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說:當全世界最後一個人忘記你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死亡。在這世上,每分每秒都有無數人在出生、死亡。大多數人兩手空空來到這世上,再默默無聞走完這一生。

戰争年代,每個人身上都背負着太多故事,或殘酷、或感動,但卻在為後世打下和平江山以後選擇将這些故事埋葬,深藏功與名。

九旬老人盧文煥便是其中之一。2011年3月23日,盧文煥老人去世。在他去世後,家人才發現他竟然是特等功臣。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那麼,盧文煥老人做了什麼,又為什麼選擇低調走完一生呢?

少年盧文煥

1921年,盧文煥出生在河南省靈寶市九營村。此時的中華大地正處于軍閥混戰的時期,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同年,中國共産黨在嘉興南湖成立。

家境貧寒的盧文煥從小便吃了不少苦,父母也在盧文煥十歲那年相繼離世。孤苦伶仃的他隻好去地主家打長工,雖然要忍受地主的剝削和欺辱,但年幼的他隻能如此維持自己的生活。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日複一日的勞動中,盧文煥聽得最多的便是共産黨的故事,和自己此刻的生活不同,共産黨所到之處,不僅沒有地主的打壓,反而還會給農民分田地;不僅沒有大小軍閥,而且紀律嚴明,是為窮人做事的部隊。

那時起,共産黨的名字就已經被記在了盧文煥心裡。解放戰争時期,國民黨節節敗退,直到1947年,河南得以解放。盧文煥也終于有機會接觸到夢寐以求的共産黨,簡單收拾行李後,他便踏上了尋找解放軍的道路。

半個月以後,盧文煥找到解放軍。此時的盧文煥已經二十多歲正當年,身手靈活,而且盧文煥從小習武。可對部隊來說,年齡卻稍微有點大,但盧文煥的精神感動了部隊上司,于1948年成功加入共産黨。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智拿李子奎

在加入共産黨後,盧文煥大大小小也完成過許多任務。一次,上級派遣盧文煥所在部隊在敵軍路上設埋伏,等到敵軍快要到達時,才發現敵軍的數量遠超自己接到通知中的三十多人。

部隊一商量,最後決定在敵軍必經的公路埋下炸彈,等到敵軍通過時,隐藏在草叢中的部隊拉動細麻繩,引爆炸彈。十幾人的隊伍最終殲敵上百人。這次埋伏也讓盧文煥所在的部隊每人記了一次大功。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盧文煥也在一次次戰争的積累經驗,成為一名班長,而他最精彩的一次作戰則是活捉李子奎。

解放戰争後期,國民黨自知難以翻身、大勢已去,準備退往台灣,但大陸仍有許多殘餘勢力,其中有一個叫李子奎的土匪,自從1949年被國民黨籠絡以後,便打算為蔣介石效力。

此時李子奎所在部隊的司令劉希程卻正在計劃起義,李子奎自然心不甘情不願,但是礙于司令的面子,自己又是敢怒不敢言。于是他暗地裡煽動了五千多人進行反動武裝。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1949年6月10日,劉希成部隊起義時,李子奎帶着自己的五千多人進行偷襲,無奈下劉希成向共産黨求助,共産黨的支援下,李子奎的隊伍被記得粉碎,但李子奎仍率領着小部分人成功逃走。

李子奎逃到了熟悉的靈寶縣,他也并未因為國民黨的失勢有所收斂,反而繼續為非作歹。很快,共産黨決定清除剩餘土匪勢力,而李子奎卻每次都能成功逃脫。

直到1949年12月,解放軍通過群衆舉報,了解到李子奎所在的地點。剿匪部隊立馬向上請示,并且派出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隊伍,對李子奎進行抓捕。盧文煥正是這支隊伍的人員之一。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根據舉報,李子奎躲藏在馬家寨的一家地主家中,突擊隊找到這裡,地主也很識相地交代了李子奎的情況。原來,這家地主家中有一設計精巧的地洞,兩頭通向不同的地點,并且中間還有一暗洞。

李子奎便躲藏在這暗洞之中,每天有人負責送水送飯。突擊隊派人守住兩邊洞口,再派出一人跟着地主進洞,活捉李子奎,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身手靈活的盧文煥。

跟着地主進洞的盧文煥眼前隻有一片隐隐約約的影像,突然一個黑影閃過,盧文煥警覺地舉起槍,黑暗中頂到了李子奎的腹部。李子奎也很快地拿起槍,定在了盧文煥的腦門上。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受到驚吓的地主趕緊跑了出去,留下兩個人僵持在原地。由于任務要求活捉李子奎,頂着槍的盧文煥不敢貿然開槍。而此時的李子奎也是破罐子破摔,盧文煥隻能想其他的辦法。

這時,黑暗中的盧文煥問了一句:你是不是李占奎啊?

李占奎是李子奎的别名,知道的人不多,但從小生活在靈寶的盧文煥卻早有耳聞,李子奎也放松了警惕。盧文煥趁機借口說自己是國民黨的老兵,正在召集被打散的部隊,奉命來接李子奎回去商量對策。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将信将疑中,李子奎跟着盧文煥出了地洞。即将出去時,李子奎發現不對,轉身便往裡跑,但此時的情況已經由不得他。盧文煥轉身一記拳頭将李子奎打倒在地,洞口的戰友也急忙過來幫忙。

盧文煥活捉李子奎這一戰,直接讓盧文煥成為了“特等功臣”。

深藏功與名

1951年,建國後的盧文煥光榮退伍,回到家鄉。在村裡的盧文煥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勁頭,擔任過生産隊長、民兵營長,帶領着村民發展生産。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當兵抓土匪的往事也隻當是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聽,并且要求他們不能出去宣傳,“不能表功”。是以,盧文煥的子女隻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年輕時抓過土匪,卻不知道還有着“特等功臣”的榮譽。

不僅如此,退伍後的盧文煥日子過得并不富裕,本來能夠依靠“特等功臣”榮譽換得一份工作的他并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回家安安生生的又成為了一名農民。

哪怕是生活再艱難,盧文煥也沒有向政府尋求過幫助,每年村裡的幫扶名額也從未占用過,隻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

九旬老農去世,子女發現他的隐藏身份,政府得知後為他開追悼會

當這張“特等功臣”的獎狀被發現之後,一生默默無聞的盧文煥老人的經曆才被挖掘出來,盧文煥的子女也才知道自己的父親不隻是一個年輕時抓過土匪的農民。

盧文煥的身份被公開後,當地政府立馬趕到了盧文煥家中,為他召開追悼會。也許對于老人看來,這些事并不足以被炫耀,但這些精神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