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爾哈赤第十一妃,與姑姑同侍一個丈夫,侄子成為康熙輔政大臣

大家都知道,努爾哈赤娶了一個葉赫那拉氏女子,生下了清太宗皇太極,這位葉赫那拉氏女子,便是孝慈高皇後孟古哲哲。然而,事實上,努爾哈赤還娶過一位葉赫那拉氏女子,她便是側妃葉赫那拉氏。

努爾哈赤第十一妃,與姑姑同侍一個丈夫,侄子成為康熙輔政大臣

來自仇敵部落的貴族之女

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前,他的最大敵人便是葉赫部,1593年,葉赫部糾集九部聯軍侵犯建州,被努爾哈赤殺得大敗而歸。在這次戰争中,努爾哈赤将葉赫部的一名首領斬殺了,他就是葉赫西城城主布寨,這布寨便是葉赫老女(号稱女真第一美女)的父親,令人發指的是,努爾哈赤還将布寨的屍身一分為二,一半還給了葉赫,這使得葉赫部與建州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由此便産生了“滅建州者葉赫”的詛咒。

不過,除了仇恨之外,為了部落利益,葉赫與努爾哈赤,還有過兩次聯姻,第一次,便是孝慈高皇後孟古嫁給了努爾哈赤,時間較早,為1588年。第二次,便是側妃葉赫那拉氏于1610年同樣嫁給了努爾哈赤。那麼,這側妃葉赫那拉氏與孝慈高皇後,究竟是什麼關系呢?

《清史稿》中記載,側妃葉赫那拉氏的父親是葉赫部首領楊吉砮,即孝慈高皇後的父親,按照這個記載,孝慈高皇後與葉赫那拉氏是親姐妹關系。

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側妃葉赫那拉氏的父親并不是楊吉砮,而是拜三,這個拜三與楊吉砮之子金台石(孝慈高皇後的兄弟)是堂兄弟關系。是以,這葉赫那拉氏應該是孝慈高皇後的堂侄女。從出身來看,葉赫那拉氏是比較高貴的,這也是她能夠獲得側妃位子的主要原因。

投敵而來的婚姻

按理來講,當時葉赫與建州之間勢同水火,葉赫部是不會将女子嫁給努爾哈赤的,更何況還是一名貴族之女,那側妃葉赫那拉氏是如何來到建州的呢,很明确:投敵來的。

當時,努爾哈赤勢不可擋,滅掉海西女真四部隻是時間上的問題,是以,葉赫部内部貴族便産生了分化。在此情形下,葉赫那拉氏的哥哥蘇納,便帶着她歸順了建州,為了表示忠心,蘇納便将妹妹葉赫那拉氏嫁給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第十一妃,與姑姑同侍一個丈夫,侄子成為康熙輔政大臣

當然,努爾哈赤也給予了賞賜,将14歲的女兒(庶妃嘉穆瑚覺羅氏所生的第六女)嫁給了蘇納,此女與蘇納婚後所生的長子,取名為蘇克薩哈。蘇克薩哈就是努爾哈赤的外孫,也是側妃葉赫那拉氏的(娘家)侄子,後來成為康熙初年的輔政大臣。

此外,康熙朝還有一位權臣,即納蘭明珠,明珠是葉赫末代貝勒金台石的孫子,蘇克薩哈是貝勒拜三的孫子,金台石與拜三是堂兄弟關系。是以,這明珠與蘇克薩哈實際上是族兄弟關系。

葉赫那拉氏的生育狀況

其實,側妃葉赫那拉氏在嫁給努爾哈赤之時,努爾哈赤已經五十多了,但葉赫那拉氏還是給努爾哈赤生下一個女兒,即第八女聰古倫。

聰古倫是努爾哈赤最小的女兒,因生母葉赫那拉氏地位較高(側妃),是以她便獲得了和碩公主的封号,在聰古倫14歲那一年(1625年),奉父親努爾哈赤之命,嫁給了蒙古喀爾喀部的台吉固爾布錫。

當時,努爾哈赤早已建立後金,他的敵人不再是女真内部部落,而是大明王朝,是以團結蒙古部落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便将幼女嫁到了喀爾喀部。不過,聰古倫公主的壽命不長,她于順治三年(1646年)去世,年僅35歲。

其實,到了努爾哈赤執政後期,側妃葉赫那拉氏在後宮的位置已經非常靠前了,大緻排第三位,位于大妃阿巴亥與側妃哈達那拉氏(阿敏)之後。但就是這樣一個重要人物,史料卻沒有記載她是在哪一年去世的,真是讓人有些遺憾。

努爾哈赤第十一妃,與姑姑同侍一個丈夫,侄子成為康熙輔政大臣

子辰說:

側妃葉赫那拉氏,是出身高貴的部落之女,以妙齡嫁給年老的努爾哈赤,與姑姑孝慈高皇後為同一丈夫。不過,這葉赫那拉氏與姑姑孝慈高皇後應該沒有見過面,孝慈高皇後在1603年已經去世,而葉赫那拉氏是在1610年嫁給努爾哈赤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滿洲實錄》《八旗通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