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馬體育課堂:香港賽馬每年有800多項賽事,有馬主20多年無冠

大陸馬旗下青馬體育快訊:香港賽馬每年有八百多項賽事,對馬主而言勝出之餘最重要還是一份肯定與榮譽;要是能赢一項錦标,上一下頒獎台,更是可遇不可求。是以錦标賽對赢馬的價值更高。

我看香港錦标賽可簡單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香港獨有、紀念或慶祝香港大日子的賽事,像十月一日的國慶杯、七一香港回歸杯或2021年 底舉辦的香港精英運動員杯。第二類是傳統舉辦多年的賽事,如主席錦标、打吡大賽、廣東讓賽杯等,也有一些友好團體冠名賽事如香港會挑戰杯、香港高爾夫球會百周年紀念杯。第三類則是商業機構贊助的賽事,當中有的與第二類重疊,因為有商業機構會選擇贊助具相當曆史的賽事,如每年一度的浪琴表香港國際賽事、莎莎婦女銀袋賽、寶馬香港打吡大賽等,也有贊助商喜歡另辦杯賽,如其士杯、樂聲杯等。

赢賽事既是成就也是榮譽,奪冠者當然希望保留那座得來不易的獎座。但有些賽事,騎師、練馬師隻在頒獎一刻之後觸碰獎杯,獎座由馬會儲存,待明年用同一獎座再頒予新一年的冠軍人馬。對這一類代代相傳的精美獎杯,馬會或許該考慮展出讓公衆欣賞。

青馬體育課堂:香港賽馬每年有800多項賽事,有馬主20多年無冠

要數較突出的獎項,許多人或會揀婦女銀袋和那銀币;但我會選充滿蘇格蘭色彩的聖安度挑戰碟(見圖)。根據傳統,領獎時有蘇格蘭風笛演奏,獎杯還會注滿威士忌,讓得獎人士在獲獎時可呷一口蘇格蘭特産。可惜,今天冠軍騎師已無緣把酒慶祝。

若論最有特别故事、讓人難忘的必是美國會所杯賽。事源在1938年的杯賽,共有33匹賽駒報名參加,但當大馬主餘東旋名下的“金馬倫人”也宣布參賽,因為它實力太強,其他未報名的皆拒絕參賽,報了名的也紛紛退賽,最後隻剩下“金馬倫人”一匹賽駒。結果,騎師隻須騎着“金馬倫人”象征性地踱步過終點便赢了,馬會有鑒于此不接受投注,但獎杯須照頒。

“賽事場面冷清,大家相當沒趣,美國會所杯翌年便停辦。”老友說:“美國會後來也明白大家不參賽并非不給面子,隻因對手太強,是以七十年代初再度贊助賽事。此獎杯中間停辦了幾十年,可能是中斷最長的一項錦标賽。”今天美國會杯每年都由當屆會長頒獎,但相信頒獎者、領獎者及許多人未必知道這段曆史。我也是年青時聽老馬迷說才知道。

有朋友認識“金槍六十”的馬主陳先生,他已擁有多個獎杯。聽這朋友說:“我也認命!我養了二十多年馬,從未拿過一個錦标。我有幾匹馬都降至第五班,那有杯賽可參加!而且我還養過三匹馬從未出賽已要退役!唉,看來我真不能醉心要舉獎杯,隻能自舉酒杯一醉!”(馬識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