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熙、雍正相比,乾隆是不太重視後妃出身的,在乾隆後宮中,除了孝賢皇後之外,居高位者大多是來自内務府的包衣女子,如慧賢皇貴妃、淑嘉皇貴妃,要不就是來自民間的漢女,如純惠皇貴妃、慶恭皇貴妃。不過,乾隆後宮也有一些出身名門的女子,比如說今天要講的舒妃。

關于舒妃的具體家世,官方史料沒有記載,不過後世編纂的《星源集慶》稱其為葉赫那拉氏,侍郎永绶之女。後來舒妃的大祭文中也稱其為“毓質名門”,是以,有專家推測,舒妃之父極有可能就是康熙朝權相納蘭明珠的孫子永壽,母親為永壽之妻關氏。
值得一提的是,永壽與妻子關氏還生有一個女兒,是舒妃的姐姐,此女疑似嫁給了傅恒,也就是說,這舒妃是傅恒的小姨子。
這樣來看,這舒妃家世還真不一般,不僅出自享有皇親國戚之稱的葉赫那拉氏,而且,還與鑲黃旗富察氏關系匪淺。
乾隆六年年初,舒妃以滿洲正黃旗旗女的身份參加了八旗選秀,被乾隆一眼看中,13歲的滿洲少女躍入宮廷,被封為舒嫔。
話說,就在舒妃進宮差不多的年份,大清後宮出現了一名宮女,這名宮女是内管領魏清泰的女兒(魏氏),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令妃。不過,此時舒妃顯然靠着家世背景走在了前列,不過,這一切在乾隆十年發生了改變。
乾隆十年,慧賢皇貴妃去世,乾隆對後宮人事進行了調整,已經是貴人的魏氏被封為令嫔,而舒妃的位分卻沒有發生變動,而且根據《清實錄》記載,令妃此時已經位列三嫔之首,其他兩位是舒嫔與怡嫔。
據史料記載,舒妃入宮後最開始居住的寝宮是承乾宮,她在乾隆十六年于承乾宮為乾隆生下了一名皇子,是為皇十子。可惜的是,這位小皇子隻活了兩歲便夭折了,此後,舒妃便再也沒能生育。
愛子的夭折,令舒妃十分傷痛,為了安慰舒妃,乾隆特意将兩個皇子皇女交給舒妃撫養,一個是嘉貴妃所生的皇十一子永瑆,另一個是令妃所生的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随後,不知是哪一年,舒妃寝宮發生了變動,由承乾宮搬到了永壽宮居住,而這永壽宮正是令妃最開始居住的寝宮。
乾隆四十年,掌管後宮的皇貴妃魏氏病逝,當時,宮中已經沒有了皇後、皇貴妃與貴妃,位分最高的便是妃位,而排在妃位之首的正是令妃。是以,這一年年底為壽康宮的崇慶皇太後請安,是舒妃與穎妃帶着妃嫔前去的。
然而,好景不長,隻過了兩年,舒妃便病逝,死後金棺暫安于西花園,推測舒妃有可能是在西花園養病,然而死于該園,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死于圓明園。
舒妃去世後,乾隆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喪禮,派十一阿哥永瑆、永琪第五子綿億、六阿哥永瑢長子綿聰,和恪公主額驸紮蘭泰與和嘉公主之子豐紳濟倫為其穿孝,乾隆本人還親自為舒妃祭奠。
但是,有一點比較讓人看不懂,乾隆曾為好幾位死去的妃子追封,卻唯獨沒有對舒妃追封,這又是為何呢?何況舒妃又是出自名門,沒有理由不進行追封的,至于其中原因,相信隻有乾隆本人才清楚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星源集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