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公元937年,段氏正式建立大理國。至公元1253年,這個偏安西南的多民族政權消失于曆史的長河中。由于大理國,其文化和政治的多種因素影響,至今流傳下的文字記載與考古發現比較稀少。上世紀60年代,考古專家于雲南曲靖縣發現一塊石碑,這塊石碑上的内容過于脫離實際,是以不少史學家至今都争論不休。那麼這些碑文到底記載了哪些内容呢?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朋友應該會清楚,相傳大理段氏個個武功高強,還擁有不傳之秘"六脈神劍"。是以不少人覺得:大理段氏個個風流倜傥,除惡揚善,應該是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可真實曆史中,大理段氏乃是雄霸一方的諸侯,并非什麼俠客。公元937年,大理國創始者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不少名門望族,于雲南大理建立少數民族集中政權。由于大理段氏乃是白族居民的先賢,段家不少實權人物都信奉佛家文化。即使大理國身處當時混亂的戰争年代,也是不少人夢想的世外桃源。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1961年,雲南省文物局于曲靖縣城武侯祠,發現一塊石碑。這塊石碑并沒有确切的命名,坊間稱之為"三十七部會盟碑"。據專家勘測,這塊石碑是大理國第5代國王段素順,于公元971年所建造。清朝康熙十八年,也就是1679年被埋入地下。直至1961年,這塊石碑又重見天日。如今這塊石碑被移至曲靖中學,國務院為此地頒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之一。這塊石碑高1.25米,寬0.58米,厚0.16米,共212字行楷書。這塊石碑上記錄内容也非常簡單,碑文記載了:公元970年左右,大理段氏政權讨伐雲南當地幾處叛亂,與白族、彜族等大部分東方三十七部于曲靖會盟。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更通俗點來說,公元970年,大理國王段素順為讨伐當地叛亂,結合了不少其他勢力形成盟友的關系。讨伐叛亂之後,段素順親造這塊石碑紀念這次的聯盟。然而,這次會盟在史籍當中并沒有任何記載。根據不少文學專家判斷:此碑文内容與真實曆史上背道而馳。曆史上白族和彜族兩方勢力争鬥不休,雖說大理段氏建立政權之後,稍稍安撫了整個雲南少數部族的互相沖突。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可大理第5代國王段素順,他是否有那個實力有魄力,召集三十七部進行會盟?讓這些勢如水火的少數部族,共同前去鎮壓叛亂?是以不少史學家,對于這塊碑文記載的内容保留個人意見。按照筆者的觀點,這塊石碑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敢打包票。可這塊石碑确實是宋朝時期遺留的老物件,這是毫無置疑的,上面的碑文也沒有任何做舊的嫌疑。隻是這其内容乍一聽上去,确實有些不經推敲。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晉朝以及南北朝時期,不少北方部族來到雲南落地生根。由于各個民族文化不同,自從晉朝之後,雲南當地并不是很太平。雖說大理段氏成為地方諸侯,稍稍壓住了其他少數部族的争鬥。然而段素順并非中原政權的上司者,當時大理段氏能否有那個實力,讓其他部族進行會盟。各個部族文化還有信仰的不同,是很難通過一言兩語就能将其解釋得清楚,也不可能讓這些帶有曆史積怨的各方勢力坐在一起。難道說,碑文所記載的内容完全是人為杜撰的嗎?或許這也不一定。

雲南曲靖出土一石碑,内容過于脫離實際,至今文學家都争論不休

畢竟曆史當中沒有記載的事件,并不是說它就沒有真的發生。而根據不少雲南當地縣志,大理段氏政權平衡各方勢力上頗有心得。是以也不排除,公元970年左右,東方三十七部真的在曲靖進行結盟。不少業界權威大拿也說過,這塊碑文是研究大理國,和當時雲南境内少數民族曆史的重要資料。或許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塊碑文内容也并非沒有一定的可信度,不過我們還是要理性的看待這些碑文的内容。

參考文獻:宋史、大理縣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