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義沒什麼名氣,項羽等人為何要歸他指揮?這是有原因的!

秦末漢初,最早造反的是陳勝、吳廣,最大的受益者是劉邦,活的最轟轟烈烈的項羽,可處在過渡階段最有權勢的還要說是項梁。

宋義沒什麼名氣,項羽等人為何要歸他指揮?這是有原因的!

借着陳勝起義的風口,項梁從會稽郡征集了八千子弟兵,之後渡過長江,一路收納各路英雄豪傑,前來投奔的有陳嬰隊伍、英布隊伍、蒲将軍隊伍,以及劉邦隊伍等等等。

項梁一時是風生水起無限風光,得知陳勝兵敗戰死以後,他聽從謀士範增的意見,把楚懷王的孫子心立為楚懷王,自任武信君。之後他屢次打敗秦朝最強的章邯大軍,手下的劉邦和項羽也是攻城拔寨,殺掉了對方的猛将,也是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此時的項梁有點飄了,他覺得秦朝就這樣了,成就千古偉業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項梁手下有一個叫宋義的人,他很及時的發現了這一點。宋義勸告項梁,聽說打了勝仗以後,如果将領驕傲士兵懈怠的話,那就離失敗不遠了。現在您的士兵可有些懈怠了。聽說秦二世正準備給章邯增派人手,我有點擔心您。

要說項梁剛過長江的時候,還是挺能虛心接納意見的,可這段時間他打的太順了,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是以根本就沒把宋義的話放在心上。不過項梁也能感覺的出來,宋義對自己也是一片好心,而且口才不錯,就派他去出使齊國。

宋義沒什麼名氣,項羽等人為何要歸他指揮?這是有原因的!

當時的齊國和楚國屬于盟友關系,可因為種種複雜的原因,多少有了些嫌隙,雙方正在互通使者,修補關系。宋義在去往齊國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齊國派往楚國的使者高陵君。

雙方碰面以後,宋義就問高陵君,您是不是要去見武信君項梁?

高陵君點了點頭,這正是我出使楚國的主要目的。

宋義告訴對方,您先不要着急,楚國現在出了點問題,我感覺武信君要吃敗仗,搞不好還要出事。您要是放慢前進的腳步,興許能躲過一劫,要是正好撞到槍口上,搞不好會丢掉性命啊!

果然不出宋義所料,秦朝給章邯增派了大軍,章邯帶領大軍偷襲定陶的項梁,項梁那會把主力部隊分給劉邦項羽出去打地盤了,加上自己大意沒有嚴加防範,結果落得個兵敗身亡。

項梁這一死,真是群龍無首啊,大家都有點慌,劉邦和項羽那時候正在攻打外黃,一時攻不下來,他們就放棄外黃,轉向攻打陳留,可軍隊總是打不起精神來,陳留也難以攻克。

劉邦和項羽就商量,現在老大挂了,士兵們也都沒有精神頭了,咱們還是先不要打了,他們就同另外一隊的将軍呂臣商量,一起撤軍向東回彭城。呂臣的大軍駐紮在彭城東面,項羽的軍隊駐紮在彭城西面,劉邦的軍隊駐紮在砀縣。

再說章邯,幹掉項梁以後,他是長出了一口氣,現在起義軍最能打的已經趴下了,再也沒有人能威脅我了,他就大軍北上去攻打趙國。項梁戰死以後,對起義軍的影響很大,趙軍也不是章邯的對手,最後趙王歇帶兵逃到了巨鹿,被章邯的大軍團團圍住。

宋義沒什麼名氣,項羽等人為何要歸他指揮?這是有原因的!

此時楚國的名義國王還是楚懷王,聽說項梁死後,他也害怕了,就離開了都城盱眙,來到了彭城。在這裡,楚懷王合并了項羽和呂臣的軍隊,親自對大軍進行調配,他任命呂臣為司徒,劉邦為砀郡長,封武安侯,砀郡的軍隊還是交給劉邦管理。

趙國是盟國,這時候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派兵援救趙國就成為楚懷王的當務之急。兵肯定是要派的,可誰做統帥合适那?劉邦?項羽?還是其他人?

這會,齊國的使者高陵君早已經在楚國了,作為友國使者,高陵君給楚懷王提出了建議。在我來的路上,遇到貴國的使者宋義,他那時候就料到武信君的敗局,可見此人很懂用兵之道啊!

楚懷王聽高陵君這麼一說,怎麼,我手下還有比項梁高明的人,正好宋義已經出使傳回,他就得到了楚懷王的召見。

二人坐下來這麼一聊,你想啊,那宋義是在項梁面前都能擺出道道的人,何況面前是毫無實戰經驗的楚懷王了,幾番交談之後,楚懷王深信不疑,宋義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就這樣,宋義被封為上将軍,項羽封魯公為副将,範增為末将,三人帶領大軍前去趙國,解巨鹿之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