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記》和唐詩中提到的神秘西域古國——樓蘭

古代盛唐時期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在《從軍行七首·其四》中寫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全詩慷慨壯麗,尤其是後一句,已傳為了千古佳句,除此之外,古代詩詞也常有寫到樓蘭一詞,諸如“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樓蘭報國恩。”等等,那麼詩詞裡常出現的樓蘭究竟是個什麼地方呢?為什麼古代詩詞人又喜歡說斬樓蘭、破樓蘭呢?

《史記》和唐詩中提到的神秘西域古國——樓蘭

樓蘭這個名字最早始于《史記·大宛列傳》,而《漢書·西域傳》中有詳細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戶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百,勝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早在兩千年前,樓蘭古國屬于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強國,與敦煌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且又是處于當時大漢與匈奴之間的中介國家,地理位置扼要,漢武帝初通西域之時,常有派遣往來使者,結果樓蘭常常充當匈奴的耳目,劫掠西漢使者,元封三年(公元前108),西漢派兵攻打樓蘭,俘獲了樓蘭王并使樓蘭稱臣,後來匈奴又進攻樓蘭,樓蘭王又趕緊派了兩位王子各自去匈奴和漢朝做質子,向兩方稱臣,而後去往匈奴的王子成了樓蘭王,是以較為親近匈奴,成了漢朝的心腹大患,說白了,也就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漢朝派遣傅介子去往樓蘭,成功刺殺了樓蘭王安歸,後來立了降漢的那名質子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

《史記》和唐詩中提到的神秘西域古國——樓蘭

關于樓蘭古國文明的消失,由于曆史記載很少再加之文人墨客的渲染,就變得富有神秘色彩起來,有人說是北魏将其滅國,也有人說是因為氣候變化,随着生活環境變得惡劣,樓蘭人民選擇了遷徙,也有人說樓蘭文明是一夜之間神秘的消失的,衆說紛纭。

樓蘭古城遺迹位于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裡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最早發現樓蘭古城遺迹的是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他的探險隊在羅布荒原穿越一處沙漠時意外發現了木雕殘片,經過挖掘後,最終發現了這座樓蘭古城。樓蘭古城的發現具有極為重大的曆史和文化價值,隻是可惜在二十世紀初的考察過程中,有大量的文物被國外的考察團掠走了,令人惋惜憤慨。

《史記》和唐詩中提到的神秘西域古國——樓蘭

樓蘭是個已經消失的文明古國,具有濃重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由于其在古代地理位置扼要,且反複無常,是以古代的詩人常在詩詞中說“破樓蘭”、“斬樓蘭”之類的詞,表達出詩人的愛國情懷以及希冀邊關将士能夠凱旋而歸的情感。不知各位讀者有何看法,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