首領地位,舒爾哈齊一方面與明朝關系頗為密切,另一方面,與所剩無多的女真部落,通過聯姻加強勢力和影響。

明朝亦為了分解努爾哈赤的勢力,故意對舒爾哈齊非常親密。不僅賞賜豐厚,還賜予他武将的官職。

除此外,遼東總兵李成梁還與他結為兄弟,讓兒子娶了他的女兒為妾。

另外,舒爾哈齊的福晉去世後,明廷還特意讓使者帶着貴重的祭品前往治喪,基隆重程度可見一斑。

努爾哈赤一直帶着自己親弟弟舒爾哈齊,為何最終又殺掉他

(李成梁劇照)

努爾哈赤看着舒爾哈齊與明朝眉來眼去,自然對他猜疑重重。

公元1607年,舒爾哈齊在蜚優城之戰中,竟以“他與敵人有姻親關系”為由,帶着500部屬,退到一邊作壁上觀。結果由于他的避戰,讓代善等人雖然僥幸取勝,但卻沒能給烏拉部以緻使一擊,滅掉烏拉部。

努爾哈赤得知後,雖沒向舒爾哈齊問罪,卻借機砍了他的左膀右臂。不久,又卸下他的軍權,還把他排擠出了上司高層。

不公的待遇,讓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有了不可調和的沖突。眼看多年辛苦最終卻隻能為别人做了嫁衣,牢騷滿腹的舒爾哈齊,最終決定帶着部衆另起爐竈。

努爾哈赤不想看到好不容易統一起來建州女真,再次分裂,于是責令舒爾哈齊放棄自立稱王的計劃。但舒爾哈齊對努爾哈赤已經失望,是以不顧勸阻,最終帶着他的家人和部衆,離開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絕不允許有人和他分庭抗争。大怒之下,不光帶兵沖擊了他帶走的部衆,還将他最器重的兩個兒子和他的心腹們處死。

明朝本來是舒爾哈齊的堅強後盾,可是,此時的明朝,亦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能力幫助他。無奈之下,舒爾哈齊隻得回到努爾哈赤的帳營中,認罪忏悔。

但努爾哈赤深知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将舒爾哈齊以鐵鍊鎖住,囚禁在一間暗室中。

不久,舒爾哈齊便死在了暗室中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