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鹹豐帝駕崩,慈禧聯合慈安太後、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自此,慈禧開始了長達47年對中國的封建統治,直到1908年11月15日去世。

慈禧一生争議頗多,宮廷鬥争手段殘忍,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當高壓嚴峻。
在她掌權的近半個世紀,中國與西方列強簽下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醜和約,分别起因于她掌權時的中日甲午戰争之戰敗,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的執政及決策,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誤國誤民。
慈禧生活奢靡,且終生都未曾改變過,即使是對外戰争期間以及戰後數額巨大的賠款,依然我行我素,使晚清捉襟見肘的财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
另一方面,慈禧的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系滿清對中國的統治。她一生上司過兩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務運動,第二次是清末新政。
其實,慈禧一生對洋人都不滿,曾産生了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的想法,對列強宣戰,但并未下宣戰诏書。她的這一舉動最終導緻八國聯軍侵華,使中華民族再次慘遭西方列強的蹂躏。
1990年,大英帝國、美利堅合衆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組建了八國聯合軍隊,最多時兵力高達5萬多人,發動了喪心病狂的侵華戰争。
雖說是八國聯軍,但每個國家出力差别很大,投入參與最積極的就是日本國,出動了以第五師團為主力的20840人,20艘戰艦。
英國軍隊的組成對中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英國組建了一支由印度人為主,少許英國人、澳洲人的海軍陸戰隊,竟然還有以華人組成的華勇營參戰,這支由中國人組成的部隊,人數高達1200人之多,直接沖鋒陷陣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最前線。
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是積弱腐朽的晚清政府,面對的又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列強,這在整個世界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中國軍民雖然經過了浴血奮戰,特别是義和團以及聶士成部清軍雖敗猶榮,黑龍江将軍壽山面對國土淪喪更是自殺殉國。
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搶掠!中國被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明永樂年間由2100位學者編纂而成的,共22870卷的《永樂大典》被徹底損壞。
翰林院收藏的許多寶貴書籍被八國聯軍搶掠糟蹋一空。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的博物館裡至今還有許多當年被搶掠去的圖書,供人參觀展覽,無法回到祖國的懷抱。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将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甚至連當時的皇親國戚也不能幸免。同治皇後的父親、戶部尚書崇绮的妻子、女兒被拘押到天壇,遭到八國聯軍數十人侮辱,歸來後全家自盡,崇绮服毒自殺。
慈禧倉皇出逃,在逃跑途中命榮祿留京乞和,後再派慶親王奕劻與李鴻章,共同協商議和事宜。最終,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辛醜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而在簽約時,又來個三個蕞爾小國落井下石,趁機竊取私利,他們就是比利時、西班牙、荷蘭。
清政府向來不關心國家和人民,隻顧自己享樂,完全不關心百姓的死活。而當時的袁世凱新軍在整個戰争中隔岸觀火,南方各省甚至聯合與列強簽訂“東南互保”條約,緻使整場戰争變成了北京的皇族勢力與列強之間的較量,這完全是中華民族之不幸。
這些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八國聯軍,卻利用從中國強取豪奪的無數财富,投入國内的發展,繼續推行殖民侵略行動,無恥的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