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這是一場愛情的“馬拉松”,更是耄耋之年的“再聚首”。從相識的那一刻開始,他們一見鐘情,墜入愛河,幸福對他們來說,本是順理成章。

然而,

卻因為人為的原因

使得兩人陰差陽錯地與“幸福”擦肩而過,直到耄耋之年,他們再一次“聚首”,兩人已是兩鬓斑白,但這絲毫不影響兩人對幸福的追求。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沒有司儀,沒有紅地毯,更沒有喜慶熱鬧的婚禮儀式,唯一擁有的隻是鍋碗瓢盆

醒目的大紅“喜”字

。整個婚禮簡單而樸素,耄耋之年的他們,浪漫對他們來說,早已成為過去時,唯一渴望的便是

攜手相伴,共度餘生!

沒錯,這就是

他們的婚禮,

這就是他們追求幸福生活的

“再聚首”

。有人說,他們是

“天作之合”

,也有人說,他們是愛情的

“馬拉松”

,更有人說,他們是現實版的

“牛郎織女鵲橋會。”

從相識時的一見鐘情,到陰差陽錯的擦肩而過,再到耄耋之年的再聚首。

他們經曆了很多,經曆了人性的爾虞我詐,見證了戰火紛飛的艱難歲月,最終,耄耋之年的兩人

終成眷屬。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新郎叫邱大明,新娘叫劉澤華(原名李德芳),兩人都是四川宣漢人。邱大明自幼飽讀詩書,有一定的學問。上過私塾,進過學堂,在那個年代,也算是高學曆了。

都說

“人的命,天注定”,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年代,男子除了做工就是當兵了。在當地一直有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的鄉俗。

更何況是邱大明這種高學曆的人才,随便到街上替人寫個訴狀,書信之類的,便可謀生。雖說不能大富大貴,但也不至于餓肚子。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邱大明偏偏要反其道行之,在邱大明看來,b。最終還是選擇了當兵,有學問,識文斷字。在部隊裡做個文書之類的,既體面又不失身份。何樂而不為呢?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很殘酷的。

那個年代,當兵是迫不得已的謀生手段。隻要按個手指印,即可入伍,領的軍饷。文書,邱大明想得很好,真正進去兵營後,才發現,這哪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啊!長官需要的是在戰場上勇往直前,

不要命地“愣頭青”。

更何況,文書一般都是由長官的

七大姨八大姑

的親戚才有可能擔任。自己有什麼呢?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邱大明有知識,能識文斷字,經常幫一起的兄弟寫信。自然兄弟也會有所表示,久而久之,邱大明便有了

“及時雨”

的外号。有什麼事,找“及時雨”邱大明說!邱大明也不惱,不就一個外号嗎?叫就叫吧,随他們……

“及時雨”并不是萬能的,邱大明一直在為一件事而苦惱不已。自己要學問有學問,當兵又有軍饷。

唯一欠缺的就是少個老婆

,但又不好意思說。要知道,有文化的人,是好面子的。這一切,都逃不過司務長的眼睛,因為是老鄉,且邱大明一有空閑,便去幫廚。司務長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邱大明人緣不錯,在兵營裡混得也不錯。司務長是清楚的,時間一長,司務長也就注意到了邱大明的心事。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這日,邱大明像以往一樣繼續幫廚,司務長一看邱大明來了,半開玩笑半認真問道:

“大明,給你說個婆姨,願不願意?”

司務長的話一說不要緊,幫廚的邱大明許是太激動,也許是感到有點意外,手中的碗掉落地上當即呆立不動了。

司務長被邱大明突如其來的變故,着實吓了一跳,看着邱大明不說話,司務長急忙起身問道:

“兄弟,沒事吧?”

此時的邱大明才發覺自己的愣神,連忙說

沒事,沒事

。還不忘回問司務長,

大哥你不是拿我逗樂吧?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這話說的,司務長一聽就不高興了,

你覺得我是閑的沒事,跟你扯閑篇嗎?

邱大明也意識到司務長有點生氣,忙笑着陪禮。

司務長的臉色這個時候才有所緩和,

說來也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了,人挺老實的,年齡上沒你大。你要是願意,我就安排你們見一面。你看如何?

司務長都這麼說了,邱大明再不明事理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邱大明當即表示,當然願意。邱大明内心的興奮,是無法溢于言表的,這個心情每個人都會有,

邱大明興奮得無法入睡

。隻盼得司務長早點安排見面。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司務長還是說話算數的,兩日後,便告知邱大明,準備見面。時局不穩,戰火不斷的歲月裡,女子對于婚姻沒有太多的要求,基本上就是父母做主。

父母說啥就是啥,眼下邱大明所見到的母子是司務長的遠房親戚,剛開始,兩人都比較羞澀,畢竟是第一次見面。看的出來,

雙方都有好感

,司務長心裡也很高興,當晚喝了不少酒,邱大明什麼時候走的也不清楚……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幾次接觸下來,邱大明的

内心開始躁動

,隻是不清楚對方是怎麼想的,是什麼意思?說到底,還得需要司務長從中說話才行。司務長對邱大明的人品還是了解的,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吃飯,又在一個軍營。

誰也不敢保證明天去幹什麼!說不定上峰一紙調令,就要連夜開拔,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畢竟是當兵扛槍,腦袋幾乎每天都是别在褲腰帶上的。司務長沒多少文化,但是很爽快!直接了當就跟邱大明把意思說了。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沒過多久,邱大明就與司務長的遠房親戚李德芳結婚了,也就是後來的劉澤華,這個時候還沒改姓。邱大明開始了新的人生,有司務長的關照,小兩口的生活過得挺滋潤,李德芳對邱大明也很滿意。

本想着生活就這樣平淡無奇地一直過下去,誰曾想,伴随着

“七七事變”

的突發,抗戰全面爆發,部隊連夜開拔。士兵是不允許攜帶家屬的,更何況,是去打仗,上戰場。來不及告别,來不及訴說,更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

邱大明不想多說,隻是默默地看着李德芳,說了一句,

我會回來的,别擔心。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一句話,一個安慰,此時的邱大明已心亂如麻,不想多說什麼,剛開始憧憬着生活,生活就給了自己一個天大的玩笑,軍令如山,當兵扛槍的那一刻開始,就明白自己選擇的是條什麼路。邱大明無怨無悔……

抗戰的全面爆發,徹底改變了邱大明的人生軌迹。不止邱大明,在中國,還有無數個邱大明的人生在一夜之間被改變。邱大明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隻知道是跟日本人幹仗。

之前也是從報紙上,天橋上說書的,聽過看過而已。具體是什麼樣子,還真沒有見到過。沒有休息的就會,邱大明所在的部隊到達指定地點,立馬投入了戰鬥,戰鬥進行得極為慘烈。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早知道,日本軍人是經過正規化訓練的,且裝備人員素質,戰場處置都是臨危不亂的,邱大明所在的部隊,隻不過是雜牌軍,跟日本人幹仗,名為抗日,實則是蔣介石當局的

“借刀殺人”之計。

因為這樣做,對蔣介石當局來說,無論是從

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是雙赢的

。政治上,極大地削弱了軍閥的實力,軍事上則是借日本人之手為自己消除了“心腹大患”。

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邱大明如果不是趴在死人堆裡,恐怕早已做了日本人的槍下鬼。這簡直就是一場實力裝備不對等的戰争,但自己又能如何呢?

國家大事,不是他這個大兵能決定的了的。躲過一劫的邱大明,等到戰鬥結束才得知,在這次戰鬥中,司務長犧牲了。往日的大哥,曾經的月老,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了回憶。邱大明想哭,卻欲哭無淚。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部隊經次一戰,兵員戰鬥力損失極為慘重。急需休整,補充兵員,增強戰鬥力。上峰也明白,這樣下去恐怕會适得其反。司務長雖然走了,但一直沒忘記邱大明,這個就連邱大明也說不清的親戚。

偶然的機會,邱大明得知有人出差路過宣漢,恰巧經過自己之前的駐紮地。邱大明不知道戰争什麼時候結束,自己又能否回到妻子身邊,邱大明心裡沒底。

索性便修書一封

且将手頭積蓄托人帶給妻子,以備生活之需,順便報個平安。待到時機成熟,再去接妻子。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邱大明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所托非人,自己的書信不但沒有帶到。反倒是将邱大明送妻子的繼續花個精光,書信之事早已忘得一幹二淨。

邱大明一心等待所托之人早日歸來,問詢詳情。誰曾想,此人從此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再無音訊。這邊,邱大明苦苦等待着所托之人早日歸來,那邊妻子李德芳也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邱大明早日歸來。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這一等,便是八年,日本人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了。李德芳心想,丈夫邱大明也該回來了。邱大明一直未能找到當初的所托之人,由于戰事不斷,邱大明所在的部隊早已被蔣介石收編。

昔日的戰友,犧牲的犧牲,負傷的負傷,潰逃的潰逃。邱大明自知再這麼渾渾噩噩的下去不是辦法,怎麼能出人頭地……

經曆了八年抗戰,邱大明已看慣了生死之事。索性花錢托人在地方謀了個差事,先穩定下來再說。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此時的李德芳也多次問詢回鄉的人,其實也就是從部隊裡逃出來的逃兵。都是一個勁的搖頭,不是不知道,就是沒見過。

李德芳從親戚口中得知,當初的媒人,已經在戰鬥中犧牲。在問及邱大明時,就沒有下文了。等待、思念,無時無刻不在折磨這個飽經風霜的女人,此時的李德芳已是

不惑之年。

為了等待邱大明歸來,李德芳已多次拒絕鄰居的好言相勸。鄰居也是一片好心,看着李德芳生活艱難才勸說其改嫁。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戰争讓邱大明與李德芳來不及告别,更來不及訴說,時間讓李德芳與邱大明改變了各自的人生。

也許就連邱大明也想不到,耄耋之年的他居然會再遇到當初的結發妻子。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已經是21世紀。

此時的邱大明已是耄耋之年,當初的英俊少年已經是兩鬓斑白,走路蹒跚。一次串門過程中,朋友問及邱大明有無再婚的想法,找個伴,并把女方的情況大概說了一下。邱大明沒說反對,也沒說同意。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邱大明的态度讓鄰居很不高興,許久不曾來往。都說

“姻緣天注定”

,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邱大明也覺得自己為這點事跟鄰居不來往不值得,人家也是一片好心不是。

邱大明這一次是誠心誠意上門道歉的,說來也巧,鄰居家有客人,客人便是劉澤華,鄰居見到邱大明,氣也消了一大半。

正好,這就是要給你介紹的老伴,你看看,

鄰居很是熱情。隻聽得邱大明說了一句

我養不了

她,客人一聽,邊笑邊說,

我不用你養,我隻想有個遮風避雨的家就可以

。鄰居又好話說了一籮筐,自己今天是來道歉的,都已經八十多歲了,索性說了一句,那我們就做個伴吧!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劉澤華也沒臉紅,即刻回道:

“好啊!”

邱大明沒想到劉澤華會如此爽快,說道,什

麼時候有時間,那就去領個證吧

!劉澤華又說,

那就明天吧!

邱大明也沒想到,耄耋之年的他,還會走進

婚姻登記處。

直到領完證,邱大明才問道,

“你是哪裡人啊?”

劉澤華說道

“四川宣漢啊!”

邱大明一聽,

我也是宣漢人啊,哪個村子啊

?邱大明急切地問道,難道說還有這麼巧的事情?劉澤華說道,

塔河壩爐子村。

82歲抗戰老兵再婚,領證發現新娘是失散60年的結發妻子,結局如何

邱大明心想不對啊,

爐子村都是李姓居多,沒有姓劉的啊。

劉澤華又說,

我原本叫李德芳,曾經嫁給一個叫邱大明的,後來出去打仗就沒了消息。我才改了姓。

邱大明一聽,哽咽着說

“德芳,我就是邱大明啊!”

劉澤華也沒想到,耄耋之年的她會遇到自己曾經日思夜想的人,說道,

不像,不像。

邱大明也是喜極而泣,

都八十多了,能跟六十年前一樣嗎?老了,老了!

二人相視一笑,邱大明說道

“走,我們回家!”

耄耋之年再聚首,李德芳終于等到了日思夜想的那個人,兜了轉了一圈,終于回家了,終于可以在一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