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中華文明的五千年曆史中,最為繁華燦爛的朝代,非唐朝莫屬。無論經濟,軍事,文化,唐朝在當時都堪稱世界第一。正因如此,唐朝才吸引各國派使臣前來觀摩學習,形成萬邦來朝的鼎盛氣象。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唐朝雖然是個文明極度包容的時代,但并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接受唐朝的文化輸出,是以唐朝時期也多有征戰和摩擦。

在與唐朝展開戰争的國家中,有一個國家與大唐纏鬥兩百餘年,這個國家便是吐蕃。吐蕃與大唐究竟有怎樣的深仇大恨,以至于兩百年都不肯放棄與大唐征戰?

而印度軍事力量薄弱,為何又能與吐蕃相安無事呢?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吐蕃的崛起

公元633年,一個由古代藏民建立的政權屹立在了青藏高原之上,這個政權便是由松贊幹布建立起的吐蕃政權。

在海拔極高的青藏高原上,早已有藏民居住。這些藏民以松散的部落形勢散居在高原之上,各部落都遵循着不同的傳統和規則,并且這些藏民多以放牧為生,因放牧而引發的部落之間的紛争時有發生。

而且在當時的青藏高原,除了藏民之外,還居住着部分羌族部落和匈奴人的後裔。松贊幹布在團結藏民部落,保持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對這些外來部族進行了打擊,并建立起吐蕃王朝。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王朝之後,松贊幹布大力發展農業,着手創造藏文,并制定統一的律法。吐蕃王朝從松散的部落聯邦,逐漸發展成為擁有自己文明和秩序的強大王朝。

雖然松贊幹布以卓越的上司能力,改變了藏民曾經的松散局面。但是吐蕃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仍極為落後,吐蕃王朝僅僅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步。

當時的吐蕃仍以畜牧業為主要經濟來源,農業則以青稞、小麥等耐寒作物為主,而這種農作物的産量極低,他們的溫飽問題,仍然是最主要的問題。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吐蕃幾乎沒有任何手工藝制品的制造技術,導緻吐蕃王朝的生活環境仍然十分原始落後。這樣的王朝,在謀求發展方面隻有一條出路,便是以武力來奪取生活資源。

與此同時,唐朝也在迅速的崛起。與吐蕃不同的是,唐朝繼承了悠久的中華文明,具有高度成熟的文化與科技,并且農耕技術已十分發達。

擁有雄厚實力的唐朝,同樣也期望對外擴張,隻是擴張的目的與吐蕃截然不同。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唐朝的氣度

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治國開始,中華文明步入了一個極其繁榮昌盛的階段,史稱“貞觀之治”。經曆了隋朝的動蕩之後,大唐迅速恢複國力,在積蓄了足夠力量之後,李世民決定開始對外擴張的計劃。

大唐對外的擴張,一方面是為了擁有更長的軍事緩沖地區,以鞏固現有的江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探索更為廣闊的世界,讓中華文明與其餘的文明能夠有所交流。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唐太宗李世民在文明交流方面,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這就奠定了唐朝與其他文明的融合基礎。是以在當時的長安,出現了不同民族的“留學生”,甚至這些人在學成之後,自願留在大唐。

唐朝以一種在當時極為罕見的恢弘氣度,接納着各國的人民。也正因如此,李世民被許多遊牧民族稱為“天可汗”,以此來表達對大唐皇帝的擁護和愛戴。

國力強盛的大唐與風頭正勁的吐蕃,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擴張。于是兩國在對外擴張的道路上不期而遇,戰争自然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唐朝在平定了吐谷渾對自己的威脅之後,新興的吐蕃帝國為了向東方擴張,開始不斷侵擾吐谷渾。吐谷渾成為了吐蕃和大唐的必争之地。

幾次交手後,吐蕃被大唐擊潰,唐太宗以懷柔政策安撫松贊幹布,并将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以和親的方式維系和平。大唐,吐蕃和吐谷渾獲得了暫時的和平。

當松贊幹布去世之後,吐蕃重新開始對外擴張,吐谷渾再次成為吐蕃的目标。侵吞了吐谷渾的領土之後,吐蕃領土與大唐接壤。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與此同時,唐朝的勢力範圍已擴張到西域,吐蕃與大唐的沖突重心也向西域轉移。

吐蕃與大唐就像一對宿敵,兩百餘年之間争鬥不休,互有勝負。從兩個帝國的誕生到滅亡,始終都在征戰。同樣與吐蕃相鄰的天竺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雖與吐蕃偶有摩擦,但吐蕃似乎對其領土毫無興趣。

吐蕃甯願與強大的唐朝在戰場争個你死我活,也不去攻打遠遠弱于自己的印度,這一看似不合情理的現象,其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原因呢?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利益高于一切

吐蕃不侵占天竺的原因,歸根結底可以總結為經濟利益問題,攻打天竺雖然比與大唐征戰容易得多,但是經濟效益方面卻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攻打天竺,對吐蕃來說毫無意義。

攻打一個國家,最先被納入規劃的便是領土,如果吐蕃攻打天竺,将天竺的領土納入自己的版圖,吐蕃要想長久擁有這塊土地,就要派兵駐紮,維護成本實在太高。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由于吐蕃與天竺的地形截然不同,适應了高原氣候的吐蕃人很難适應天竺的氣候,炎熱的溫度是吐蕃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其次,兼并土地之後,得到的土地要發揮其作用,才能成為一個帝國的财富。吐蕃國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畜牧業,雖然也種植青稞小麥等農作物,但也隻是少量注重,對于種植水稻等其他農作物一竅不通。

對于吐蕃人來說,最好的土地便是大片的草原。而天竺的肥沃土地對于他們來說幾乎一文不值。而無論是大唐還是西域,吐蕃争奪的都是可以放牧的草原地區,這些土地對他們才有經濟效益。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最後便是拓展疆土之後的邊界延展意義。吐蕃如果侵入大唐,便可與中原腹地接壤,無論是放牧還是搶奪财富都更加友善,争奪西域地區便更有利于開展貿易。

攻打天竺之後,并沒有後續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行動。是以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對于吐蕃來講,攻打天竺都是多此一舉,向大唐和西域擴張,才是吐蕃的發展之路。

結語

無論在哪個時代,軍事戰争都是經濟利益沖突的延伸。是以,任何一場戰争的背後,都有經濟利益在驅動。

為何吐蕃甯願花200年時間死磕唐朝,也不願去攻打武力弱小的印度

吐蕃甯願挑選國力強大的大唐為對手,雙方纏鬥兩百餘年,也不願調頭攻打弱小的天竺,其本質的原因就是有沒有經濟利益的問題。可以從戰争中獲得利益,這樣的戰争才是有意義的戰争。

相反,如果發動戰争之後不能從中獲得好處,那麼這場戰争無論輸赢,都是失敗的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