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1644年3月,此時距離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的大明王朝已經過去276年,在經曆了漫長歲月以後,曾經“辟土開疆,揚威于萬裡波濤之上”的大明帝國開始變得風雨飄搖,甚至是搖搖欲墜,在饑荒、官員A錢、滿清侵略與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之下,明朝的崇祯皇帝聽着李自成大軍已經兵臨城下的消息,已經開始預感到自己有可能會成為亡國之君。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事實上崇祯皇帝很早以前就有了這種不祥的預感,是以他在很多年裡都熬夜工作,甚至是通宵工作,将首輔大臣是換了又換,但是卻都收效甚微,不過崇祯皇帝依然努力工作,直到這一次李自成的農民軍徹底來到了北京城,崇祯才真正承認大明朝已經是大勢已去,他已經做好準備,去迎接自己那看似已經注定的結局,然而就在此時,事情卻似乎發生了轉機。

根據清朝學者徐鼒在《小腆紀年附考》中的記載,盡管李自成已經勝利在望,直接打進去就能夠擷取最後的勝利,但是這個驿卒出身的起義軍領袖,在最後時刻出現了一種令人驚奇的猶豫,或者是傳統“忠君報國”的思想發揮了作用,又或許是他自認為沒有去治理一個龐大帝國的才能,總之他與崇祯皇帝展開了一次秘密談判。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說是隻要答應3個條件,那麼就不僅馬上投降,而且還會率領龐大的起義軍隊,幫助崇祯皇帝去打滿清,具體是哪三個條件呢?在《小腆紀年附考》中的相關原文為“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并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诏與觐耳。”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首先是封王,并且将西北一帶作為自己的封地,其次是為自己的軍隊要錢,具體數目是一百萬兩,再次是不接受皇帝具體的指揮,比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狀态更進一步,連“調也不聽”,基本就是相當于一個享有高度自治的藩屬國一樣,但是主權依然屬于大明,而李自成與麾下軍隊也都屬于大明皇帝的臣子,并且願意在大明遭遇危險的時候出兵相助。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這三個要求看上去有一點無理,對中國古代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來說,甚至還有一點屈辱的味道,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雙方形勢來說,提出要求的是占據絕對優勢随時都可以消滅另一方的是強者,而接受要求的是岌岌可危随時都有被消滅危險的弱者。那麼這三個要求看上去不僅不苛刻,甚至還顯得很厚道,厚道到讓人都不免奇怪李自成究竟在想什麼的地步。

李自成:答應我3個條件,不僅投降還幫你去打滿清,崇祯:拒絕

但是崇祯皇帝在接到這三個請求的密報以後大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最後李自成的軍隊于3月19日發動沖鋒,順利進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前往景山自缢而亡,死前留下遺言:“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