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好酒的,無論武将壯行還是文人宴會,都沒有少過酒,很多曆史名場面中也有酒的身影,比如戰國末期的渑池酒會、秦朝末期的鴻門酒宴、東漢末年的煮酒論英雄等等,似乎重大事件一旦少了酒便少了幾分意思。

随着現代世界各國交流日甚,我們能接觸到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傳統,這時也了解到原來喜歡喝酒的不止中國人,北方鄰居俄羅斯也是完全不逞多讓。

在非常艱難的二戰時期,伏特加成了蘇聯的必備戰略物資,前線士兵每天能獲得100克伏特加配給,生死關頭還不忘喝上兩口,可見他們對酒有多癡迷。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俄羅斯人遇到了中國人,誰更能喝呢?在蘇聯解體前夕還真的官方比試過一次!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俄羅斯人最愛的酒叫伏特加,俄文Vodka,在斯拉夫語言中就是‘水’的意思,把酒看做水一樣重要,那也是相當彪悍。因為酗酒,每年俄羅斯要凍死很多人,所帶來的健康問題也很嚴重。

也不是沒有上司人看到酒帶來的危害,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始,到蘇聯前期一直對酒都限制得比較嚴格,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到了斯大林時期開始因為戰争開始對酒水的控制放寬,以至于後來發展出軍隊中的酒文化。

這個酒文化起源于蘇聯元帥烏斯季諾夫,此人天性好酒,幾乎每餐必喝,最開始出席國際事務談判時為了保持禮儀沒喝酒,但次數多了就忍不住了,幹脆直接把酒帶入了重要場合的飯桌上。

由于他本人是海量,是以往往會把對方灌得暈頭轉向,這時再與對方談條件,往往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烏斯季諾夫多次用這個方式取得成功後,總結出一條經驗:在酒桌上擊敗對方,這就談判是取得絕對心理優勢的第一步。

是以很多人将這個專門用于談判的法則稱之為“烏斯季諾夫法則”,如今我們的衆多應酬中也有運用到。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蘇聯恢複好戰争的創傷後,很快就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不少國家仰慕其科技實力與先進武器,紛紛派出代表前往蘇聯購買軍備以充實自身國防。

軍購這事說白了就是做買賣,買方自然要拼命殺價,賣方則會努力擡價,談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這事也就成了。至于怎麼談呢,烏斯季諾夫就給對方狠狠上了一課。

最先領教的是越南人,越南自1976年宣布統一後野心漸漲,開始想要稱霸中南半島,要實作這個目标自然需要得到大國支援,越南便派出代表團前往蘇聯,想要購買一批先進的裝備。

時任國防部長的烏斯季諾夫隆重地接待了他們,隻不過烏斯季諾夫沒有把越南人帶進會議廳而是帶向了餐廳。

在越南人還沒完全反應過來的時候,高烈度的燒酒就端了上來,烏斯季諾夫也沒有客套,很快把自己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作為客人的越南代表團看到主人如此,也隻好奉陪。

舉杯換盞之間,越南人一個一個被喝趴下,趁着越南代表迷糊之時,烏斯季諾夫開始跟他們談判。這時的越南人頭腦混亂根本來不及思考,答應了很多條件,是以在最後蘇聯的武器賣出了比協定價更高的價錢。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圖:勃列日列夫與烏斯季諾夫

後來的印度人同樣也經曆過血淚教訓,而且還更慘。印度人由于宗教信仰,能喝酒的人不多,他們為了能在與巴基斯坦的對抗中占領上風而前往蘇聯。

烏斯季諾夫使用了一樣的招數把他們帶到酒桌上,但沒想到印度代表團大部分人不管怎麼勸都不喝,結果烏斯季諾夫等人喝了酒後對印度人大加嘲諷,以至于讓蘇聯代表團成員沙波什尼科夫都看不下去了。

沙波什尼科夫事後回憶:如果不是印度迫切地想要購買米格飛機和薩姆飛彈,我很懷疑他們是否會如此地忍耐。

除了越南、印度以外,北韓等國也中過招,是以烏斯季諾夫的大名傳遍了歐亞大陸,其他國家想要與蘇聯交易時都很擔心自己的胃。

當然,蘇聯也不是無往不利,後來在我國手上就吃癟了。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圖:沙波什尼科夫

自從戈爾巴喬夫上台後,中蘇兩國的關系逐漸緩和,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宣布兩國關系正常化。蘇聯為了讓兩國關系升溫、減輕一面的壓力,開始允許一些對中的軍售,也借此換些資金回去。

我國當時對蘇-27戰機很感興趣,蘇聯方面也同意了,對于價格雙方還是照例進行了一次協商。這時的國防部長已經換成了那個心疼印度人的沙波什尼科夫,他帶領了一支代表團來到北京談判。

經過初次接觸後,中國為蘇聯代表安排了歡迎宴,那酒一上來,蘇聯人頓時盛氣淩人,沙波什尼科夫直接說:這個酒要是用火點不着的,就别拿上來了,那樣的酒不是男人喝的。

很顯然,蘇聯方面是想在氣勢上壓倒我們,為談判創造條件,不過中國早有準備。

在酒桌外,我們已經通過管道了解到蘇聯是已經準備好出售蘇-27戰機的,不過他們還想借此再賣給中國一批米格-29,米格-29的利潤相對要高很多。其實當年如果有錢,我們也希望多買些先進武器,但現實是沒有足夠的資金,隻能購買最實用的蘇-27。

是以我們清楚蘇聯人的訴求,但蘇聯還不知我們的情況,對于談判來說,我們是有利的。

而在酒桌上,我們也推出了一位“酒神”——林虎将軍。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林虎将軍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被選送到東北民主聯軍航空隊學習航空技術,畢業後任華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飛行中隊飛行員,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上他就駕駛着P-51戰機飛過了天安門。

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擊落過美軍先進的F-86“佩刀”戰機,此後一直在空軍系統中工作,1988年被授予解放軍空軍中将軍銜。除了飛行技術優越外,林虎将軍還有個特點:很能喝。

蘇聯人在餐桌上很快就把酒一飲而盡,并示意我國代表跟上,林虎将軍不慌不忙打開一瓶白酒接着又開了一瓶啤酒,然後就混着喝完了。

蘇聯人這時瞪大了眼睛,雖然他們自诩能喝,但喝‘雜酒’還是有點發怵,畢竟那樣更容易醉不說,醒來還特别難受。

林虎将軍喝完後氣定神閑,表示要喝酒可以,但必須白的啤的混着喝。這極大地刺激到了蘇聯人,在喝酒上他們可不願意認輸,于是一場單方面的“吊打”開始了。

一個多小時後,蘇聯代表團18名成員中的17人都已經喝趴下了,但是林虎将軍依然沒有什麼反應。

那17人一個一個被擡出了宴會廳,唯一還有些清醒的那個也是連連佩服,蘇聯一直引以為傲的“烏斯季諾夫法則”在中國人面前失效了。

沙波什尼科夫事後還心有餘悸,直言:那個中國人看起來瘦小,但喝起酒來就像是一頭正在飲水的驢,而且他還喜歡把白酒和啤酒混合起來一口氣幹掉,太可怕了。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因為酒桌上的經曆,蘇聯人的态度好了很多,加上他們本來就是想買,是以我國很快就購得了蘇-27戰機,價格也遠遠低于同時期印度的采購價,林虎将軍這一頓酒為國省了不少錢啊!

後來我國不但購入了更多的蘇-27戰機,還引進了蘇-27整條生産線,同時也引進了一整套蘇聯80年代水準的材料規範、加工工藝、航電裝置,這些都是我國空軍建設的基礎。

是以這麼一看,有的人喝酒是誤事,有的人喝酒卻是争光!差别真大啊。

蘇聯愛在談判前先喝酒,越南印度都吃大虧,中國卻喝倒一片蘇聯人

軍人想要為國做貢獻真不一定在戰場上,林虎将軍用執行個體告訴我們,在酒桌上一樣也可以,前提是,你也有他這樣的海量。

當然酒并不是什麼好東西,大家能不沾就盡量别沾了,養成良好的習慣繼續前行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