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争中最激烈、最殘酷的戰役之一,上甘嶺戰役非常鮮明地展現出了美軍火力封鎖強度之高、距離之遠。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在這場戰鬥中,敵我雙方的裝備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别。在這場戰鬥中,聯合國軍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大炮300多門,坦克170多輛,而志願軍的這些裝備則全部為零。據戰後統計,平均每一秒鐘,就有6發炮彈在上甘嶺炸響。每平方米的土地上,都至少有76枚炮彈爆炸,其炮兵火力密度,遠超第二次世界大戰水準。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面對如此殘酷的火力壓制,志願軍正面戰場幾乎全部被摧毀,隻能在反斜面挖坑道,等到美軍炮火停下來時,才能從坑道中出來,對上前沖鋒的美軍進行反擊。這種拉鋸戰近乎殘酷,美軍幾乎切斷了上甘嶺志願軍所有的給養。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開始送進坑道一些蘿蔔,但随後發現吃了蘿蔔燒心,于是志願軍第十五軍黨委拿出自己的存折,自掏腰包買了2萬顆蘋果,并組織了送果小分隊,答應隻要誰能送進坑道一筐蘋果,就獎勵二等功一次。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但是直到上甘嶺戰役結束,都沒有送進坑道一筐蘋果,隻有一名送果員在最後将要犧牲的關頭,拿着地上散落的一顆蘋果,用盡全身力氣滾進了坑道。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坑道中的戰士們拿到這唯一的一顆蘋果後,都舍不得吃,一人隻咬一小口,生怕咬大了不夠别人吃,就這樣你一小口我一小口,一顆蘋果幾乎傳遍了整個坑道。這樣的事情并非出現在故事中,而是活生生真實發生的事情。

上甘嶺戰役,黨委為戰士自費購買2萬顆蘋果,為何隻送進去一顆?

通過上甘嶺戰役中這一顆蘋果,我們就可以看得出志願軍當時面臨的是怎樣一種境地,由此又能折射出整個抗美援朝戰争的艱難和不易,志願軍用最差的裝備、最落後的條件,硬生生打敗了全副武裝的美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正是這些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