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引言

海鷗将軍戴安瀾在緬甸主要指揮過的兩次戰役,即同古會戰和攻克棠吉。與12天的同古大戰相比,棠吉之戰也許有點“名不見經傳”。然而,這場攻堅戰的過程和意義卻非比尋常。200師在錯誤情報的誤導下,三天往返奔襲數百裡(乘車),以疲憊之師夜襲棠吉,并以巷戰的方式将其攻克,保證了遠征軍的後方安全。隻可惜史迪威和羅卓英的指令讓棠吉得而複失,才有了後來的敗走野人山。

一、英軍一觸即潰,平滿納會戰無奈被取消

200師撤出同古後,遠征軍最高長官部便開始策劃平滿納會戰,同時指令新22師在葉達西附近阻擊日軍,廖耀湘把地點選在了斯瓦河。仗打得非常漂亮,他們在這裡牽制了日軍20多天,為各支隊伍赢得了充分的集結和部署時間。然而,此時的英軍再次“掉鍊子”。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平滿納會戰的東線(羅衣考方向)為第6軍,西線則是英緬聯軍。英軍繼續發揮了他們在緬甸戰場上的“優良傳統”:一觸即潰,而且是那種招呼都不打一聲的逃命。與此同時,第6軍暫55師被打散不知去向。這樣一來,中路第5軍的兩翼全部暴露給日軍,他們極有可能被三面合圍。再實施平滿納會戰已經不現實了,遠征軍長官部被迫将其取消。

正在長官部制訂了新的作戰方案時,一個消息傳來了:西線的喬克巴當發現了大批日軍(大約3000人)。史迪威和羅卓英指令200師的三個團火速前往迎戰。可事實上,這是英軍散布的一個假情報!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二、英軍散布假情報,200師被迫調往西線

英軍一路後撤到仁安羌以西,在這裡本有孫立人的新38師為其做掩護。英軍撤退時不但帶着家眷,還拖着大量的财物。他們擔心突然出現日軍新38師不足以應付,就謊稱這裡真來了日軍,讓更多的中國軍隊為其掩護。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杜聿明聽聞此事後拒絕執行指令,理由如下:

第一,新38師就駐守在仁安羌,并沒有報告有日軍出現。

第二,第5軍和第66軍被分布在平滿納至曼德勒長達300餘裡的路線上,兵力太分散,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現在又要将200師派到200公裡外的西線,無疑于自廢武功。

第三,英國人背信棄義,不能什麼事都圍着他們轉。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其實,比杜聿明說得更嚴重的是日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日軍獲悉遠征軍放棄平滿納會戰後,派遣56師團進攻東線的第6軍,羅衣考陣地失守後,棠吉被占領。這意味着什麼?棠吉被占,臘戍即将不保,遠征軍回國的大門将被徹底堵死。

然而,此時的遠征軍指揮部還在為英軍“殚精竭慮”。200師最終還是向喬克巴當出發,他們開始了三天數百裡的往返急行軍。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三、三天“跑”數百裡,200夜襲棠吉

第5軍是個機械化軍團,200師3個團去喬克巴當有汽車運輸。當他們到達後,戴安瀾就有了想罵人的沖動。在這裡沒有發現日軍,隻看到一群潰敗下來的英緬聯軍,不緊不慢地在所謂的“逃命”。戴安瀾知道200師被騙了,隻好指令隊伍就地休整,先把飯吃了等候下一步的指令。

此時的遠征軍長官已經獲悉了棠吉丢失,他們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于是指令杜聿明:讓200師立刻從喬克貝當出發,開往棠吉并将其攻克。200師一路急行軍剛到西線,屁股還沒坐熱就又要從西線殺回東線。這一來回就是三天的時間,官兵們的情緒可想而知。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戴安瀾心裡也有火,可他不能表現出來。棠吉事關整個遠征軍的命運,軍心絕對不能受到影響。在快抵達棠吉之時,200師的先鋒和騎兵團(摩托化隊伍)率先與日軍遭遇,将士們把一肚子怒火全部灑向日寇。随着後續隊伍不斷抵達戰場,杜聿明也親自上陣指揮,他把指揮所設立在距離棠吉15公裡的地方。三軍用命,200師很快占領了棠吉西、南、北三面的高地,剩下的就是棠吉城了。

攻克棠吉的任務交給了200師的步兵指揮官兼598團的團長鄭庭笈。此時天色已晚,他決定率領598團的官兵夜襲棠吉與日軍進行肉搏,然後打巷戰,200師的其他隊伍随598團依次跟進。戰鬥打得極為慘烈:598團的将士們逐屋逐巷和日軍争奪;599團的團長柳樹人在輕機槍手犧牲後,不顧警衛員的阻攔親自上陣繼續射擊。200師就是在這樣前赴後繼的進攻中,徹底攻克了棠吉。

三天往返數百裡,200師與日軍打巷戰,勇奪棠吉

結語

收複棠吉後,如果200師繼續追擊56師團,極有可能将其消滅(56師團已成孤軍),至少可以立保臘戍不丢,拒敵于國門之外。但是,遠征軍的長官部堅持要進行曼德勒會戰。最終,200師放棄了剛收複的棠吉,也成了遠征軍噩夢的開始。不過,200師在各種不利因素下仍然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不愧王牌之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