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庸認為,必須讓情節合情合理,才能讓讀者買賬

金庸認為,必須讓情節合情合理,才能讓讀者買賬

小說寫作中,很多需要對讀者有所交待的時候,作者仍然一筆略過。這樣的文筆就是可商榷的。因為這些地方讀者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相關人物不這樣行為,反而那樣行為。為什麼不殺死這個人,而要保留着他的性命?等等。這些有待作者予以解答的疑問,在《射雕英雄傳》第三章中有很多顯露出來。

01 段天德把李萍押到北方

這一章首先需要解釋的一個疑問是,為什麼段天德要把李萍帶向北方?

段天德把李萍從法華寺押出來後,心想:“我闖了這個大禍,若回臨安,别的不說,我伯父立時就要取我性命,隻得且到北邊去避一避風頭。最好那賊道和江南七怪都傷重身死,我伯父又氣得一命嗚呼,那時再回去作官不遲。”接着,他就讓船夫帶着他和李萍一路向北搖去。

但是,這個過程中,為什麼段天德不找個地方落足?

段天德連轉了幾次船,更換了身上軍官裝束,勒逼李萍也換了衣衫。十多日後過江來到揚州,投了客店,正想安頓個處所,以作暫居之計,說也湊巧,忽聽到有人在向客店主人打聽自己的蹤迹。段天德大吃一驚,湊眼從門縫中張望,見是一個相貌奇醜的矮胖子和一個美貌少女,兩人都是一口嘉興口音,料想是江南七怪中的人物,幸好揚州掌櫃不大懂兩人言語,雙方一時說不明白,當下急忙拉了李萍,從後門溜了出去,雇船再行。

原來是江南七怪找來了。是以,他不敢稍有停留,沿運河北上,一口氣到了山東境内微山湖畔的利國驿。

讀者心中還會産生一個疑問,段天德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為什麼他沒有非禮李萍?

李萍粗手大腳,容貌本陋,這時肚腹隆起,整日價詈罵啼哭,段天德雖是下流胚子,對之卻不起非禮之心。兩人日常相對,隻是相打相罵,沒一刻安甯。

既然如此,為什麼段天德不幹脆殺了李萍呢?

不是不想,這不,他已經有了這個心思。原來,韓氏兄妹始終在追查李萍母子的蹤迹,好幾次都很危險,差點被他們發現。是以這個時候,段天德越來越害怕會被牽扯。

段天德帶着李萍同逃,原是想以她為質,危急中好令敵人不敢過于緊逼,但眼前情勢已變,心想自己單身一人易于逃脫,留着這潑婦在身邊實是個大大的禍胎,不如一刀殺卻,幹手淨腳,待韓氏兄妹走後,當即拔出刀來。

不過,李萍也不是傻子。她其實也很想手刃仇人,為夫報仇。她取出貼身藏的,那把丘處機所贈的那把短劍,趁機紮向段天德。這一下還差點就殺了段天德,可把段天德吓壞了。

段天德怕韓寶駒等回頭再來,如獨自逃走,又怕李萍向對頭洩露自己行迹,忙逼着她上船又行,仍是沿運河北上,經臨清、德州,到了河北境内。

在這個過程中,每次他們到陸地上去小住幾天,沒過多久都會有人找尋前來,後來,除了那個矮胖子與女子之外,又多了個手持鐵杖的盲人。不用想,是柯鎮惡。這就是說,江南七怪離段天德越來越近了。

李萍也發現有人在追蹤自己了,是以内心就興奮起來,她一會裝瘋,一會賣傻,總之就是要利用一個可能性,給追蹤的人留下痕迹。這下子,段天德更加頭疼了。

殺不敢殺,留着又是個禍害。那麼就丢下李萍,自己跑吧?

他也是這樣想的,但轉念一想,總是不敢,對她暗算加害,沒有一次成功。是以,李萍這道護身符竟變成了甩不掉、殺不掉的大累贅,反咬提心吊膽的防她來報殺夫之仇,當真苦惱萬分。就這樣,一邊苦惱着,一邊帶來金國京城燕京。

那麼,為什麼段天德和李萍不留在金國?

段天德心想大金京師,地大人多,找個僻靜所在躲了起來,隻消俟機殺害了這個潑婦,仇人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找不到自己了。

他滿肚子在打如意算盤,不料剛到城門口,就看到城中走出一隊金兵來,不問情由,便将二人抓住,逼令二人挑擔。李萍身材矮小,金兵給她的擔子輕些。段天德肩頭卻是一副一百來斤的重擔,隻壓得他叫苦連天。

這隊金兵随着一名官員一路向北。他們去哪裡呢?原來是去蒙古的。哎呀,這簡直了,越走越北了。數十日中,盡在沙漠苦寒之地行走。直到他們遇見了不知道從哪裡戰敗了的大隊兵馬湧将過來。

金國官兵見敗兵勢大,當即四散奔逃。李萍本與段天德同在一起,但衆敗兵猶如潮水般湧來,混亂中段天德已不知去向。李萍抛下擔子,拼命往人少處逃去,幸而人人隻求逃命,倒也無人傷她。

就這樣,通過環環相扣的合理性闡述,李萍被段天德給押解到了蒙古大漠。這樣的經曆實在是傳奇,普通人講來會感覺這不可思議。但是,金庸使用的合理性寫作手法,反而讓讀者感覺很可信,因為他已經把讀者心中的疑問給解決了。

金庸認為,必須讓情節合情合理,才能讓讀者買賬

02 郭靖為什麼要救哲别

本章關于合理性闡釋的第二個典型,就是小郭靖為什麼要救哲别,而且還要那麼堅持維護他?書中這樣描述:

“正玩得高興,忽聽得東邊馬蹄聲響,一騎匹馬慢慢踱來,馬背一人俯首伏在鞍上。那馬踱到臨近,停了腳步,馬上那人擡起頭來。郭靖吓了也一跳,不禁驚叫出聲。隻見那人滿臉又是泥沙,又是血污,正是前日所見的那個黑袍将軍。”

什麼意思呢?原來前天郭靖躲在山丘背後看到的激烈戰鬥,其中一個很讓他佩服的英雄,就是眼前這個黑袍将軍,即哲别。因為有了這個印象分,是以郭靖特别想救助哲别,也就才會有後來的諸多救助行為。

在這些救助哲别的行為過程中,典型的是術赤抽他的鞭子,郭靖還是堅持不說哲别藏在哪裡。這顯現出他的倔強,以及他對哲别的堅決回護。“郭靖與哲别本不相識,但前日見他在戰陣英勇異常,不禁欽佩,而給術赤抽了這幾鞭之後,心裡怒極,激發了天性中的一股倔強之氣”。

是以,雖然“郭靖被他打得滿臉是血,反而更加倔強,不住叫道:‘我不說,我不說!’”這裡,金庸因為已經在前面做好了鋪墊,是以這裡寫郭靖極力保護哲别的各種行為,就有了很強的合理性,讀起來會讓讀者覺得自然而然。

金庸認為,必須讓情節合情合理,才能讓讀者買賬

03 合理性才能說服人

為什麼要特别強調合理性在小說寫作過程中的作用呢?小說基本上是杜撰的,它們本來就不是現實的東西,本來就對讀者缺乏說服力。如果是現實的人和事的話,那會很令人有現實感,能夠比較容易地說服讀者。

這對小說中的杜撰出來的人事來說,就要難得很多。要想讓讀者相信你所寫的東西,首先就需要讓情節合理化。你所寫的,要合情合理,能夠說服人。

所謂合情,就是人物在面對相應的行為和事實的時候,會被激發出相應的情感,如小說中母親眼看着兒女要被惡人殺死,她絕對要掙紮着呐喊,而不是冷冰冰的無動于衷。這就是合情。

實際上,合情本身也意味着合理。所謂合理,就是合乎理性,合乎規律,合乎邏輯的内在要求。相對于合情來說,合理更加深刻,也更加能夠産生說服力。

合理,才能說服人。讀者會感覺你的小說中的各個情節,因為合乎理性的要求,是以顯得很自然,顯得很合乎人性要求和人物互動的基本方向。這個時候,就算小說情節是杜撰出來的,但是因為合理是以它們也是可以相信的。

如果不合理,怎麼能說服人呢?如果你寫的都反常理,如金國在完顔洪烈帶領下打到南宋,結果南宋軍民沒一個人起來反抗,最後都雙手投降了,這樣的情節就肯定是反常理的,是以就不會令人相信。

對這樣的情節和行動,讀者心裡面就會産生反抗,他們是不會接受的。這樣的小說也就不可能給讀者帶來好的閱讀體驗。

怎麼去進行合理化寫作呢?最為直接的,是一邊描寫,一邊凸顯出情節的合理性。比如段天德帶着李萍一路向北的時候,他的各種行為的合理性,就伴随着他們一路向北的過程不斷展現出來。

此外,還可以通過鋪墊來刻畫合理性。如郭靖為什麼要救哲别?原來他在前一天已經看到了哲别的英雄行為,是以心中就對他由衷佩服,才會有後來的救助行為。這樣的合理性刻畫,就是通過鋪墊來實作的合理性描寫。

合理化,不僅是小說閱讀時所需要的,而且它還是評論影視劇的時候所需要的。如果不合理,不真實,那麼這樣的影視劇拍出來就很難令人信服。

相對于小說而言,影視劇的合理性要求更加高。小說中很多語言會互相遮蓋,讀者很多時候會略去不少的情節語言,是以相對來說并不太合理的情節和語言,可能也不會給讀者帶來太多的直接影響。

但是,影視劇就不一樣了。因為是采用形象語言叙事,是以它們給熒幕前的觀衆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直接而深刻的。這個時候,如果語言合理性有欠缺,觀衆會很快就能夠發覺其中的漏洞。

總之,對于小說或者影視劇創作來說,都要把合理性當作重要标準之一。讀者衡量一部小說的水準高低的時候,把合理性作為判斷标準,顯然是很适宜的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