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爱情的“马拉松”,更是耄耋之年的“再聚首”。从相识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幸福对他们来说,本是顺理成章。
然而,
却因为人为的原因
,
使得两人阴差阳错地与“幸福”擦肩而过,直到耄耋之年,他们再一次“聚首”,两人已是两鬓斑白,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人对幸福的追求。

没有司仪,没有红地毯,更没有喜庆热闹的婚礼仪式,唯一拥有的只是锅碗瓢盆
醒目的大红“喜”字
。整个婚礼简单而朴素,耄耋之年的他们,浪漫对他们来说,早已成为过去时,唯一渴望的便是
携手相伴,共度余生!
没错,这就是
他们的婚礼,
这就是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
“再聚首”
。有人说,他们是
“天作之合”
,也有人说,他们是爱情的
“马拉松”
,更有人说,他们是现实版的
“牛郎织女鹊桥会。”
从相识时的一见钟情,到阴差阳错的擦肩而过,再到耄耋之年的再聚首。
他们经历了很多,经历了人性的尔虞我诈,见证了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最终,耄耋之年的两人
终成眷属。
新郎叫邱大明,新娘叫刘泽华(原名李德芳),两人都是四川宣汉人。邱大明自幼饱读诗书,有一定的学问。上过私塾,进过学堂,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学历了。
都说
“人的命,天注定”,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年代,男子除了做工就是当兵了。在当地一直有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的乡俗。
更何况是邱大明这种高学历的人才,随便到街上替人写个诉状,书信之类的,便可谋生。虽说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饿肚子。
邱大明偏偏要反其道行之,在邱大明看来,b。最终还是选择了当兵,有学问,识文断字。在部队里做个文书之类的,既体面又不失身份。何乐而不为呢?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那个年代,当兵是迫不得已的谋生手段。只要按个手指印,即可入伍,领的军饷。文书,邱大明想得很好,真正进去兵营后,才发现,这哪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啊!长官需要的是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不要命地“愣头青”。
更何况,文书一般都是由长官的
七大姨八大姑
的亲戚才有可能担任。自己有什么呢?
邱大明有知识,能识文断字,经常帮一起的兄弟写信。自然兄弟也会有所表示,久而久之,邱大明便有了
“及时雨”
的外号。有什么事,找“及时雨”邱大明说!邱大明也不恼,不就一个外号吗?叫就叫吧,随他们……
“及时雨”并不是万能的,邱大明一直在为一件事而苦恼不已。自己要学问有学问,当兵又有军饷。
唯一欠缺的就是少个老婆
,但又不好意思说。要知道,有文化的人,是好面子的。这一切,都逃不过司务长的眼睛,因为是老乡,且邱大明一有空闲,便去帮厨。司务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邱大明人缘不错,在兵营里混得也不错。司务长是清楚的,时间一长,司务长也就注意到了邱大明的心事。
这日,邱大明像以往一样继续帮厨,司务长一看邱大明来了,半开玩笑半认真问道:
“大明,给你说个婆姨,愿不愿意?”
司务长的话一说不要紧,帮厨的邱大明许是太激动,也许是感到有点意外,手中的碗掉落地上当即呆立不动了。
司务长被邱大明突如其来的变故,着实吓了一跳,看着邱大明不说话,司务长急忙起身问道:
“兄弟,没事吧?”
此时的邱大明才发觉自己的愣神,连忙说
没事,没事
。还不忘回问司务长,
大哥你不是拿我逗乐吧?
这话说的,司务长一听就不高兴了,
你觉得我是闲的没事,跟你扯闲篇吗?
邱大明也意识到司务长有点生气,忙笑着陪礼。
司务长的脸色这个时候才有所缓和,
说来也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了,人挺老实的,年龄上没你大。你要是愿意,我就安排你们见一面。你看如何?
司务长都这么说了,邱大明再不明事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邱大明当即表示,当然愿意。邱大明内心的兴奋,是无法溢于言表的,这个心情每个人都会有,
邱大明兴奋得无法入睡
。只盼得司务长早点安排见面。
司务长还是说话算数的,两日后,便告知邱大明,准备见面。时局不稳,战火不断的岁月里,女子对于婚姻没有太多的要求,基本上就是父母做主。
父母说啥就是啥,眼下邱大明所见到的母子是司务长的远房亲戚,刚开始,两人都比较羞涩,毕竟是第一次见面。看的出来,
双方都有好感
,司务长心里也很高兴,当晚喝了不少酒,邱大明什么时候走的也不清楚……
几次接触下来,邱大明的
内心开始躁动
,只是不清楚对方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意思?说到底,还得需要司务长从中说话才行。司务长对邱大明的人品还是了解的,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又在一个军营。
谁也不敢保证明天去干什么!说不定上峰一纸调令,就要连夜开拔,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是当兵扛枪,脑袋几乎每天都是别在裤腰带上的。司务长没多少文化,但是很爽快!直接了当就跟邱大明把意思说了。
没过多久,邱大明就与司务长的远房亲戚李德芳结婚了,也就是后来的刘泽华,这个时候还没改姓。邱大明开始了新的人生,有司务长的关照,小两口的生活过得挺滋润,李德芳对邱大明也很满意。
本想着生活就这样平淡无奇地一直过下去,谁曾想,伴随着
“七七事变”
的突发,抗战全面爆发,部队连夜开拔。士兵是不允许携带家属的,更何况,是去打仗,上战场。来不及告别,来不及诉说,更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
邱大明不想多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李德芳,说了一句,
我会回来的,别担心。
一句话,一个安慰,此时的邱大明已心乱如麻,不想多说什么,刚开始憧憬着生活,生活就给了自己一个天大的玩笑,军令如山,当兵扛枪的那一刻开始,就明白自己选择的是条什么路。邱大明无怨无悔……
抗战的全面爆发,彻底改变了邱大明的人生轨迹。不止邱大明,在中国,还有无数个邱大明的人生在一夜之间被改变。邱大明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只知道是跟日本人干仗。
之前也是从报纸上,天桥上说书的,听过看过而已。具体是什么样子,还真没有见到过。没有休息的就会,邱大明所在的部队到达指定地点,立马投入了战斗,战斗进行得极为惨烈。
早知道,日本军人是经过正规化训练的,且装备人员素质,战场处置都是临危不乱的,邱大明所在的部队,只不过是杂牌军,跟日本人干仗,名为抗日,实则是蒋介石当局的
“借刀杀人”之计。
因为这样做,对蒋介石当局来说,无论是从
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双赢的
。政治上,极大地削弱了军阀的实力,军事上则是借日本人之手为自己消除了“心腹大患”。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邱大明如果不是趴在死人堆里,恐怕早已做了日本人的枪下鬼。这简直就是一场实力装备不对等的战争,但自己又能如何呢?
国家大事,不是他这个大兵能决定的了的。躲过一劫的邱大明,等到战斗结束才得知,在这次战斗中,司务长牺牲了。往日的大哥,曾经的月老,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了回忆。邱大明想哭,却欲哭无泪。
部队经次一战,兵员战斗力损失极为惨重。急需休整,补充兵员,增强战斗力。上峰也明白,这样下去恐怕会适得其反。司务长虽然走了,但一直没忘记邱大明,这个就连邱大明也说不清的亲戚。
偶然的机会,邱大明得知有人出差路过宣汉,恰巧经过自己之前的驻扎地。邱大明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自己又能否回到妻子身边,邱大明心里没底。
索性便修书一封
且将手头积蓄托人带给妻子,以备生活之需,顺便报个平安。待到时机成熟,再去接妻子。
邱大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所托非人,自己的书信不但没有带到。反倒是将邱大明送妻子的继续花个精光,书信之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邱大明一心等待所托之人早日归来,问询详情。谁曾想,此人从此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无音讯。这边,邱大明苦苦等待着所托之人早日归来,那边妻子李德芳也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邱大明早日归来。
这一等,便是八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李德芳心想,丈夫邱大明也该回来了。邱大明一直未能找到当初的所托之人,由于战事不断,邱大明所在的部队早已被蒋介石收编。
昔日的战友,牺牲的牺牲,负伤的负伤,溃逃的溃逃。邱大明自知再这么浑浑噩噩的下去不是办法,怎么能出人头地……
经历了八年抗战,邱大明已看惯了生死之事。索性花钱托人在地方谋了个差事,先稳定下来再说。
此时的李德芳也多次问询回乡的人,其实也就是从部队里逃出来的逃兵。都是一个劲的摇头,不是不知道,就是没见过。
李德芳从亲戚口中得知,当初的媒人,已经在战斗中牺牲。在问及邱大明时,就没有下文了。等待、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折磨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此时的李德芳已是
不惑之年。
为了等待邱大明归来,李德芳已多次拒绝邻居的好言相劝。邻居也是一片好心,看着李德芳生活艰难才劝说其改嫁。
战争让邱大明与李德芳来不及告别,更来不及诉说,时间让李德芳与邱大明改变了各自的人生。
也许就连邱大明也想不到,耄耋之年的他居然会再遇到当初的结发妻子。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经是21世纪。
此时的邱大明已是耄耋之年,当初的英俊少年已经是两鬓斑白,走路蹒跚。一次串门过程中,朋友问及邱大明有无再婚的想法,找个伴,并把女方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邱大明没说反对,也没说同意。
邱大明的态度让邻居很不高兴,许久不曾来往。都说
“姻缘天注定”
,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邱大明也觉得自己为这点事跟邻居不来往不值得,人家也是一片好心不是。
邱大明这一次是诚心诚意上门道歉的,说来也巧,邻居家有客人,客人便是刘泽华,邻居见到邱大明,气也消了一大半。
正好,这就是要给你介绍的老伴,你看看,
邻居很是热情。只听得邱大明说了一句
我养不了
她,客人一听,边笑边说,
我不用你养,我只想有个遮风避雨的家就可以
。邻居又好话说了一箩筐,自己今天是来道歉的,都已经八十多岁了,索性说了一句,那我们就做个伴吧!
刘泽华也没脸红,即刻回道:
“好啊!”
邱大明没想到刘泽华会如此爽快,说道,什
么时候有时间,那就去领个证吧
!刘泽华又说,
那就明天吧!
邱大明也没想到,耄耋之年的他,还会走进
婚姻登记处。
直到领完证,邱大明才问道,
“你是哪里人啊?”
刘泽华说道
“四川宣汉啊!”
邱大明一听,
我也是宣汉人啊,哪个村子啊
?邱大明急切地问道,难道说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刘泽华说道,
塔河坝炉子村。
邱大明心想不对啊,
炉子村都是李姓居多,没有姓刘的啊。
刘泽华又说,
我原本叫李德芳,曾经嫁给一个叫邱大明的,后来出去打仗就没了消息。我才改了姓。
邱大明一听,哽咽着说
“德芳,我就是邱大明啊!”
刘泽华也没想到,耄耋之年的她会遇到自己曾经日思夜想的人,说道,
不像,不像。
邱大明也是喜极而泣,
都八十多了,能跟六十年前一样吗?老了,老了!
二人相视一笑,邱大明说道
“走,我们回家!”
耄耋之年再聚首,李德芳终于等到了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兜了转了一圈,终于回家了,终于可以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