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縱觀中國曆史,其實難免會發現一個重點——誅殺功臣。古代的皇帝不僅僅繼承了遠遠流傳的專制帝制,還繼承了“天家無親”的一個思想感情,這一點朱元璋深有體會,甚至做的“非常出色”。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朱元璋從“乞丐”出身,當他成為皇帝時,卻展現了皇室的無情,這樣的結果,實在讓人難以想象。蕭何也同樣有過之而無不及,韓信被殺後,蕭何究竟說了什麼?時至今日依舊被人诟病。

蕭何與劉邦的感情

劉邦曾經這麼說過,漢朝并不因為他而建立起來的,漢朝能順應民心建立起來都依靠着三個人——張良、蕭何、韓信。他們分面在計謀、政事、軍務上有着過人的本事,這三人的奉獻将漢朝鼎立起來。

如何描叙此三人的能力呢?用劉邦的話來說:運籌帷幄決勝于千裡之外,沒人可以與張良媲美;照料百姓穩守社稷的成就,沒有人可以勝過蕭何論軍事才幹誰可稱雄,那韓信稱二,無人敢稱第一,此為漢初三傑。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這三位人傑中,有兩人的交情可謂是十分的深厚,可是卻又好似形同陌路人,冷漠得讓人膽寒,他們便是蕭何和韓信。

劉邦稱帝後,便開始論功行賞。蕭何的功績名列第一,這樣的功績與他本身的能力有不少的關系。在楚漢争霸時期,蕭何據守關中,為劉邦軍隊提高糧食和補給,而劉邦去前方與項羽較量。

劉邦與項羽的多次交鋒中,幾乎都處于劣勢,當時有很多人都以為他必輸無疑,甚至在暗中為自己謀取利益,但是别人會這樣做,不代表蕭何會如此行徑。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無論劉邦的名望如何,蕭何都一直站在他這邊,并沒有趁劉邦不備而選擇背叛。蕭何在關中完成劉邦交代的囑托,堅持安定民心和穩固社稷,也赢得了劉邦的信任。

韓信的高低史

劉邦對漢朝功臣進行分封後,很快就展露出自己的面目,開始挑動各種事端,逼迫異姓王謀反,或者污蔑開國功臣的行為和忠心。

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将一位又一位的功臣誅殺,而蕭何身為第一功臣沒有誅殺的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在先前已經提及,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句話的出處,也是蕭何和韓信的恩怨情仇。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韓信此人可謂是震撼中古,隻因其是中國十大名将之一。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能入列名将的人的确很多,但是能成為十大名将的人卻寥寥無幾,其中韓信就是十大名将之一。

韓信和現代大多數小說男主十分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現代的主流小說中,總是以廢材流為主,而韓信一開始便是人們一緻認為的廢材。

韓信出生在貧窮的人家中,既沒靠山,也沒什麼突出的才能,況且社會背景如此混亂,讓年輕又孤苦的韓信常年沒有收入,隻能寄宿在别人的家中,以此勉強維持生活。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可是在他人家中又豈會過得自在,韓信如混混的生活也讓人瞧不起,隻能多次在别人的家中輾轉,招人白眼。曾經有一淮陰屠夫對韓信十分不滿,于是便開始挑釁他。

屠夫與韓信下賭,他認為韓信是一個懦夫,沒有膽量使用手中的劍,也不敢用劍刺傷他,倘若韓信輸了,便要從他的胯下鑽過,結果韓信思考片刻便從屠夫的胯下鑽過,忍受無比羞辱的胯下之辱。

經過屠夫的羞辱,韓信也成為了人們眼中徹頭徹尾的廢材和懦夫。可這并不能肯定韓信真是一個廢材,随着陳勝、吳廣的起義,許多地方也開始了起義活動,韓信也随着項梁的部隊進入反抗熱潮。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不過韓信的成功之路并沒有十分順利,在韓信投入反抗軍的部隊中,他一直遭到各個首領的拒絕,韓信也曾一度放棄自己的壯志。在一次偶然間,韓信投靠劉邦,遇到了劉邦的背後軍事蕭何。

蕭何見到韓信氣宇非凡,并且面相也非普通人,于是便與韓信坐膝長談。在交流中,蕭何發現無論是見識還是眼光,韓信都有着過人的高度,并且韓信侃侃而談的樣子,必然是心中早有壯志。

随後蕭何一邊極力勸導韓信留下,一邊向劉邦推薦韓信,希望他可以重用韓信,而韓信也順利地從一名小兵一躍成為劉邦手下的大将軍。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任用韓信為大将是劉邦最成功的一次決定,統領劉邦大部分士兵後,韓信用一場場勝利告訴劉邦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誤——向東滅趙、以計吞齊、平定四國、垓下取勝、大定天下。

韓信立下的種種戰績,讓漢朝的武将無一不瞠目結舌。可韓信卻得到了另類的報答,在劉邦戰勝項羽後,還至定陶前往找尋韓信,要求他将兵權交出,随後封其為楚王。

随着項羽的兵敗,楚軍的将軍鐘離昧也開始四處逃亡,鐘離昧因為曾多次奉項羽之命給予劉邦重大打擊,是以在項羽自刎後,鐘離昧便被漢軍追殺。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鐘離昧隻能前往韓信的領地,尋求韓信的幫助。韓信看在與鐘離昧的交情上,給鐘離昧一個足夠安全的庇護所,保鐘離昧一命。在宮中聽聞鐘離昧被韓信保護的消息,呂後和蕭何也心生一計。

呂後用謀反的口吻說韓信與鐘離昧勾結,意圖起兵謀反。這樣的消息傳出也引得不少人笑話,畢竟在天下大定時,韓信的兵權便被劉邦收繳,現在說其起兵謀反,這不就是赤裸裸的陽謀。

可迫于壓力和名義上,韓信還是與鐘離昧決裂了,鐘離昧認為韓信并非忠義之人,于是便自刎而亡。随後不久,韓信收到了蕭何的邀請,在未央宮一叙。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蕭何對韓信的恩情自然不用說,是以韓信二話不說便前往未央宮。殊不知這是蕭何和呂後的計謀,最後的結果便是韓信被斬殺于未央宮。

而蕭何在韓信死後看着他的屍體冷冷地說道:“為國鋤奸”,好一個為國家社稷着想的蕭何,就此讓一代人傑韓信成為曆史。

韓信被殺後,蕭何看着他的遺體冷冷說了四個字,被人诟病至今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連蕭何都有污點,他計殺韓信的事情足夠讓他被人诟病無數後代。也難怪韓信曾對劉邦說:天下已定,我應當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