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志願軍六十三軍在北漢江激戰兩天,先後攻占了清平川、加平,又在漢江以北殲滅了一批敵軍,殘餘之敵則向漢江以南逃竄。

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1955年成為開國少将)率全軍将士乘勝追擊,強行突破漢江,繼續向前發展。

一八七師行動最快,他們突破了橫川江,殲滅了部分敵軍,活捉了300多名敵人,爾後又包圍了敵人一個團。志願軍司令部得知這一捷報,都非常高興,指令六十三軍将敵人這個團全部殲滅。

這時,在一八七師左側戰鬥的一八九師抓獲了美軍第九師的俘虜,經審問得知,敵人企圖切斷志願軍在漢江以南的退路。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與此同時,一八八師也向傅崇碧報告,在他們左側的六十四軍已經撤退,從漢城出來的敵人正向一八八師進攻。

這就意味着,如果六十三軍各部繼續推進,極有可能遭到敵人的夾擊!

當時六十三軍的指揮所在一八七師後側橫川江北岸,軍長傅崇碧、政委龍道權(開國少将)、副軍長易耀彩(開國少将)、副政委黃振棠(開國少将)、參謀長杜瑜華(開國少将)等人緊急召開會議,決定是戰還是撤。

不過,會議讨論中意見不一,好幾位與會者認為,必須請示志願軍司令部和十九兵團指揮部準許後才能撤退。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志願軍是軍紀嚴明的紀律部隊,部隊無論在采取前進、後退還是留守等行動之前,的确需要向上級請示,否則就是無組織無紀律了。

然而這時的情況已經非常緊急,如果要向上請示,得到準許之後再讓部隊撤退,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此時對于身為一軍之長的傅崇碧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他知道這個關鍵時刻事關全軍将士的生死存亡,自己決不能猶疑不定、畏首畏尾,必須拿出決斷力來、拿出魄力來!

傅崇碧沉思片刻,冒着個人受處分的風險,在這個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來扛!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他當即用電話通知一八七師師長徐信:“你部迅速從原路回撤,越快越好。對于此前抓到的俘虜,做好工作後就将他們釋放。我帶着部隊在漢江徒涉路口等你們!”

随後,六十三軍以一八九師為先導,率先渡過江,在江北掩護一八七師全部過江。

六十三軍全部撤退到漢江北後,和十九兵團指揮部仍未聯絡上。沒想到此時先接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電報,志願的訓示是:春川已經被敵人占領了,六十軍一個師受到損失,漢城之敵已開始北進。如你軍炮兵回撤有困難,可将車炮炸毀。

看到這份電報,六十三軍衆将都松了一口氣——志司下令回撤,這就意味着傅崇碧軍長之前不經請示上級就“自作主張”撤退與志司意見不謀而合。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不過,傅崇碧不願炸毀車炮,因為志願軍實在太缺乏重型武器了,這麼點基業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舍棄。

為此,他再次力排衆議,決定給炮兵部隊配屬一個工兵營,要求他們克服一切困難,協助炮兵撤到鐵原以西待命。

後來的事證明,傅崇碧這一步棋又走對了,六十三軍的炮兵後來果然安全撤到了預定地點。

由于六十三軍回撤及時,全軍在七天七夜之後,終于順利撤回到指定區域。這時糧食藥品都用光了,部隊整天吃不上飯,傷病員幾天不能換藥,傷口化膿感染,但沒有一個人叫苦。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得知六十三軍安然無恙,如釋重負地說:“幸虧你們撤得及時,否則很有可能被敵軍夾擊!”

随後,傅崇碧接到十九兵團指揮部的指令,要求他率領六十三軍立即轉回鐵原,在漢灘川至漣川一線接替六十五軍防禦。

兵團将鐵原以東第十二軍的一個師歸傅崇碧指揮,并為六十三軍配屬了六十五軍一九四師、炮一師、炮八師、火箭炮團和坦克團,指令他們“堅決阻擊敵人北進”。

不久,名垂軍史的鐵原阻擊戰正式打響了。35歲的傅崇碧兵行險着,以攻為守,率領麾下各部隊主動出擊,将北進的美軍攔腰截斷。

軍長在危急關頭斷然決定:全軍撤退!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扛

這一仗打了整整十三天,戰況極為慘烈,最終取得勝利。志願軍以28000人打敗了共計47000人、裝備精良且擁有空中優勢的美軍,不僅殲敵25000餘人,也為全軍的部署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六十三軍在鐵原阻擊戰中損失慘重,傅崇碧也身受重傷,昏迷了四天後才蘇醒過來。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是傅崇碧戎馬生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戰例。

事後,無論是傅崇碧本人還是兵團司令員楊得志,都認為如果傅崇碧在橫川江北岸時沒有力排衆議、斷然下令撤退,就不可能儲存下六十三軍的精銳,鐵原阻擊戰的勝利也根本無從談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