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一部年度大片引發觀影熱潮,該劇的密鑰三次延期,目前以57億奪得中國電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該片以抗美援朝戰役為背景,描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線作戰部隊憑着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的戰鬥精神,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為長津湖戰役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

對于這部時長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大家的評價大多是真實、場面宏大,展現出戰争的真實與殘酷。電影中幾處對比的手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們的戰士基本都是剛從南方遠赴北韓作戰,由于時間緊迫,大部分士兵都沒來得及換上棉衣棉褲,穿着單薄的衣服就挺進北韓戰區,長津湖地處海拔1000-2000米之間,溫度在零下20度恰好遇上50年一遇的寒冬,十幾個戰士隻能分得兩三床棉被。鏡頭轉向美軍,每人一件大衣,一個鴨絨睡袋;我們行軍途中最後隻剩下凍洋芋,而美軍吃着火雞大餐。在敵人飛機坦克的雙重圍攻下,我們的志願軍憑借鋼鐵的意志,端着老舊的步槍,義無反顧的殺出重圍。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隻有軍人的榮耀。”這是劇中談子為營長的肺腑之言。在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的系列紀錄片中介紹了這樣一位志願軍戰士:四肢因受傷嚴重均被截肢,一顆眼球被炸傷,而當時的他隻有18歲,在經曆幾十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後,他的病情終于穩定,但卻一次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最後是軍人的使命給了他力量“要堅守陣地,保家衛國”。有一句歌詞叫做: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他。
抗美援朝戰争是正義之舉,它的勝利使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奠定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同時也讓其他被壓迫的民族和人民争取獨立的偉大事業受到鼓舞。抗美援朝戰争所形成的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愛國主義的具體展現,直到今天還深刻影響着中國人民。在今天雖然看上去和平的年代,其實也暗潮湧動,在2020年中印邊境對峙的過程中,我們一共犧牲了4位戰士,其中有一位叫陳祥榕的戰士說過這樣一句話“清澈的愛,隻為中國”,18歲的他在入伍時寫下值得讓我們銘記在心得話。
如今我們之是以能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是人民志願軍用生命換來的,因為他們那一代打了勝仗,讓我們永遠的遠離了戰火。在今天,愛國主義仍不過時,不管是上一代在戰場上英勇拼搏的戰士,還是今天為建設祖國做出自己貢獻的人民群衆,即使年代不同但愛國的心是相通的。銘記曆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在新起點上,我們仍然要将愛國主義作為精神依靠,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