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我12歲的外甥期末考試已過,最近過上了睡到自然醒、玩玩鬧鬧的寒假生活。我想給他安排一些課外閱讀,結果遭到他的抵制。

我告訴他:“你真是比皇子還逍遙快活。”

清朝曆史上,那些口含金湯匙出生的皇子皇孫,在學習方面可比現在的孩子努力得多、壓力也大得多。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故宮雪景。

你知道他們每年能休息幾天嗎?沒有寒假,沒有暑假,沒有黃金周,沒有星期天,一年到頭隻能休息6天,分别是:

皇帝萬壽休息2天、正月初一休息1天、端午節休息1天、中秋節休息1天、皇子本人生日休息1天。即便大年三十,也要上課(可提前下課)。

曆朝曆代,對皇子們的學業督促最為嚴格的,就是清朝愛新覺羅家族。不妨做個對比,明朝那些皇帝,對皇子皇孫的教育一點兒不上心。明光宗朱常洛去世後,15歲的皇長子朱由校繼承大統,他到這個年齡,竟然大字不識一籮筐,求學履曆空白,被後世稱為“文盲皇帝”。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清朝皇宮文具。

可能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清朝立國初期,就很重視以儒家文化和滿洲傳統相結合,教育皇子及宗室子弟。

康熙皇帝8歲登基,勤勉好學,每天聽講學習,寒暑不辍,甚至出行、戰事期間也不間斷。

他生育子女後,嚴抓皇子讀書,嚴到什麼程度?師傅湯斌都看不下去了。湯斌說:“皇上教皇太子(胤礽)過嚴,當此暑天,功課太多,恐皇太子睿體勞苦。”

康熙帝拒絕減輕課程,說:“朕幼年讀書,必以一百二十遍為率,蓋不如此,則義理不能淹貫,故教太子及諸皇子讀書皆是如此。”

為了更好地讓皇子讀書,雍正皇帝建立了上書房,規定皇子、皇孫6歲就要到上書房讀書。

他還強調師道尊嚴,要求皇子在師傅面前必須行禮,不能擺譜,“皇子知隆重師傅,師傅等得盡心教導,此古禮也”。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雍正帝讀書像。

皇子們地位尊崇,但是在師傅面前,必須規規矩矩服服帖帖,師傅背後有皇帝老子撐腰呢!

如果膽敢頂撞師傅,那後果極其嚴重。皇子奕緯覺得師傅教導過嚴,很不滿,發狠說:“将來我為帝,必先殺汝。”道光皇帝聽說此事,氣急敗壞,飛起一腳踢到奕緯身上,直接要了他的小命。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清朝《獸譜》,皇子們或曾以此為課本。

這些特殊的學生每天幾點開始上課呢?曾任乾隆朝軍機處行走的趙翼,在《檐曝雜記》一書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餘内值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蘇拉數人往來。黑暗中殘睡未醒,時複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

“五鼓”之時,也就是淩晨3、4點鐘,皇子們就進書房上課了。他們的課程包括: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曆史、策問、詩賦、書畫;騎射、國術、鳥铳射擊等軍事訓練。

正點放學時間為未正二刻(下午1點半),不過拖堂一個半小時也是常有的事。其間,辰初二刻(早晨7點半)、午正(中午12點)兩次吃飯,每次不超半小時。上課過程中要想休息,師傅同意了方可,休息時間不超15分鐘。

如此算來,全天的學習時間達到10個小時。

可以說,清朝皇子讀書之勤奮,創曆史之最。是以,趙翼感歎:“(諸皇子)文學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娴熟?”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乾隆帝與子女。

按清制,皇子15歲成年封爵建府,這時候能不能結束學業,要看情況。如果皇帝老子沒有分派差使,那就必須繼續到上書房來讀書。即便擔任了一定職務,根據乾隆皇帝的要求,“其無事之時,仍當日理常課,不容稍有曠廢”。

值得一提的是,皇家育兒并非“喪偶式”的,皇帝雖然日理萬機,他對于皇子的學習,還是很關心的。

首先,皇子們的各位師傅,是皇帝欽選的。其次,課程内容、上課規矩也是皇帝欽定的。第三,皇帝會經常檢查學習成績,甚至來個突擊測驗。上書房設在靠近乾清宮的位置,就是為了友善皇帝随時檢查功課。

清朝皇子學習負擔很重,每天學10小時,沒有寒暑假一年隻休6天

乾隆帝第十一子永瑆書法。

到清朝後期,皇宮裡萬事廢弛,不再像康雍乾時期那樣法度謹嚴,但是關于皇子或幼帝的教育依然沒有松懈。

鹹豐皇帝在皇子載淳5歲時就給他安排了學習事務,幼帝載湉也是5歲入學。

隻不過,後期的課程沿襲祖制,沒有随時代變化進行更新,内容陳舊,教出來的皇子或皇帝眼界狹窄、見識迂腐,對世界發展、對社會變遷反應遲鈍。他們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根本無法分析、更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

參考資料:

徐珂《清稗類鈔·師友類》,趙翼《檐曝雜記·卷一》,曾誠《皇子的課程表——清代皇子的蒙學與教養》,許靜《清代皇子教育與經筵制度關系探析》,闫濤《清朝皇子教育中文武特質的培養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