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不久,志司在伊川郡的空寺洞召開戰役總結會議。彭總先是表揚了20軍第58師,該師在沒有上級指令的情況下,主動停止後撤,在華川和3萬敵軍血戰了13個晝夜,為9兵團主力順利突圍做出了重要貢獻。接着彭總又表揚了傅崇碧的63軍,該軍在鐵原扛住了5萬美軍14個晝夜的狂攻,為志司重新部署防線赢得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接着,彭總話鋒一轉,說到了180師。第五次戰役後期,由于糧彈供應不上,志願軍參戰的三個兵團被迫回撤休整。回撤途中,60軍所屬的180師遭遇敵人三個師的合圍,損失7644人,其中師級幹部1人,團級幹部9人,營級幹部49人,連級幹部201人,排級幹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部隊遭受如此重大的損失,愛兵如子的彭德懷十分難過,把60軍軍長韋傑狠狠批評了一頓,甚至還說出了“像你這樣的指揮員就該殺頭”的氣話。

但韋傑覺得自己很委屈。第五次戰役開打前,第三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為了加強正面突擊力量,把60軍所屬的179師配屬給了15軍,181師配屬給了12軍,180師則用作兵團預備隊。這樣一來,韋傑手中就隻剩下了一些參謀人員,和光杆司令差不了多少。時任60軍參謀長的鄧仕俊對此十分不解,曾直言:“把一個軍拆散了,調得光光的,這是我從戎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鄧仕俊

第五次戰役打了一個多月,韋傑手中卻沒有部隊可以指揮。直到戰役結束部隊後撤時,第三兵團才将179、180和181師歸還60軍建制。但這也僅是名義上的,實際上韋傑手中還是無兵可用。因為此時179師和181師還在春川以東的大龍山和照橋裡一帶,距軍部将近200裡,180師則在漢江南岸等待後撤。

為了防止敵人趁我軍後撤時發起反撲,志司要求各兵團都要留下有力部隊殿後掩護。三兵團将掩護本兵團後撤的任務交給了180師,在60軍所屬的三個師當中,179師是以著名的“臨汾旅”發展起來的;181師的基礎則是中原突圍的皮旅。和這兩個師相比,180師的底子最薄,部隊入朝時還在四川補充了不少新兵,該師師鄭其貴長期從事政工工作,實戰經驗比較缺乏,魄力也稍顯不足。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鄭其貴

當時第三兵團對敵人反撲估計不足,加上180師正好處在漢江南岸,是以就把殿後任務交給了該師,并要求鄭其貴率部至少堅守5天的時間。第三兵團剛後撤,美軍就發起了兇狠的反撲,美24師和南北韓僞2師從左右兩面向180師撲來,另一支敵軍則迅速向北漢江渡口穿插,妄圖截斷180師的退路。眼看部隊就要身陷重圍,韋傑心急如焚,連續向兵團發電報,請求将180師撤過北漢江。

但不巧的是第三兵團在後撤途中由于疏于防空,電台被敵機給炸毀了。不見兵團回複的韋傑當機立斷,果斷指令180師搶在敵人合圍之前撤過漢江,顯示了一個進階指揮員應有的決斷和魄力,之後180師在韋傑的指揮下一路北撤。三天後,兵團的電台恢複,王近山越過韋傑直接給180師下令,讓該師主力掉頭回返,在駕德山阻敵。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鄭其貴機械地執行了這一指令,緻使180師失去了最後的突圍良機。180師在駕德山被敵軍三個師合圍後,韋傑一面指令該師突圍,一面急令179師和181師派出部隊接應。但這兩個師距180師都比較遠,途中又遭到敵軍的阻擊,沒能把180師從敵人的重圍中接應出來,180師最終損失7000餘人。這個結果固然令人心痛,但不論從哪個環節來看,韋傑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180師兵敗,他的責任應該是最輕的。也正因為如此,當彭總當衆對他發怒時,韋傑才會委屈落淚。

180師損兵7千,彭總:你這樣的指揮員該殺頭,韋傑委屈落淚

抗美援朝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決戰北韓》以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了北韓戰争台前幕後的諸多曆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上司層的博弈較量,北韓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北韓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内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闆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北韓戰争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讀的好書。白金珍藏插畫版現價隻要69元,點選【去看看】就可以購買。

); }

決戰北韓 【翹楚書屋】

¥6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