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底有沒有一個樓蘭古國,這是詩人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在中國曆史的版圖上,曾經有過很多的小國,這些小國現在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地點,但是有一個怎麼也找不到,那就是著名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所寫的樓蘭。

到底有沒有一個樓蘭古國,這是詩人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在曆史上這是西域36國之一,在張骞出使西域之後,樓蘭成為東西交通的要道,漢代時期的樓蘭國,有時候歸附于匈奴,之後又服務于漢,是一個兩面派在兩個大國之間周旋巧妙的維持着它的生命。因為這個國家位于一個交通要道,當時不能跨過他去打,匈奴如果不借他的力量,也沒法威脅到漢。這兩個國家對樓蘭都實行拉攏的政策,到了魏晉的時期就有人常駐這裡了。他成為了一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以在那個時候漢朝還有匈奴,還有一些遊牧民族,又經常為争奪這個國家進行戰争。

到底有沒有一個樓蘭古國,這是詩人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可是到了公元330年以後,這個國家卻消失,隻留下了一個遺迹。公元400年史書記載說,這裡已經是天上沒有飛鳥,地上沒有走獸,眼睛所能看到的都是死人的屍骨。曾經緊要重鎮,輝煌了500年以後,逐漸沒有了人煙,這樣悄無聲息的消失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為什麼會突然沒有?發生了什麼自然災害?還是有什麼戰争?好多曆史學家都緻力于研究這個問題。

到底有沒有一個樓蘭古國,這是詩人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幸好有我們的考古學,在1900年的時候樓蘭古城的遺址被發現了。這個問題的研究,再度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許多人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了它消失的原因。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特别特殊,古代的樓蘭國,經常是遭受匈奴的侵襲。有時候他們會像漢朝求尋求幫助,曆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公元前77年,當時的使者向樓蘭國提了一個建議,說他們在這經常受匈奴的侵襲,如果能下定決心把國家往南遷移,那麼漢朝的軍隊就能保證這個國家的安全。在這樣的提議下樓蘭人開始流散,背井離鄉。最後由大化小由整化零逐漸走向衰亡。但是現在想想,這種理由成立嗎?這麼一個關鍵的風水寶地,他們能随随便便就讓出去,這真的是很值得懷疑的一個猜測和推理。

到底有沒有一個樓蘭古國,這是詩人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或者是像恐龍的消失一樣适者生存,也許是因為環境惡化讓樓蘭人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條件,隻好遠走他鄉。不過現在我們來看,環境惡化所帶來的這個消失的理由還是能靠得住。否則的話,樓蘭人當初因為聽漢王朝的建議讓出這個地方,豈不是有點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