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教導旅、教導團原本并不是一線戰鬥部隊,而是專門用于訓練新兵的地方,是以才會有這個名字。說白了,就是新兵旅。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時期是有不少教導旅的。一般來說,新兵隻會編入營級機關裡面,但是架不住抗戰時期中國部隊損失太大,是以對新兵的需求非常大,于是國軍索性弄出個教導旅,以旅為機關一批一批訓練新兵。倒也算比較有效率,隻不過品質就很難保證了。不過115師的教導旅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導旅并不同,可以說是為了政治妥協的産物。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衆所周知,國共第二次合作後,陝甘甯的紅軍也被編入了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一開始被授編為第八路軍,後來改為第十八集團軍。而在南方由項英、陳毅上司的遊擊隊也被改編為新四軍。其實紅軍的人數是不少的,并且非常懂得如何發展力量,但是蔣介石扣扣索索,不願意給紅軍太多編制,是以最終隻組出了八路軍與新四軍這兩個軍。其中八路軍僅被允許編出三個師、六個旅。三個師分别是115師、120師與129師。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顯然這麼點編制根本不夠,随着我黨在敵後戰場不斷發展,對編制的需求也愈發強烈。但如果直接明目張膽擴編的話,顯然是制造摩擦的舉動,畢竟如果突然冒出個“115軍”之類的部隊番号的話,蔣介石不得暴跳如雷?之後蔣介石恐怕會想盡辦法使絆子,這樣可以說既不利于抗戰,還容易落下話柄。是以,當時我軍就弄出了不少臨時編制,比如獨立團、縱隊等等。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那麼教導旅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就不得不提到115師東進山東了。随着山東的敵後戰場越發壯大,光是山東縱隊就有兩萬五千多名士兵,已經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于是中央決定讓115師的主力部隊相繼進入山東進行抗戰。山東人口衆多,并且群眾有着極大的抗戰熱情,經過幹部的宣傳動員工作,不少志士決定加入八路軍115師。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115師在短時間内迅速得到擴張,到1940年光是麾下的作戰部隊就達到了七萬人。但是這也導緻番号無比混亂,于是羅榮桓開始着手整編新軍。整編後得到了三十來個團,但他們不可能大搖大擺放到名面上,于是115師的幹部們想了一個主意。那就是以教導旅的名義編組這些部隊,這樣的話即便國民黨查下來也可以謊稱是臨時訓練新兵的編制。于是115師就這樣冒出了七個教導旅。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15師整編7個教導旅,為何稱“教導旅”?

不過這個編制存在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被取消了,因為1941年爆發的皖南事變令中共對國民黨極度失望,雙方甚至處于鬧掰的邊緣,于是八路軍各師索性破罐破摔,便将許多編制正式化了,115師的七個教導旅也分别有了新的番号。與此同時山東敵後戰場也建立了許多軍區、軍分區,與部隊機關共同上司敵後抗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