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位開國大将,享受副國級的有五位,他們都是誰?

一九五五年,共有十位将領被授予了大将軍銜。這十人都是有功于革命的将領,他們參與經曆過,建立人民軍隊的曆程。包括,在解放戰争時期,十位大将在這場戰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說到戰功最顯赫的大将,毫無疑問,肯定是粟裕司令員。他是十大大将中,唯一一位被世人稱之為是無冕之帥的大将。如果論對解放戰争勝利貢獻較大的将帥,粟司令員至少可以排名在前五位以内。所為,1955年,他位居十大大将之首,并且後來擔任過總參謀長職務,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73年,任軍事委員會常委。1975年,任常務委員會委員,享受副國級待遇。

十位開國大将,享受副國級的有五位,他們都是誰?

黃克誠将軍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三,是排名在戰功赫赫,名滿天下的陳赓将軍之前。可見,黃克誠也是一位對革命貢獻很大的開國将軍。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擔任過政委職務,主抓部隊的說服。也擔任過軍事主官,而且還是一位很有戰略眼光的将領,進軍東北就是他率先提出來的。這才有了後來大家比較熟知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戰略方針。

是以說,黃克誠是屬于軍政皆能的将領。在取得解放戰争勝利後,他先是在地方主持過一段時間工作後。1952年調京任職,擔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1954年國防部成立後,彭總任部長,黃克誠任副部長。雖然,在特殊時期受到打壓,不過在真相大白後,于1977年複出,選上第七屆候補委員,第八屆委員,1978年被增選為委員,中紀委常務等職,主抓在特殊時期,留下來的冤假錯案。晚年複出的黃克誠,擔任的職位,也達到了副國級。

十位開國大将,享受副國級的有五位,他們都是誰?

可能大家都知道,譚政大将是一位出色的政工工作者。其革命生涯中,都是主抓部隊中,宣傳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管是在建國前,還是建國後,譚政大将都是從事文職。1954年09月,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同時還兼任人民軍隊的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等職。在那段特殊時期,譚政大将也遭遇了不平等的待遇,還好後來給予平反,1975年恢複工作,任軍委顧問,常委等職。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職位等級也達到了副國級。

十位開國大将,享受副國級的有五位,他們都是誰?

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在戰争年代就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将領。在解放初期,擔任過東北民主自治軍的副司令員,兼任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等職。同時,他也是東北戰場上,獨當一面的軍事将領。在人民軍隊對東北發起反攻時,蕭勁光就是前線第一兵團司令員。當時的東北野戰軍有兩位兵團司令員,一位就是蕭勁光,另外一位就是程子華。

可見,在戰争年代,蕭勁光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将領。而在建國後,他擔任海軍司令員,同時在1954年,還擔任國防副部長等職。當然了,他的主要工作還是從事人民海軍的建設發展,在這一塊 ,蕭勁光對我國的海軍發展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79年5月,蕭勁光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2年至1985年,又兩次當選常務委員,也是享受副國級待遇的大将。

十位開國大将,享受副國級的有五位,他們都是誰?

最後一位,享受副國級待遇的開國大将是羅瑞卿将軍。可能了解解放戰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在解放戰争時期,是第19兵團的政委,也是解放戰場上,19位兵團政委中,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将軍銜的兵團政委。與此同時 ,在建國初期,羅瑞卿也是紅極一時的人物,擔任公ān部部長,負責全國各地的治安工作,尤其是首都。

1959年4月,羅瑞卿任副總理職務,同年9月又任軍委常委和秘書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等職。盡管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但在1975年,羅瑞卿恢複工作,任軍委顧問,1977年8月,又複了軍委常委和秘書長的職位。

以上這五位大将,都是在建國後,享受副國級待遇的大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