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曾經不可一世的高通如今被反超了,這超乎很多人的想象,甚至連高通自己也沒有反應過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一次超越他的竟然還是一家老牌的國産晶片廠商,這家廠商就是聯發科。

2021年成為聯發科逆襲一年,首先在晶片銷量方面全面碾壓了高通,以超過40%的市場額度位居全球第一,營收額達到了1130億之多,同時它還是全球第一個推出4nm晶片的晶片企業。業内人士分析這一次高通之是以敗下陣來除了自身的松懈以外,跟老美的從中攪局也分不開聯系。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高通的嚣張是落敗的重要原因

細心觀察的小夥伴可以發現,雖然高通的晶片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在晶片的性能和制作工藝上卻越來越小。當然不排除有技術瓶頸的因素在内,但是更大的原因還是高通的傲慢和“套路”導緻了這種現象。事實上,高通這種“擠牙膏”的行為,本身就是高通為了擷取更多利益所采取的手段。

這麼做可以提高産品的疊代速度。我們都知道高通曾經一度代表着全球晶片設計領域的最高水準。是以每次高通推出新的産品都會在全球範圍内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覺得這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強的晶片。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是以即使性能方面的提升幅度并不是特别大,很多廠家還是願意為高通買單,為的就是要争一個“第一”的名号。也正是因為大廠們的買賬,導緻高通更加有恃無恐。高通逐漸放低了對于自己的要求,在技術上隻要有一點點進步就立馬要推出一款新的晶片,這樣就可以從資本家那裡收割更多的“韭菜”。

技術提升越來越小,價格方面卻是水漲船高,這種現狀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但是大多數人更多的感觸是無可奈何,畢竟當時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在技術上撼動高通的地位。

有資本家買單,再加上高通認為沒有其他企業能夠在技術上追上自己的,是以開始了自己的漫漫“擠牙膏之路”,然而讓高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高端市場已經銷聲匿迹已久的聯發科突然迎來了爆發。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聯發科的勝利不是靠運氣

沒有人能想到一年前還摸不到高端晶片門檻,遊走在中端市場的聯發科會趕在高通之前率先打開4nm的大門。如果把所有的原因歸結為高通太過輕敵,那顯然有點過于草率了。事實上,聯發科雖然此前在與高通、蘋果等企業的競争中始終處于下風,但是卻始終沒有放松過對于自身的要求。

聯發科當年輸給了高通、蘋果,最終無奈隻能委身于中低端市場,這看似對于聯發科來說是一個緻命的打擊,但是現在看來卻可能給了聯發科實作逆襲的資本。

當時的高端晶片市場強手如林,高通、蘋果、三星各自霸占一方,這讓遭遇多次重創的聯發科根本沒有阻止抗衡的能力,于是聯發科改變了發展速率,決定先紮根終端晶片市場,讓自己先活下來,然後不斷進行技術提升。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當時像蘋果、高通這樣的廠商都在争奪高端晶片市場的主導權,而對于中端市場的關注非常少,這就導緻中端晶片市場十分空虛沒有太多優質的中端晶片可以選擇。聯發科見狀開始主打成本效益更好的晶片,在性能和價格之間作出了很好的平衡,很快地占領了中端晶片市場,由于采取的是薄利多銷的戰略,是以聯發科在銷量上非常可觀。

雖然在晶片單價上聯發科比不過高通、蘋果等企業,但是在利潤方面卻完全不輸給它們。這也讓聯發科慢慢累積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為聯發科的逆襲赢得了條件。

然而,聯發科并沒有甘心始終留在中端市場,聯發科一直把超過高通、蘋果當作是自己的奮鬥目标。聯發科甚至在高通之前就提出了4nm晶片研發計劃,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聯發科在癡人說夢。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然而沒有想到聯發科真的做到了,在高通還在自鳴得意地“擠牙膏”,到處打官司收版權費的時候,聯發科卻在腳踏實地研發技術,這也最終讓聯發科實作了彎道超車。

總結

總的來說,聯發科之是以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功,其中的因素非常多。一方面原因是高通思想上的懈怠,導緻自己研發速度不斷下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聯發科自身的努力,不斷加快技術研發,正确的決策讓自己在危難之中存活下來,最終實作逆襲。

我們可以看到,科技領域是瞬息萬變的,一度被高通壓制将近十年的聯發科,在2021年突然爆發,沒有太多預兆,這也說明科技企業想要始終存活就一定不能夠驕傲自滿,不能停止科技研發的步伐。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止靠好運

反超高通穩居第一,聯發科的“逆襲”,可不隻靠好運

1130億營收額逆襲高通的背後,靠的可不隻是“運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