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考古發掘出的實物,确實是最可信的資料,但是東西是不會說話的,是以隻能由考古學家依靠發掘出的古物進行推斷。既然是推斷那麼就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也就是說完全靠猜想。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文獻資料其實更容易造假,因為古人隻會記錄他們想記錄的或者是說隻會記錄那些可以讓後人知道的事情。楊玉環死後,棺中卻空空如也,難道正史欺騙了我們?那麼在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大唐盛世

唐朝我國最強大的一個朝代,當時的國土面積達1210多萬平方公裡,并先後征服了東、西突厥和高句麗等國,一度兵強馬壯無人能敵。當時唐朝人口可達4100多萬,經濟也是世界之首。是當時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如今遍布世界各國的唐人街也是為了紀念當時的大唐盛世。

當時的長安、洛陽可謂繁華無比,在街上随處可見不同膚色,不同衣着的世界各地的人。俨然一副世界級大都市的景色。那一段大唐盛世,無不讓當代人魂牽夢繞。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李隆基史稱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李隆基繼任帝位後先是除掉了太平公主等一幹勢力,緊接着李隆基提出以貞觀之治為榜樣,廣納賢臣。期間政治清廉,同時精簡機構縮減開支。

嚴格執法不對任何人設立特權。進而社會穩定,生産力大幅提高。對外則在廣交鄰邦的同時邊疆鞏固軍事防禦設施,很快便到達了第二個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國内社會穩定,對外與友邦交好,可謂一片太平盛世。李隆基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喪失了治國的意志,變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後竟然與其兒媳楊玉環産生了感情,自此更加不理朝政整日沉浸于女色。此後不久爆發安史之亂,雖然得以平定,但是唐朝元氣自此再無法恢複。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楊玉環與西施、貂蟬、王昭君等三人,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年幼時與父母在蜀州度過。後父母相繼去世,在十歲左右投奔到了洛陽叔叔家。楊玉環自小便性格溫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據傳其擁有一半胡人血統,是以天生麗質美貌動人。

在鹹宜公主的婚禮上,李琩見到初次見到楊玉環,便被其美貌所吸引。後經其母武惠妃從中撮合,最終唐玄宗李隆基便為二人賜婚。婚後二人十分恩愛。從這裡可以看到,楊玉環,最初是李隆基之子李琩的妻子,也就是李隆基的兒媳婦。

三年後,李隆基最寵愛的武惠妃病逝,自此李隆基整日不思茶飯悶悶不樂,此時宦官高力士進言稱,楊玉環與剛剛病逝的武惠妃容貌十分相近,剛剛痛失愛妃的李隆基便不顧身份禮數,将楊玉環召進宮中。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随着接觸的增多,楊玉環的美麗深深地吸引了李隆基,加上她能歌善舞逐漸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唐玄宗冊封韋将軍之女為王妃嫁給了李琩。随後李隆基将楊玉環封為貴妃,由于後宮之中一直未立皇後,深受皇帝寵愛的楊貴妃在後宮中地位堪比皇後。

唐玄宗對楊玉環寵愛有加,李隆基得知楊玉環喜食荔枝。每年荔枝成熟之時便委派專人從四川、廣州、福建等地,以快馬加鞭日夜不停地将帶着露水的荔枝運抵長安。

一路上有時十裡換一馬,有時二十裡換一馬,幾千裡的路途不知累死了多少匹戰馬。隻為博取每人一笑。杜牧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名句便是由此而來。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李隆基奢靡之風愈演愈烈,光為貴妃制作衣服的工匠就要數千人。此時楊國忠借助楊貴妃的身份獨掌大權。宦官高力士等人也是權勢滔天。朝野上下一片阿谀奉承之聲,政治十分黑暗,腐敗遍地,買官賣官随處可見。

此時戍邊節度使安綠山,已經在近年間掌握了守地的經濟和軍事大權,兵強馬壯,遂以讨伐楊國忠為名聯合突厥、契丹等各國合計20餘萬人馬于範陽城發兵,很快便已攻占了東都洛陽城。

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攻破了長安。李隆基協楊玉環、高力士等人,在禁衛軍的保護下逃至馬嵬坡。此時太子李亨糾集其黨羽發動了政變,禁衛軍早就不滿楊國忠平日作威作福,随即将矛頭指向了楊國忠。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楊國忠預感大事不妙,選擇騎馬逃跑,不料被禁衛軍發現,禁衛軍放箭将其射于馬下,沒等楊國忠起身,便被追趕上來的禁衛軍亂刀砍死。

此時禁軍龍武大将軍陳玄禮,來到李隆基身前,奏請唐玄宗賜死楊貴妃,陳玄禮認為,今日由此一亂都是由于玄宗沉迷女色不問朝政所緻。

說是奏請,實則是威逼。一面是玄宗寵愛的妃子,另一面是可保其安全的禁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玄宗不得不向禁軍妥協,以貴妃的性命換取衆将士的忠心。李隆基對于楊玉環的感情是真的,是以即使明知道答案還是遲遲不忍心下令處死楊玉環。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此時高力士看清了眼前的形勢,為保姓名極力勸說李隆基。家國大業和美人愛妃間的抉擇其實早已注定,李隆基遂命高力士将楊貴妃勒死于佛堂之中。并掩埋于馬嵬坡。楊玉環死時年僅38歲。

後經大将軍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玄宗傳回長安。自楊玉環死後玄宗仍是念念不忘,傳回長安後立刻遣人趕赴馬嵬坡,想要将楊貴妃屍骨尋回,安葬到長安。

但是,李隆基派去尋找楊貴妃屍體的人馬,抵達馬嵬坡之後,挖開墳頭之後,發現棺材空空如也。楊貴妃的屍體卻不見蹤迹。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自楊貴妃被賜死掩埋,再到李隆基派人尋找,期間不過幾年的時間,屍體即使腐爛了但是骨頭還是會留下的。如果說是被野獸等叼走了,但是棺材卻沒有一點被破壞的痕迹,野獸不可能隔着棺材叼走屍體的。

那麼就有另外一種可能了,那就是楊玉環沒有死,當時的情形有可能是這樣的。李隆基是真心愛着楊玉環的但是面對軍隊嘩變卻又不得不在衆人面前殺死楊玉環以安撫軍心。

高力士是李隆基的近臣深知李皇帝喜好,同時他也知道,一旦今日殺死貴妃,日後李隆基必定降罪與他,是以高力士便讓貴妃假死,不忍殺貴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為自己日後留條後路。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可能當時宮廷之中有某種秘藥,服用後可以使人心跳和呼吸減緩到極點,楊玉環先是服下藥物,高力士勸說李隆基的時候就是在等秘藥發揮作用,随後高力士假意勒死楊玉環,待陳玄禮檢視之時發現貴妃已無呼吸,便順利的騙過了禁軍。

那麼接下來貴妃入棺下葬應該是真的,因為畢竟在衆多禁衛軍的注視下,此事不得作假。待貴妃在棺中醒來,以一介弱女子之力想要破棺出來可能性不大,那麼必定還應該有一個人接應,這個人等衆人離開馬嵬坡後便将貴妃救出。

楊玉環去世後,棺材中為何空空如也?正史也有可能騙人

那麼逃出生天的楊玉環到底去了哪裡呢?有人說是楊玉環自此看破紅塵隐居起來,也有人說楊玉環随船隊出海遠渡東瀛。說法不一也無從考證。不過由此看來,楊玉環死後,棺中空空如也,那麼其死于馬嵬坡就是假的。看來正史真的也會騙人。

繼續閱讀